年味儿

阅览4115 作者:梁安早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07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各种红红绿绿的年货摆满了街头巷尾。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过年味儿。

电话响了,是阿妈打来的,她在那头说:“小早子,什么时候回来?家里的那头猪养得肥肥的呢。”我都当父亲了,可她还是叫着我小时候的奶名。

我说:“二十七那天呀。”

阿妈说:“嗯,到那天早点回来呀,大家都等着你。”

自从我参加工作,在外面居住后,每年腊月二十七的前几天,阿妈总会在电话里这样对我说,我也是这样回答,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变过。

放下电话,我怔怔地站在那儿,思绪像往常一样,又回到了童年。

童年中的年,像一盏摇曳的油灯映照在斑驳的墙上,有些地方迷离。而那明亮的地方,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将我的双眼也弄得艳丽起来了。

会持家的阿妈将打糍粑杀猪的日子一般定在二十七那天。

到了那天天不亮时,阿爸和阿妈就起床了。一个在灶里生火,往大铁锅里加上水,支上蒸笼,一个在井边淘洗糯米。

我们起床的时候,蒸笼里冒出糯米特有的香味,飘得一个屋子都是,勾得我们喉结上下滚动,咕嘟咕嘟吞咽着口水。

这时,来帮忙的亲戚和左邻右舍都赶到了,从屋檐下往堂屋里抬石臼的,磨刀的,找绳子的,扛梯子的……没有一个闲着。

待所有的事都做好后,阿爸用一个铁铲从蒸笼里舀出一团团香气四溢、白得几乎透明的糯米,装在一个木盆里。

我与哥哥姐姐四人守在蒸笼旁,翕动着鼻翼,使劲地吸着那香味儿。同时,眼睛睁得圆溜溜的,紧紧地盯着木盆里的糯米,多么希望阿爸说:“你们各抓一团去吃吧。”

然而,阿爸仿佛将他的子女当成了空气,不看我们,也不说话,只顾忙着自己的。他不开口,我们也不敢去木盆里抓糯米吃。

这样看着,肚子里的馋虫蠕动得更厉害,不知是谁说的:“我们去看他们打糍粑吧。”

我们跟在阿爸的后面,来到堂屋里。他将糯米倒入石臼中,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各拿了一根一头粗大的木棒,你来我往“咚咚”地捣了起来。

等糯米捣得黏黏的,像凝脂似的糕,绞在木棒上,抬到撒有厚厚一层大米粉末的簸箕里,阿妈用草绳套在木棒上,将糕拉下来,揉成长条形,手儿一握,一拧,拧下一个鸭蛋大糕团。

阿妈的动作娴熟,飞快,一会儿,长条形的糕被她拧完了,簸箕里出现许多“鸭蛋”。

我们姐弟们各抢了一个在手中,在木板上压扁后,放在手上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边儿转动着。

可是,我们的功夫不到家,做出来的糍粑不像大人那样又圆又薄,扁的,棍儿状的,三角形的,一头细一头粗的……各种形状都有,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大人看着我们的杰作一边呵呵笑着,一边找各种话儿打趣我们。

于是,整个屋子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年的物品丰厚了,糍粑可以买,猪肉可以买,什么都可以买,但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

➥ 本文由(念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们终究陌生了,不是吗?

记得以前,你很喜欢和我说话,我刚一上线,第一个来找我聊的人总是你。而,现在,即使在线,你也不会和我说话。 以前,你总会在和我说话的时候不理会别人。而现在,宁愿和其他人说话,也不愿和我多说一句。 我们陌生了,不是吗? 以前,无论你在干什么,都会和我讲,而,现在呢?不会了,那怕只仅仅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

大雨浇不灭的支教梦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们蒲公英实践队来到新有小学已经有八天了。与前几天的炎炎夏日不同,今天一天都在下雨。早上起来的时候便是倾盆大雨,后来雨势也没有减小。大家都在担心着,小朋友们今天还会来上课吗,在来的路上会不会发生危险。相处的时间越长,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就越深厚,时刻心系着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

故乡,挡不住的渴望

昨夜的一场雨 淋湿了梦中的那棵白杨 它就在故乡的村口 陪着母亲站成了等待的模样 母亲呼唤我乳名的声音 多年以后还在我的耳边回荡 可那缕被风吹皱的乡愁 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妥帖的安放 走过了千山万水 总是走不出对故乡的渴望 那一份深沉的爱呀 一直生长在我火热的胸膛 无数次想象着故乡此时的景象 天空高远...

时光静美,流年不散

日子总是这样漫无天际的轮回着,生活的风铃依旧是这样叮铃作响。往事如风,吹着面颊。该逝的总在逝去着,该留的却没留下多少痕迹。往事如烟弥漫了多少烟雨风尘。故事总在演绎着当年的梦回小角,华而流年,时光不在,流水已逝。 唤醒当年疲惫而沉睡的记忆冥星,再向它诉说当年没有说完的陈国往事。倾心所有...

为什么你们夫妻健在孩子却活的像个孤儿

每一位父母对孩子都是物质上道德君子,同时也希望父母们也是精神上的教育能手! 红黄蓝虐童事件最近持续发酵引起广泛关注,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指责是谩骂。是的整个事件中涉事老师确实可恨可恶但是整个事件过程中同时是不是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现在幼儿教育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