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文章和书值得反复阅读?

阅览323 作者:王恒彤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586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一个人反复读哪些书,比曾经读过什么书,似乎更容易识别阅读趣味。

二十年前买书,已经确定一条原则:一本书不值得看第二遍,就不要买。以反复阅读的次数排序,下面这些作者或书本是重读频率最高的。

一,金克木先生的杂文。

我一直认为,金先生是上世纪中国学者中最被低估的一位,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大众认知,国内学界还是国际学界。

前后收先生单行本十数册,记不清读过多少遍,数百字小篇,总有新触发,新体悟。最爱看的还是他的杂文,大家小品,举重若轻,信息量惊人。

先生八十岁后目力衰减,全凭记忆,天马行空,打通古今中外,随意漫谈,自谦为“文化随笔”,实际可称“文化绝笔”——

渊博通绝,行文奇绝;洞察精绝,识见高绝;天资冠绝,洒脱清绝。

金克木先生在《答问“喜欢什么书”》一文中写道:“……我所喜欢的书就是读了和没读不一样,而且还可以时时再读,每次都和没再读不一样,因此心里很高兴,这样的书我喜欢……”。

吾从先生之言,也向所有人推荐先生的文字。

二,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和散文。

二十四五岁之后,很少再读小说,更绝少买小说。汪先生是特例。

他的小说,完全不像小说,不说教,不耍花活。结实,温暖,雅致,精巧,动人。

散文更是自成一家。我自己的看法是承接古诗十九首和六朝风味,朴厚而清逸。

戏剧剧本也好,我觉得他是自比徐渭《四声猿》、《歌代啸》的。

三,阿城先生的所有文字。

先生散淡,写得太少。作为阿城迷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反复读那些已经几乎能背下来的文章。

我的偏见,阿城的文字高出当代大陆作家一大块,不在一个级别。

第一是节奏,我以为除去周氏兄弟,现代汉语写作阿城先生的文字节奏最好,不仅是纸面上,诵读时更明显,有气息声口,有音韵腔调,先生是很懂古诗词声律的。

第二是见识。不是“知识”,是“常识,通识,见识”,尤其是文化史和器物史。

除了已出版的几本书,也推荐大家看他的访谈和讲课视频。

四,张中行先生《负暄琐话》三部曲,我目为白话文的《世说新语》。

先生的其他著作,基本收齐。

《顺生论》是本大野心之作,看似随意,其实是想打通中外,单立门户。

《禅外说禅》、《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文言和白话》,与王力、吕叔湘、罗常培诸先生一脉,大家作小品,深入而浅出,现在越见稀少了。

五,谈掌故,风物,饮食之类的几位大家。郑逸梅,唐鲁孙,邓云乡,逯耀东,周邵,夏元瑜,赵珩,等等,多不胜举。此类书,非反复读,不能得味。

另外单列一位,齐如山。

六,明清笔记,最宜消闲破闷,数量很多,不列举。

读得最多的,是《扬州画舫录》。

这是一部奇书,风格体例独出一格。《洛阳伽蓝记》,《博物志》,《酉阳杂俎》,《梦梁录》,《东坡志林》,《聊斋》……,兼而有之又超乎其右。

袁枚序:……艾塘李君,盘盘有才,操觚记之。上自仙宸帝所、下至篱落储胥;旁及酒楼茶肆、胡虫奇姐之观,鞠戈流跄之戏。都知录事之家,莫不科别其条,了如指掌。于牙牌二十四景之外,更加详尽。真足传玩一时,舄奕千载焉!……

阮元序中说:……艾塘为此垂二十年,考索于志乘碑版,咨询于故老通人,采访于舟人市贾。其裁制在雅俗之间,询为深合古书体例者。……

作者李斗自序:……斗幼失学,疏于经史,而好游山水,尝三至粤西,七游闽浙,一往楚豫,两上京师。退而家居,则时泛舟湖上,往来诸工段间,阅历既熟,于是一小巷一厕居无不详悉。又尝以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上之贤士大夫流风余韵,下之琐细猥亵之事,诙谐俚俗之谈,皆登而记之。自甲申至于乙卯,凡三十年,所集既多,删而成帙。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

有心有闲的知友,不妨添上一本。

七,三日后续。想不到个人的趣味,有这么多赞同,出乎意表。

另有一位不能不补,孙犁先生。先生的杂文,烟火气重,还是推荐他的书话。前有知堂,后有观堂,近代书话的两峰。孙犁晚年书话,文章完全没有雕琢痕迹,平白如话,诚恳坦荡。写字的人容易沾染各种腔调,孙先生的文字极特别,近晚唐诗意,炼句深而无匠气。

➥ 本文由(无悔)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冬夜盘点

2008就要悄悄的过去了,那么从容那么淡定那么不顾惜有多少执着挽留的手,执意的要走出2008了,时光匆匆真如白驹过隙,恍然一梦间。 今天是立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也是温差最小的一天,-1度到1度,实际温度比这冷得多,风刮得耳朵冻手冻,风透过每一个可以侵袭的缝隙直往身体里钻。...

心换心

晓玲说小朋友“我给你一个笑容,你就还我一个笑容”,确实如此,他们的心灵纯洁无瑕,没有利害得失,是最明亮的镜子,把我们给予他们的热情全都毫无保留的加以十倍、百倍的回献给我们。 如今是正式下乡的第二天,但是我们与他们,已经有了不可断裂的羁绊。心与心的交流,眼与眼的交汇。刚开始对于镜头、手机他们会躲闪...

即使“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别太早放弃

即使“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别太早放弃 文/曼佳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文/张石平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同感,每次去爬山的时侯,上坡时总觉得特别困难,特别吃力,于是便会不停发牢骚,埋怨路为何这么长,为何这么陡,总走不到尽头,甚至会有想放弃的时候,而下坡时却刚好相反,整个人感觉身轻如燕,整个人好像释放了,有一种想飞的感觉,嗖的一下,很快就到山底了...

别让爱情等待太久

你喜欢的人不一定会留在你身边,只有爱你的人才会一生一世陪伴你。没有人是要故意变心的,一个人,当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可是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他在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同样的,当他不再爱你的时候,也真的没有办法再假装爱你。 总以为我们很爱某个人,会一生一世爱下去,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