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田垄知农事

阅览3945 作者:ljc123456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315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时光斑驳,投影在纷彩不一的人生里。步入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为了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增强自身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我们积极投入到由学校领导组织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

回眸调研初期,我们如盲头苍蝇一般,不知如何下手准备调研活动。以什么作为调研主题,到哪里进行调研、如何调研、调研方向是什么、做些什么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些疑问都萦绕在我们心头。这时候,学院组织的一系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验分享会议解了我们心中的疑惑,师兄师姐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解答让我们对“三下乡”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们开始寻找自己调研的主题和方向。在查阅了一系列的网络和图书资料和实地考察后,经过全体队员的讨论协商,我们决定调研“国宴佳果”廉江红橙,由于廉江红橙的种植地有很多,我们经过考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红橙之乡——广东省红江农场。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取得活动的成功。”一份有效的方案是我们行动的指向标,而科学则是我们前行道路中双脚最强的力量。只有最有力的双脚,我们才能走的更远,看的更高,勇往直前,到达终点,所以说一份科学有效的方案是活动开展的基础。抓住这一调研方向,我们开始着手调研方案的撰写,调研方法的选择,经过两天的资料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基本确定了调研地点和调研主题,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前期准备工作圆满完成。这为我们后期调研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6月30日,我们满怀激情地抵达了廉江市青平镇,站在了广东省红江农场的牌坊大门前,在与农场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和说明情况后,张福亮先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愿意为我们接下来的调研活动提供帮助,这让我们兴奋不已。随后我们在农场对面的宾馆安顿下来,养精蓄锐。当天下午我们便开始着手我们的调研工作。

在调研的这几天,虽然天公不作美,天气时晴时雨。但是行走在果园的泥泞土路上,细嗅被雨水滋润的草木之香,观察果树上那一颗颗光滑的青果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几天的走访考察下来,我们有几点感触。

一是果农之辛。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周姨,从她口中,我们了解到红江果需要三年首收才能实现一年一收,这三年期间,为了育苗,杀虫,防病,防暴风暴雨,让果树平稳健康成长,果农每年差不多有300天需要在田垄里劳作,三年辛苦到头,若遇上丰产,本钱尚还可收回,否则便是血本无归。果农的收入毕竟是看天吃饭,存在着不稳定性。田垄中周姨用那粗糙的双手抚摸着青果硕硕的果树,那一张经过时光岁月和骄阳风雨洗礼下的带着期望笑容的黑黝面孔,让我难以忘记。那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古诗此刻被现实生活诠释得真真切切。

虽然近几年红江橙的名声价格比以往好,但是红江橙培育之难,三年育树之辛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而且现在果农的销售手段还是只停留在实地采摘,电话联系的阶段,销售渠道少,辐射面窄。说起电商时,很多果农表示如果能有一个平台,主管红江橙的销售,打开红江橙的市场,那么红江橙的影响力和销售量也会大大提高,这对红江橙的发展有很大利处的。

二是群众之助。所谓人生地不熟,虽然来到这陌生的城镇,我们进行调研工作有点阻碍。但是在当地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调研还是顺利进行着。在农场负责人的帮助下,我们顺利进到农场果园考察果树和访问果农,在当地居民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调查问卷和访问。记得在发放调查问卷的时候,一位在自家门前乘凉聊天的老人家,在了解我们的调研内容后,主动配合我们完成问卷之余,还善意地提醒我们在调研过程要注意人身安全,宛如自家长辈一般亲切和蔼。当我们徒步行涉3公里寻找餐馆时,一位本地的大叔热心地告诉我们附近几家餐馆的地点和消费水平之余,还亲自开车送我们到餐馆。这一次次帮助让我们感受到当地居民的淳朴和热情,也让我们这次调研充满善意和爱。

三是团队之美。当团队拥有共同目标和一致积极向上态度,成员才知道要向何处去,怎么去。交流沟通是团队合作的桥梁,缺乏沟通,会让团队四分五裂。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利用微信平台,将全体队员的联系在一起。团队讲究团队精神而不是个人主义。意见的交流让一个人的思路更开阔,让解决的方法更多元。团队精神促进队伍每个人包容理解,让队伍走得更远。秉承分工合作,包容理解的主题,我们将队伍分为调研组和论文组,将任务明确分工到每一位成员,用团队的力量完成调研任务。而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原本我们的调研对象是政府工作人员、果农、红橙销售者、红橙购买者,我们发现红橙销售者的样本容量非常少,调查难度大,经过队长副队和其他成员协商沟通,我们决定调整调研对象比例,使调研顺利进行下去。最后调研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努力和付出。

四是经验学习,阅历丰富。这次社会实践不论是前期的准备还是中后期的实地调研都需要和人打好交道,有师长、同学、政府、果农、居民等等。在此,我领会到与人沟通要学会观察,学会换位思考。例如在发放问卷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寻找愿意配合的群众,以提高效率,完成任务。而当有些居民以担心信息泄漏为由不愿意填写,我们要耐心讲解,将心比心,说服他配合,如果群众实在不愿意,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理解,然后微笑告别。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这次实践让我看到了果农的不易,为生活打拼的艰辛,体会到计划和实施的落差,我们适应着、改变着,在实践中克服困难,在锻炼中学习思考,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现实,多了一份成熟。在与各色人物交流沟通中,我看到大千社会的纷繁的一面。他们的善意,他们的真诚、他们对生活的热爱都将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不断前行。这些艰辛美好的回忆也都将一直镌刻在我人生之路上,历久弥新。

(陈静敏/文)

➥ 本文由(梦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位小脚老太太,她今年八十多岁了,满头银丝,总戴着个帽子,穿的也是布鞋,人虽然瘦了些,但看起来还十分精神,个头儿高高的,腰板儿直直的,眼不花耳不聋,身体十分健康。 我生下来,没有几个月,奶奶就去世了,所以我对奶奶没什么印象,留给我美好记忆的是外婆。外婆具有大家闺秀的外表和气质,但听妈妈说...

心底最挂念的人

淡淡的笔触,纪念心底最挂念的人。 直到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睡在那种用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 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而入。 同样地,孩子们也是。...

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想到的

湖南电视台播出《人民的名义》时,我消息不灵通,只看到后尾几集,因它震撼人,在网上看完了全集。好片子、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大家共同合作,演绎了十三年来从未展示的令人震撼的反腐大戏! 以“侯亮平”为核心的一方,忠于职守,为人民谋利,以舍命的精神体现“以人民的名义”...

不随时间逝去而淡漠的友谊

“呤呤”一声电话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耳边,”晚上有空吗?去初中老师家,同学聚一聚”,我答应了,眼前又回忆起了初中的一幕幕,仿佛仍在昨天. 晚上我们来到老师住的地方,可惜搬家了,费肋九牛二虎之力找到她家,开门后,一个熟悉而单薄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没变,真的没变,还是原来的样子.”老师激动的说...

情系中国结,心系祝福结

悠悠古韵,千千结艺。中国结,这蕴涵情致与智慧的手工编织艺术,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作为民间祝祷的符号,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 “向阳”社会实践队的第二课堂的设计侧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7月18日下午,主教陈上秀老师为学生们上了别开生面的“情系中国结”结艺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