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周榜

🥈 小说月榜

🥇 总热度

偏方密笈

阅览1021 作者:小野菜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3425 阅读时长:大约 7 分钟 ☑

有位和尚给当今人开出了一个健康密笈。

这和尚孤居在山高林密的清泉寺。这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寺庙左边的-泓清泉更是清澈见底,甘甜润喉,到了三伏盛夏泉水冰凉刺骨,若是三九严寒此泉整日热气腾腾,象是有人用柴火在泉水底下烤一样,山下许多村民砍山路过不任寒暑都会自动停下在此歇息。有的村民会用棍子伸进泉里想把水搅浑,可还没取出棍子水便自清如故,因而得名清泉寺。尤其寺前这两棵硕大的桂花树,象两把撑开的大凉伞。每逢农历八月,桂花飘香馨入肺腑,浓郁的香气能随风飘散至二三里之外。可这寺却很小,里面供奉的菩萨大小不上十尊,而且,都是山下几个小村子里的人出钱雕塑的,因寺庙小,所以和尚也只有他一人。这一人可不简单,八十多岁高龄还精神矍铄,气贯长虹,声如洪钟,走路踏地冬冬响。一切膳食用物全都自己动手劳动获取,不需山下小村居民挑送,他虽一人居在深山小庙可徒弟却不下千人。他解厄救难,普度众生,广积善缘,名声远播,还是县政协委员。他懂天文识地理会罗盘,农村的红白喜事,择阴居选阳址,捡好日子他全会。人称他是圣僧!

说他圣就圣在他能根据四季变化可推算出有什么样的人会来求他,他会做好相应的准备。

因此,他虽一人可并不孤单,每天都有一二人多则十几人在寺里陪他,诵经游佛和劳作,呆在寺里多则一年半截,少则二三月,去了一拨又会新来一拨,从未间断。大都是来消灾避难,调理心身,等完全康复后才肯下山回家。可这次他失算了,他刚做完早课,寺前桂花树下来了三人要求呆在寺里求他治病,他逐一观看三人神态后问,你们都有什么不适吗?第一个高个说:“我就是不能入睡,什么办法都用过,可什么法子都只能管一天,第二天又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人家都说我是鬼魂附身。”他又问了这人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后说:“回去吧!菩萨佛祖回西方旅游去了,要到深秋才会回来,那时你再来。”

再问矮个子是什么情况,答曰:“全身不能触碰,尤其是两膝关节更痛,又没损伤又不象是风湿,从上月起就穾然这样……”他同样问了这人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后说:“回去吧!菩萨佛祖回西方旅游去了,要到深秋才会回来,那时你再来。”

这时轮到第三个是位肥胖者,他很会咳嗽,而且每次咳都有痰吐出。正当这位咳完想吐时,他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圣地切勿乱吐污秽之物。”这位只好掏出纸巾接痰。他同样问了这人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后说:“回去吧!菩萨佛祖回西方旅游去了,要到深秋才会回来,那时你再来。"

这三人心中只好怏怏惜别,虽说“菩萨佛祖回西方旅游去了”,他们有点不信,可人家毕竟是这一带方圆数百里的道行高深圣僧,凡来这都能康复而归,且又不花钱财,只好信其有也不肯信其无。

时光荏苒,好不容易挨到中秋,他们仨不约而同都在秋分这天来了。他首先宣布一项规矩:“你们必须完全听从我的按排,中途没我允许不得颤自下山离开,也不许打探秘密……”仨人为求治病心切赶紧异口同声说:“一定做到。”并信誓旦旦。他这才爽快地带仨人入内并按排好住宿。

每天,早晚便带他们诵经游佛,白天就发给他们每人一把锄头和洒水壳,去寺庙后三席菜地里各自管理一席他早就下好种并已长出菜苗的萝卜,要求是锄草间苗浇水,肥料就是铲带草的土去烧,而后再用这烧过的土施在萝卜苗里,除此之外就是砍柴做饭等劳务。

时间一长仨人就有点怀疑,私下切语:“整天吃斋念佛不见一丁点的荤,还要天天参加体力劳动就能治好我们的病?我还以为这圣僧有什么草药偏方给我们服呢!”仨人的心事被他窥得一清二楚。翌日做完早课,就带这仨人来到各自管理的萝卜菜苗前问:“你们发现各自有什么不同和有什相同没?”仨人仔细想了说:“没什么不同,只有相同,”便趁机数落道:“同吃素同诵经,同劳动同睡觉,还有是同想治病……”他笑着回答道:“你们只说对一半,所不同的是你们的身体和疾患都不同,就连你们管理的萝卜都不同……”这时仨人才致细地蹲下去扒开土一瞧,还真不同,原来高个子管理长出的是青皮萝卜,矮个子的是红皮白肉萝卜,而肥胖者却是普通的白萝卜。仨人同时发出惊异的目光望着他老人家。他微笑道:“偏方其实你们进寺门的这天起就已开始在用了,只是你们没觉察出来罢了。”仨人更是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仨人正想再问却见他抛下一句:“你们好好悟吧!”便回禅房去了。

仨人只好依照圣僧的指点行事,不敢有半点的懈怠,不久萝卜一个个全长出土外了,这时才叫仨人开始食用各自管理的萝卜。高个子的萝卜是凉拌着吃,矮个子萝卜是早晚生食,而肥胖子的萝卜是去掉头尾取中间短临睡前坐在床上当水果啃着食。萝卜吃了一茬又-茬,可身体仍未见多大好转后,又把仨人调为统一晚上生食各自的萝卜。各人的食用量都有他按时送来就走。高个子说:“实在是吃腻了这萝卜,连打嗝也是萝卜味。”肥胖者附和道:“就连放屁都带萝卜气。”而矮个子却说:“人都吃得象萝卜似的……”有天,仨人正想歪主意,一边说着话聊着天,漫无边际地找茬拉话,一边慢啃细咽,想等他走后把剩下的扔掉。不料他这次竟然不走,而是看着他们全食完后才笑着回自己的禅房。这样又勉强食了一个月。到第三个月时,他对仨人说:“修身靠个人,有用没用靠心诚……”只是每次惯例性地看见仨人在食就走开,这下仨人高兴了,你信我不诚。可这大半截的萝卜咋藏咋扔呢?矮个子鬼秘地掏出一个塑料食品袋,把萝卜啃碎后吐进去,肥胖者立刻效仿,为不让其发现,第二天就偷偷埋进菜地里,每次都是这样敷衍了事地过着。刚开始仨人心事都在如何尽快治病上,可后来一门心事全在如何与圣僧躲猫猫,尽量少食或不食萝卜上。

第四个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圣僧突然拿着-筐萝卜脸带微笑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仨人“啊!”的-声吓坏了。矮个子和肥胖者赶紧用眼交流着说:一定我们的秘密被发现了。寺庙里的规矩不诚实守信是要责罚加倍的。这定是来罚吃萝卜无疑。正忐忑不安之际,他笑着说:“你们功成圆满可以不食它啦,把这筐萝卜帮我切成片,明天晒干留着明年春荒时再用!”仨人这才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的毛病不知啥时候不见了,便用神密疑惑的目光望着他,他拿出三把菜刀和砧板分开仨人说:“偏方秘笈就在这筐萝卜里,切完它你们就看得见了。”

仨人接过刀就拼命切,且一边切一边贼溜溜地看着筐里,以为他会把偏方秘笈放在这筐底。他在一旁不紧不慢地说:“其实,秘笈就是“素劳”,偏方就是萝卜。你们仨人刚来时我就询问清你们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工作。由于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荤厌素,即使素菜也要加上荤去烹饪才食。所以,体内多湿毒积蓄(也就是说营养过剩)。但因工作性质不同,湿毒淤积的部位也不同,所以,你们的病也就各异。”随后逐-说出:“你(指肥胖者)淤积在肺就变成痰,所以你就会咳嗽;你(指高个子)淤积在肝就成火,再加上你的工作是个夜耗子,所以引起肝阳上盛而失眠;而他(指矮个子)淤积在肾成痛风,所以你关节会疼。”

这时仨人如醍醐灌顶,便异口同声地问:“那素劳又是什么?”

“你们平时食荤太多,又从没参加过体力劳动。所以,让你们食素,就是切断荤的补给使湿毒没有来源,再加上砍柴锄草等体力劳作,使体内积存的湿毒慢慢地自动耗尽。这就是素劳!”

仨人不约而同地“哦!”了一声,又问:“那为什么给我们食萝卜呢?而且还是各不相同颜色的?”

他咽了一下口水润嗓说:“冰冻三尺非-日之寒,人的所有疾病也非-日之有。都是慢慢堆积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说身体受不了啦,严重影响到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协调运转所以才叫病。光切断补给让其慢慢耗尽时间太长。所以,才叫你们食萝卜,加速体内湿毒的分解。而不同颜色的萝卜功用又有所不同。白萝卜入肺,绿皮入肝,红皮白肉的入肾。不过生食它是有点不好咽,在第三个月时,你们体内湿毒已全部排出,只是你们没注意到而已,此时,只要嘴巴里有这萝卜味就能巩固疗效。所以我也没监督,你们也只是过下嘴巴根本就没吃下去,全埋进地里!”这时仨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真不愧是圣僧。

仨人面带难堪地问道:“如今一年四季都有萝卜,为啥独选秋季的萝卜呢?”

“因为春夏的萝卜生长迅速,病虫害多自然农药用的多。再说在地里时间短吸收自然界的精华少,萝卜体内含湿毒自然也多故不适。而秋季呢?俗话说秋高气爽,尤其是深秋后,空气湿度少,早晚凉中午热,没什么病虫害。你看我们这萝卜打过一次药吗?”仨人都摇头晃脑,“所以,秋季萝卜生长不快不慢,饱吸着自然精华,萝卜体内没有湿毒,故称秋季萝卜是人参。”

仨人此时幡然醒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高个子按捺不住地说:“以前我们一直反反复复不得根治,花去大把冤枉钱,原来就是因没食素啊!”

➥ 本文由(水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大都市文明背后

北东省籍贯的吴伟志、冷克吉、孙占亭,大学毕业后来津海市寻求发展。两个多月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都是金融专业,这类毕业生遍地都是了。 这是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一日,晚上七点多钟,他们在一家马路餐馆吃饱了饭喝足了酒,这就要回合租屋休息。他们三人走着,一会便觉得内急了。尤其是吴伟志不禁内急...

医道圣手 - 第1章 美女你有病

陈明背着一只破旧的双肩包,挤上昆仑山下百里之内唯一的一趟火车,该死的老头子莫名其妙的塞给他一张只写了地址和电话号码的纸条,让他去东海市。 上了火车,陈明看着手中被自己攥的皱皱巴巴的火车票,扫了眼喧嚣的车厢,看着拥挤的人,他有些无奈。 因为这里是首发站,而且又地处大西北最深处,经济条件相对要落后...

先生哥

在我的儿时的记忆中尽是病,身体非常的糟糕,一场病接着一场病,好像就没有不病过。 在我发生那场病之前,我的印象里,全天下的医生就只有一个,他是我的一个远房的堂哥,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农村青年。有一段时间,村里不见了他的踪影。当他在村里再次出现时,他就变成了一个医生。据他自己说,这段时间他到城里去了...

写在纸片上的爱

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特别关注她。常常偷偷地将用彩笔描画过的纸条夹在她喜爱的书本里,上面有小猫小狗小猪之类可爱的小动物,临末,又大大写上英文“love”的字样。 她打开书,先是略微吃惊,当看到画的蹩脚的小猫小狗时便忍不住噗嗤一笑。那笑容便从她清秀皙白的面容里荡漾开来,如平静的湖水泛起涟漪...

李成名的作家梦

李庄村整天在黄土地里刨食的李小二要当作家了,这事很快被疯传到三村五落了。 “哼,他能当作家,他家祖坟里冒过青烟吗,你看他家,掰着手指往上数三代,哪一个不是修理地球的”,隔壁的老王头嘴里咬着一根旱烟管,多年过去了,老王头依然抽不惯那纸烟,还奚落这年轻人不了解烟草。“这咱家地里的烟叶子成色好,吃起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