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周榜

🥈 小说月榜

🥇 总热度

慈心遇上了铁石

阅览4586 作者:王凤文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96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王长庚辛玉芬老两口无儿无女。退休前五年,他们就开始资助希望工程。老两口子原来都是东河区民政局的一般干部,退休金不算少。从去年开始,他们资助了一个贫困大学生。这个学生叫桑天亮,老家在西北省原野县沙坨镇桑家村。这会在南天大学生物学院就读。

桑天亮在同学里搞了个女友,叫袁伊丽,家在北东省桦树县袁家屯。实际家里也很贫困。两个人刚搞上一天,这就要到校外租房。桑天亮不客气,给王长庚打了手机,说:“为了能出国留学,刻苦学习,我要到校外租一间房子住。”王长庚说:“租嘛房子啊?干脆到家里住不就结了,我这里三室一厅,随你住哪间,我们绝不影响你学习。”桑天亮说:“你呀,还是给我出房钱吧,你们家离大学太远啊!”王长庚笑道:“还真是的,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啊。好好好,我先给你送去三个月的租金吧,一个月一千元够吗?”桑天亮毫不客气地说:“租金很贵了,我最最起码的也得租间独单吧,最少也得一千五百元一个月的。”王长庚说:“好好好啊,那我马上给你送去五千元吧。”王长庚跟老伴打车到了南天大学,痛痛快快的把五千元交到了桑天亮的手上。

桑天亮跟袁伊丽住进了学府路文苑小区三号楼五零三室,两个人美美的过起了夫妻生活。至此,王长庚辛玉芬老两口子,每三个月都要给桑天亮五千元钱。

一晃啊,桑天亮袁伊丽就上了大三。桑天亮没把持住,眼看着袁伊丽怀孕四个多月了。袁伊丽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桑天亮答应了。二零一五年七月十三日,袁伊丽生了个小女孩。桑天亮给辛玉芬王长庚打电话说:“我在厕所里捡了个婴儿啊,你们看看,能不能养活啊?如果不能养活,那你们就出钱,我出力吧。”

六十六岁的王长庚辛玉芬,斩钉截铁的答应:“我们养活这个孩子。”

桑天亮上大四了。袁伊丽生完孩子不久,大学也不上了,跟着一个包工头跑到昆明去了。

桑天亮在毕业前,狠狠地跟王长庚辛玉芬要了一大笔钱,说是用来跑工作。王长庚辛玉芬毫不犹豫,帮人帮到底呀,一下子给了桑天亮六万元。

桑天亮拿上王长庚的六万元,至此再也没跟王长庚辛玉芬联系。对王长庚辛玉芬来说,桑天亮已经是杳无音信了。

王长庚辛玉芬最终还是通过街道派出所,把桑天亮袁伊丽的孩子送进了河海市福利院。

派出所所长跟王长庚说:“我们帮你们查询查询那个桑天亮吧!”

王长庚辛玉芬说:“不用了,不用了,没呢个必要了,只要那孩子能成才,能为国家做贡献,我们那是心甘情愿的。”

➥ 本文由(水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们都是好孩子(七)

十六 第一次沉默 第二天,我早早地到了学校,收拾完东西,抄完课表我便坐在座位上发呆。 很快,住宿生排着队来了,苏浅还没坐下来便看了看我,问:“洛洛你怎么了?没事吧?” 我没精打采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回答。 “昨天陈老师找你了?”苏浅坐下了,回头轻声问道。 我点点头,她下意识地看向夏锦年。我问道:...

忆往昔,风吹去

第一节我可不可以叫你小忆 “学长,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啦。”本市第一学校圣林学校的高一年级的一位娇小可爱的女生甲对沈淳风说。 “有事”忽然他一眼瞥见旁边的小身影后赶快追了过去。 “学长,你今天要干啥呀,喂喂。”紧接着她看见了这样一幕:沈淳风小跑着追上前面正快走的女孩,并抓住她的胳膊...

奇石勿雕

一 小年这天,久雨初晴,又逢周末,晚餐刚刚吃过,饭碗还在桌上绕着圈,我却带着狗狗到了楼下,来到江堤上散步,看流水、赏落日了。自去年辞去省文联某协会秘书长后,品茶遛狗写文章,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三件大事。守住初心,甘于淡泊,这样的日子还真是惬意。 落日是慷慨的,不但用最后的余晖染红了对岸的青山...

一夜黄金梦

街边的小吃部生意还是没什么起色。三十来岁的老板吕明有些失落,稀稀拉拉没有几个人光顾,勉强撑着往下走。没办法,小巷子里房租便宜,还能居住,更主要是为了孩子读书,自己在农村窝了一辈子,总不能让儿子也和他一样敲上一辈子土疙瘩吧。 小巷子里好似疾苦的缩影,理发的、换锅底的、售蜂窝煤的、做衣服的...

公交车上

车门打开,上来一个人。 是个年轻姑娘,高挑的身材,秀丽的脸庞,一头瀑布似的黑发自然下垂,披落双肩。右肩挎一个漂亮的小包,左手拿一把精致的纸扇,一袭淡绿色的镶有金色花边的连衣裙更是将她映衬得亭亭玉立。姑娘的出现犹如吹过一阵清风,让车厢里被暑气蒸腾得昏昏沉沉的人们眼前一亮。 姑娘立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