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猴传奇》读后感500字

阅览1991 作者:浮光掠影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660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阅兵式三天假期,我用两天时间把我班小书迷陈鲁阳小同学借给我的《兵猴传奇》读完了。这本书有七篇小说组成,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精彩,花开七朵在此我仅表一枝——《兵猴传奇》带给给我的激励和启迪。

《兵猴传奇》讲诉了一个不满五岁的金丝猴大白牙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高黎贡山上,大白牙看见了三枚鸟蛋,而他还不能吃,他得给猴王吃,在猴群里等级观念是相当严重的。而这次猴王自己吃了一枚,给王后一枚,最后一枚给了大白牙。大白牙受宠若惊的同时也心如明镜:蛋不是白吃的,肯定是要自己这只兵猴去冲锋陷阵。英勇善战的它不畏惧战斗,而且很高兴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和平时期兵猴很少被关注。

原来最近发现山顶有一只绿头乌雕,总来对萨满猴群下黑手。虽然他们被称为“飞猴”,但它们并不会飞,也总逃不过绿头乌雕的追捕,它们也拿绿头乌雕没有办法,因此,猴王才想到派大白牙去制服绿头乌雕以保族群成员的生命安全。大白牙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绿头乌雕的对手,和他们斗只能是以卵击石。它思来想去:去,还是不去?这绝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违背命令必死无疑,去了也是白白送死。最终决定还是死的光荣些,体面些,为了族群的命运做殊死搏斗,死得其所。

天亮了,绿头乌雕出去觅食了,大白牙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鹰巢。他勇猛地地杀死了两只小绿头乌雕。当老鹰出现时大白牙依靠自己的两颗巨大坚硬的门牙,趁鹰一不留神儿,跳上鹰背,在鹰的头上、翅膀上奋不顾身地胡乱撕咬,最终与鹰同归与尽!

猴与鹰力量悬殊,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但大白牙不畏强者,敢于“亮剑”! 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呀!

➥ 本文由(茶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项链》读后感500字

莫泊桑小说精选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项链》这篇文章,整篇小说作者都在讽刺着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 小说的开头描写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生活极为不满,梦想像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那样过高贵、风雅的生活。这种理想显然并不高尚。她确实虚荣,但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谁不想过锦衣玉食的日子呢...

《哈姆雷特》读后感1000字

《哈姆雷特》读后感1000字 有句话这么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今日看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读者,当然也就有话要说了。 哈姆雷特原本是一个纯真、善良而有理想的少年,他崇拜自己的父王,并且以为自己以后继承王位也会成为丹麦又一位出色有作为的国君...

《目送》读后感1000字

《目送》读后感1000字一 初见《目送》这本书,就被封面那深浅不一的绿色吸引,给人以一种舒心、愉悦的感觉。 翻开书,第一篇小短文就是同名——《目送》。不管是作者的儿子只留下一个倔强的背影给不舍得母亲,独自闯天下,还是父亲落寞的背影,进入火炉的背影,都印证了文末的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600字

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而不是尽力而为。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花费大工夫。 懒惰就像灰尘,再硬的铁碰上也会生锈。 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为时已晚! 如果今日不走,明日就只能奔跑! …… 这些脍炙人口的人生格言都是我摘抄自《哈佛凌晨四点半》里的人生箴言...

中国震撼读后感2000

—中国在崛起这几天读了一本好书,是中国著名政治学者、作家张维为教授所著的《中国震撼》。作者张维为是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现任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是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担任过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曾先后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