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读后感400字

阅览7503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513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愤怒。

香港本就是我们中国的,可是,它却被英国人抢去了一百年。英国人让香港人民学习英文,害得有些香港人觉得自己就是英国人。有些人民居然还认为香港不属于中国,甚至还偏向英国人……香港等了一百多年,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7年7月1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在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诗中有一节让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第三小节了。从这里我知道了: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指的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硝烟”。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和心头之恨。如今香港回归,这百年的屈辱在这一刻终于挥之而去,中国人可以扬眉吐气,这让人欢欣鼓舞!“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是说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刻苦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发黄的旧条约”是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大海沸腾”是说在香港终于得以回归祖国的时刻,人们的爱国热情喷涌而出了,强烈得仿佛可以让大海都沸腾起来。

啊!屈辱和历史即将成为过去啊!

➥ 本文由(梦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好妈妈》读后感400字

《好妈妈》是收录在《冰心青少年文库》小说卷第二部《小桔灯》里的一篇小小说。暑假里我有幸读了一读。 这篇小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小琴早上起床,发现今天下午过队日要穿的校服还没有洗,其实是自己昨晚忘记告诉妈妈了,但她却埋怨妈妈做事没计划。看见书桌很乱,妨碍了她做作业,她又埋怨妈妈没有隔壁的李大娘勤快...

《奔跑的放牛班》读后感600字

读完《奔跑的放牛班》这本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四位形影不离的主人公,他们分别是唐飞、张达、马小跳、毛超;他们热爱生活、拥有梦想、喜爱音乐,却缺乏音乐天赋,但通过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却开启了一段无与伦比的音乐之旅。 四位主人公中,张达的歌声稍微好一点,其次是马小跳,另外两位好友五音不全...

《红高粱》读后感500字

对于莫言的小说,除了《红高粱家族》,我真的没有再细读过其他任何一部。因为自这之后,我对购书对阅读越来越挑剔,价格的几何式增长,质量的几何式下滑,时间精力与工作的矛盾,当然个人喜好是最重要的。但不管怎样,随着《诺贝尔文学奖》地揭晓,莫言以及他的著作已在国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

《雷锋日记》读后感

雷锋日记读后感 读《雷锋日记》有感 打我上小学以来,每年的3月号总会听到一个熟悉的字眼——雷锋,总会听到那一句熟悉的话语“向雷锋同志学习”,也总会看见大街上有人义务为百姓服务。到底雷锋是谁呢?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他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借这次网络读书活动,我认真阅读了《雷锋日记》...

《小公主》读后感600字——在逆境中成长

我从同学家借了一本书,名叫《小公主》,虽然封面普普通通,但是情节引人入胜,主人公无时无刻牵挂着我的心。 故事主要讲的是:父女情深,家境富裕的萨拉来到寄宿学校时,像一个光彩夺目的小公主。然而父亲的去世改变了萨拉美好的生活,在冷酷无情的校长安排下,萨拉成了小女佣,小教室,甚至屡屡流浪街头。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