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灿烂世界

阅览2045 作者:最初的你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01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盲人,每当他夜晚走路的时候总是提一盏灯。有人看了觉得好笑,笑他只是徒耗灯火而已,实乃愚人所为。我却认为此“愚”恰恰是大智若愚的表现,他是用光亮提醒别人,照亮别人,使路人不至于撞到自己。

?由此,我想起老家的那盏油灯。每次我上晚自习回家,老远就能看见灯亮着,我悄悄走进屋门,家人已睡。我知道这盏灯是为我亮的,这束光明召唤着我,等待着我,温暖着我,使我时时感知着家的存在。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谁不渴望一盏灯火为自己亮着,哪怕遥远得像渴睡人的眼睛那么微弱,也会使自己的奋斗有所安顿、有所凝望,活起来有所奔头。当夜幕降临,天际潇潇,当你置身异地他乡眺望万家灯火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孤独,如果这时你发现有一盏你熟悉的灯火或想起几句温暖的话,你会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有了归宿。

?其实为别人亮一盏灯并不难,这灯也许就是三言两句甚至一句话,少则会给他人增添一些活力,多则会影响他人一生的前途命运。记得有一位编辑给我回过一封信,信中只有几句话:“心怀天下真情,胸装灿烂文章。与君心同累,与君心同泣。”这几句话,使我的心灵亮起了一盏灯,一直照亮着我的文学之路。你是否曾为那些失学的孩子亮起一盏灯,比如寄一本书,一个书包,或邮去几块零用钱。也许这点小事得不到什么回报,但你一定要坚信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有你点起的一盏灯,默默地为别人照亮着,而别人虔诚地却把这丝光亮当成阳光灿烂着自己。

?我仍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大街上,一个衣衫破烂卖糖葫芦的小女孩,央求过路人买串糖葫芦,我看了她一眼,她大概看出我对她的可怜。她微笑着说:“大哥,买一串吧。”出于同情我买了一串,咬了一口,并不怎么好吃。小女孩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立刻说:“俺这是第一次做糖葫芦,差点滋味,你就给俺3毛钱的本钱吧!”我把她说的“第一次”重复了一遍,随即又买了五串,小女孩感动地看着我接过了钱。后来小女孩长大后成立了一家有名的制糖公司,当上了公司的总经理,有次捐献给希望工程10万元人民币,当笔者采访她时,她只含着眼泪说了一句话:“一次陌生的关心,点亮了我奋斗的前程。”

?听到这句话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的心是多么需要关怀,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不经意的相助,甚至一个眼神,它不但是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给别人一次重大的转折,再往大处去想这是一笔无形的社会财富啊!

?我想人人都为别人亮一盏灯,这个世界会灿烂许多。

➥ 本文由(文心)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缺少你,纽约变得平庸

一天天黑后,我开着车拉着艾未未从长岛出发,沿着495号公路一头扎向百十公里以外的曼哈顿。那段时间,我最愉快的事情就是在拍戏的间歇叫上艾未未,开着车到处乱窜。只要有艾未未在身边,去布鲁克林黑人区我都不怕。 我不懂英语,刚开始时也不认识路,所以老问坐在旁边的艾未未。他有时烦了,就不好好指路...

妻子总是抱怨老公,结果...

导语:很多男性结婚后,总是无精打采,并且后悔为什么要结婚?对于他们来说,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琐碎的婚姻生活把他们折磨的遍体鳞伤。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遇见一个不可理喻的妻子,幸福的婚姻需要对方的夸赞,而不是一味的去抱怨。更多的是靠智慧。 李轲从大一的时候,就和刘辉谈起了恋爱,大学毕业后一年,他们喜结连理...

我们俩的爱情故事从网恋开始

看到了很多在网上骗人的事情之后,我真庆幸我没有遇到坏人,我和老公就是从网恋开始的,到现在结婚也有好几年了,我们的感情非常的好,也有了属于我们两人的爱情结晶,生活过的很滋润。 我和老公从认识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可是这好像依然没有影响到我们之间的性生活,这全要过归功于老公超赞的床上功夫...

女人如何达到性高潮?G点确实存在?

在性爱生活中,每一个女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拥有完美的性高潮体验,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揭开了女性性高潮的神秘之处,也许能解答你心中的疑问。赶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G点确实存在 G点是阴道里一个小区域,受到刺激能形成极强烈的性高潮。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

抱残守缺的故事

抱残守缺的故事 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不少秘藏的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