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周榜

🥈 故事月榜

抱残守缺的故事

阅览4130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486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抱残守缺的故事

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不少秘藏的古籍,发现了一本古文《春秋左氏传》,爱不释手。经过研究,刘歆认为,《左传》是一本珍贵的文献资料,便建议为《左传》等古籍建立学官。汉哀帝(刘欣)知道此事后,就命刘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左传》等一批古书的义理。但诸博士既不同意为《左传》等建立学官,又不肯讨论研究此事。刘歆对众博士的这种态度很气愤,给管博士的太常写了一封公文,对此提出了批评和抗议。

刘歆的信中写到:这些博士不学无术,孤陋寡闻,怀着害怕别人识破他们的私意,没有服从真理的公心,所以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而不肯探求新的学问。由于刘歆的信言词痛切,引起了博士们的怨恨并因此遭受到了诽谤。后来,刘歆自请到地方做了个小官。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了“抱残守缺”这句成语,原意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现多用以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 本文由(梦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大哥回家

我们家那时很穷,兄妹3人的学费每学期都要拖欠。 我和妹妹在村里上小学,大哥在距家20多公里的县城上中学。每周六,大哥坐公交车回家,车票是2角钱。全家人一周团圆一次,母亲总是要弄点好吃的,一家人虽然清苦,却过得亲热快乐。星期天是我们最盼望的时光,大哥会带着我和妹妹到村头小溪玩上大半天,疯疯癫癫地乐...

口述:我妈43岁怀二胎真相让我寝食难安

夏老师,你好,我今年已经22岁了,刚刚大学毕业,目前已经找了一份工作,正在实习期,工资不高,但是我没有再找父母伸手要过钱。因为,我爸妈也挺不容易的,一辈子为我付出了很多心血。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但是爸妈对我特别好。我上初中时,家里特别的穷,因为上学的路远,我妈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给我做早饭...

伯愁和千里马

伯愁是伯乐幼年时的好朋友。成人后,以磨面为生,本小利薄,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整天愁眉苦脸,像根秋丝瓜。 这天,他从城里回来,却一反常态,笑逐颜开。 老伴惊诧地问:“你拣到宝贝啦,今天这么高兴?”伯愁说:“我在城里碰到伯乐啦,他答应送我一匹千里马!你算算,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天能磨多少面...

京都趣事

这是我入伍后第一次“负伤”的经历。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曾在北京当过几年铁道兵,有幸参加了我国第一条地铁建设,那时部队在五棵松一带施工,驻扎在一个废弃的沥青厂内,对面是七机部的一个研究院,东侧是五棵松路,西侧是玉泉路,营房后面是一条河,老乡们说是玉泉河。这条河景色很美,两岸杨柳成排,河坡用毛石镶砌...

怪人教子

据知;某村一人性郑,名;一国,外号怪人,师范毕业终生以教学为主,所得三男二女,花甲丧偶,子女还在幼年时期就由他一人抚养,除了工作之外,礼拜回家,料理家务,担水、加面、打扫卫生、洗刷衣服。 喂鸡养蜂,日常杂事都由他承担。流经汗水,费尽心血,年复一年总算把五个儿子抚养成人,结婚嫁女要由他一人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