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笨的爱

阅览2575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2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当我开始学着思考自己未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和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早已帮我把人生的前二十年都规划好了。他们希望我从小学一直优秀到大学,最后考研,衣锦还乡。

我时常不清楚自己的内心深处为何会涌出那么多的怨愤。我的人生和前途,我的爱好,甚至我的自由,全部都要由他们来安排妥当。

为了能和熟识的邻居孩子相比,他们时常逼迫着我学习,并在背后不乏一时地念叨,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我开始在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话错了吗?

棍棒底下出人才的理念终究是有效的。至少,它让成绩一般般的我安稳地上了高中。

终于熬出了高一。我被数理化折磨得有点儿神经了,于是我不顾他们的反对,执意选择了文科。他们开始对我说近年的国家政策,就业大局。而我内心在想,社会的日新月异,难道就不会变动吗?甚至,我会把一个词联想到他们身上,那就是愚笨。

最后,他们开始向我妥协。可这样的妥协并非是支持我,而是打击我。他们时常会用以前成绩跟我差不多,而最后选择了理科的同学来和我比较,并不停地问,为什么他能学好,我就不能学好。此时,我心里在想,为什么他的父母就那么好,而我的父母却让我一点自由都找不到?

怀着报复的情绪,我开始厌学。我想反对他们的“霸权主义”。十六岁的我忽然懂得了此消彼长的道理,我必须做出反抗。我想到外面流浪,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他们开始跟我强调,社会是多么复杂,我出去能做什么。我内心在想,我不能做什么,可至少,能比现在做得多。

这一仗,还是我落败了。而他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让我混完这几年算了。我难以描述我内心的绝望,为何,连我亲生父母都不相信我的能力。

我开始没日没夜地念书,像一个机器,没有任何长远的目的。我只是单纯地想要证明,我不比愚笨的他们口中所说的某某同学差劲。

当我在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日夜备战后,终于拿到了一张他们日日提及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没有半点喜悦,全然只是复仇的快感。我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这也是能呈献给愚笨者的最好“礼物”。

他们为我做了一桌极其丰盛的晚宴,邀请了许多朋友和亲戚。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意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亲戚都在无休止地夸我,而他们却微笑着聆听,安静地给我夹菜。我再也吃不下去了。因为,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已现皱纹的眼角上挂满了泪水。

优秀毕业生发言大会上,我忽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莫名其妙地感谢着我原本痛恨的、愚笨的他们。他们此时安静地坐在台下,同样微笑着凝望我,一边抹泪,一边为我大声鼓掌。

我不清楚,一向最讨厌泪水的自己为何会在那么多人面前哭了。尤其是在老师将愚笨的他们请上台后,我才发现,不知不觉我已高出了他们一大截儿。

他们依旧是如此愚笨。在那么多人面前,不懂得要面子,硬是让泪水像小溪一般恣意流淌,惹得我哽咽难言。

可那一刻我知道了。他们的愚笨,是在于他们毫不会掩饰自己心中那份过于严厉的恨铁不成钢的疼爱,是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让那一份沉重的爱转个弯,轻柔地落在我们十几岁的心底。

原谅愚笨的他们吧。因为,那是爱。

➥ 本文由(墨客)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杏花儿,开了

一 这个位置原本不是洛多明的,他那么高,何况也不近视。最难忍受的是每次放学,他就扯着嗓子喊:“别小远……笔记借我用一下。”那个‘远’字喊得比长城还长。当然我并不轻易借笔记给男生的,除了他。因为他知道我的秘密,就像他对我说话一样总充满着威胁。 我背著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切事物在我的世界里是那么安静...

抗日英雄韩增丰的故事

韩增丰(1915─1943),字光宇,1916年出生,河北平山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8区队区队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观音堂乡湾子村。这是一个距县城100多公里的、被大山封闭的小山村,居民大部分是外地逃荒来的贫困百姓,没有文化,靠刨山坡荒地为生...

抗日英雄郁达夫的故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名文,字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人物生平...

宁可当大龄剩女也不让自己打折

导语:半夜三更,发小打来电话向我支招,在选择结婚对象的问题上,她感到很难抉择。 “这三个人我到底要选哪个?你有没有在听我说啊?” “在听,真的在听,你继续!”电话筒耷拉在耳边的枕头上,我不得不终止梦游,振作精神。 “那你说我到底选哪个啊?这三个是我挑了又挑的。还是都不选了?说不定刚刚答应了一个...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一次,耶稣带着门徒彼得出门远行,旅途漫长,两个人都疲惫不堪。途中,耶稣看到地上有一块小小的马蹄铁,便让彼得捡起来。但彼得很累,就假装没听见。耶稣没有再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那块马蹄铁。 到了城镇之后,耶稣拿这块马蹄铁在铁匠铺挟了3个铜板,又暗地里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