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夫妇和他们的弱智女儿

阅览1267 作者:天天故事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09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不仅是法兰西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值得称赞的父亲。

戴高乐夫人将要分娩时,不幸遇到了车祸,当场昏死过去,经医生及时的抢救才转危为安。不久,女儿小安娜便诞生了,遗憾的是,由于夫人在治疗过程中服用大量的药物,致使小安娜生下来就是一个迟钝弱智的孩子。

当时的舆论很大,各种媒体纷纷传言戴高乐夫妇将会丢弃那个孩子。面对这样的现实,戴高乐夫人没有一点厌烦的表示,她对丈夫说,宁可放弃自己所有的地位和金钱,也要让安娜享受一个正常孩子的欢乐。戴高乐十分同意妻子的解释,他激动地说:“不是安娜自己要求到人间的,我们两个人的责任,就是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幸福。”

为了使安娜[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故事、唱一些快乐的歌儿。

有一次,小安娜不知为什么总是哭哭啼啼,不爱吃饭,也不愿睡觉,戴高乐想了很多办法哄女儿,可安娜却怎么也哄不好。于是戴高乐想,哄女儿的方法,恐怕安娜已经腻了。于是戴高乐绞尽脑汁地想,可是三天过去了,女儿的情绪还是没好转。戴高乐想既然哄不好她,那就分散她的注意力吧,于是他手舞足蹈地乱比划一气,谁知安娜竟看着戴高乐不哭了。戴高乐以为女儿的情绪好

了,高兴极了,谁想他一放下手,小安娜又“哇哇”大哭起来。戴高乐仿佛又找到了小安娜的嗜好似的,立刻又充满激情地舞动起来,这次他不是乱舞,而是有情节、有表情,像是哑剧,看得小安娜发出“咯咯”的笑声。戴高乐也笑了,要知道让这样一个孩子发出一声幸福的笑声是多么不容易啊!从此,只要戴高乐一有空就陪女儿听音乐,给女儿表演哑剧,甚至,他自己工作累了,也以给女儿表演哑剧来放松心情,因为他在享受一种叫“天伦之乐”的幸福。

戴高乐是惟一能使小安娜发笑的人,为了和女儿进行沟通,戴高乐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去聋哑学校学一些标准的手势,回来教给女儿,他要让女儿学会和别人进行沟通。他还经常带安娜出去玩耍,安娜玩起来很疯,不管自己多累,每次戴高乐都坚持到最后,一直到小安娜玩得疲倦了,伏在爸爸的怀里甜甜地睡着。多少年如一日,戴高乐陪伴女儿的时候,从来没有急躁和厌烦过。即使在二战流亡期间,他也没忘记把女儿安娜带在自己身边。戴高乐一生节俭,却为安娜设立了专用的委托金,并以自己撰写回忆录的版权费作了抵押。

安娜在即将欢度20周岁生日的时候,不幸被肝炎夺去了生命。安葬仪式结束后,戴高乐夫妇含着热泪,站在女儿的墓前久久不愿离去,好像还有许多话要和孩子倾诉。天已经黑了,戴高乐才对妻子说:“走吧,现在她已经和别人一样了。”安娜去世后,戴高乐总统在痛苦中决定:将安娜生前住过的房子改建为“安娜·戴高乐基金会”办公处,决定继续帮助和女儿一样弱智的孩子。

小安娜是不幸的,她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弱智的孩子,小安娜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戴高乐这样的父亲。尽管戴高乐是一个国家的总统,尽管他日理万机,正是这种责任与爱的双重作用,让他的一生焕发着人性的光辉,他说:“要做好一个国家的总统,首先得做好一个孩子的父亲。”

➥ 本文由(弦月)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你是我心中的一滴泪

我出生在个贫寒的家庭,我和妈妈一起住,妈妈每天起早贪黑,给人家做保姆,每个月的工资只能够我交学费。我的生活费只能靠自己做些家教什么的。哦,我还没自我介绍,我叫晓浩,呵呵,我的名字是不是像男的?呵呵,没办法,爸爸妈妈给的,不!只有妈妈!在我的世界里没有爸爸这个词…… 我今年十九岁了...

养儿情深,我用半生作赌注

都说养儿为防老,我却用半生的心血作出了以前无悔,现在无奈的赌注。 坑上的妻子,头发不太整齐,脸色枯黄,因为病痛,脸有些变形了。望着为这个家操劳半生的妻子,如今被腰间盘突出之病所折磨,她的尿蛋白两个加号,有可能是肾小球肾炎,现在却无钱到大医院去检查,万一那笔可观的医疗费又该怎样让我们为难。此情景...

幸福时光断想

坐在疾驰的列车上,窗外是北方大地无边的寒冷。正是岁尾,腊月将尽,车厢里的人都流露出回家过年的期盼与喜悦。 邻座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一身农民工打扮,他痴痴地望着车窗外飞逝而过的白茫茫大地,脸上有一种极宁静的神情。渐渐地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在外面打工苦不苦,他一笑,露出雪白的牙,说:...

换皮游戏

有一个姓王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要伸着脖子,踮着脚跟,前去看个究竟。因为他的好奇心太强了,乡亲们干脆给他取了个别名,叫“王好奇”。王好奇总是游手好闲,东逛逛,西逛逛,瞅瞅东家的苦事,看看西家的笑话。 有一次,两伙年轻人正在打群架,双方扔石头砖块,相互攻击。所有的人见状,立刻抱着头,远远的跑开了...

如果这样能快乐

如今想来,或许是在十三岁那一年的某一天,我已经长成了一个不正经的姑娘。 大概是这样一个形象。 个头小小的,肩膀瘦瘦的,脚步在经过三楼的第六个阶梯时短暂地犹疑一下,即刻换上坚定的步伐继续顺阶而上。饱满的手指肚轻轻划着墙壁,指端游出一丝不安,姿势像个孩子,可是一张笃定的脸上却满是不甘不驯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