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杀人

阅览4089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626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 本文由(水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捡来的鞋子

每逢星期六日,家里总是见不到夏雨的身影,那是她跑去度假啦。夏雨最喜欢跑到奶奶家住上两天,因为在奶奶那里,可以听到许多千奇百怪的故事,夏雨很喜欢这样,特别有意思。 这次星期五,夏雨就跑到奶奶家里去了。 客厅有人,是一个年龄跟奶奶差不多的老人,她们都是一顶银白色的盘发。夏雨礼貌的打了声招呼,就上楼去了。...

捡破烂的父亲

他有丢三落四的毛病,早晨洗脸,会忘了关水龙头。用高压锅煮粥,最后粥成了炭。最危险的一次,高压锅炸了,击碎了油烟机。这个消息被他的母亲知道了,母亲一大早赶到城里,一开门便问:“人伤着没有?” 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从小很宠。娶了老婆后,母亲总是交待他的媳妇,他不吃辣,晚上睡觉喜欢把手伸出来...

已婚男和性感少妇像火山一样爆发

那晚后,我还是每天给性感少妇帮忙。但不同的是,我们会找机会在一起亲密。我知道这样不对,不合伦理,但我们谁也停不下来,只能这样心甘情愿地沦陷下去。 4年前,堂嫂回家乡生孩子,我代表父母看望堂兄堂嫂。虽然是比较近的亲戚,但却是第一次见她。当时,我刚谈了女朋友,但对女朋友没什么感觉。后来...

兵不厌诈的故事

兵不厌诈的故事 “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

换皮游戏

有一个姓王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要伸着脖子,踮着脚跟,前去看个究竟。因为他的好奇心太强了,乡亲们干脆给他取了个别名,叫“王好奇”。王好奇总是游手好闲,东逛逛,西逛逛,瞅瞅东家的苦事,看看西家的笑话。 有一次,两伙年轻人正在打群架,双方扔石头砖块,相互攻击。所有的人见状,立刻抱着头,远远的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