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周榜

🥈 故事月榜

有一个地址是不会变的

阅览1092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79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有一个地址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妈妈的地址。每每我们给同学、朋友留下手机、伊妹儿等联系方式,总忘不了留下家里的电话,因为家里的电话是不会变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至少家里的电话、地址总是相对固定的。其实,只要家的地址不变,我们就会心安若素,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在街上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他匆匆写好电话号码交给我,却又要回纸条,边补写边对我说:“你还是打电话到我妈妈家比较容易找到我。我早出晚归,放假和周末多是在我妈妈家吃饭。”

另外一次,我要速递邮件给一个朋友,他特别嘱咐:“请把东西送到我妈妈家去。我妈妈家全日有人,送到我家我反而不一定收得到。”

我们这一代,搬家、更换电话、手机、传呼机号码,甚至电子信箱的更换频率,已接近“日新月异”的速度。联系的方式多了,人却越来越难找。除了工作上经常接触的人以外,其余的旧知故交,总是要到想起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找不到了。最后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电话给那人的妈妈。

十之八九,那人的妈妈是在家的。十之八九,在那人的家搬了又搬,地址和电话换了又换之后,那人的妈妈,还在原来的地址,保持着原来的电话号码。

事实上,我们的祖辈,当年也“搬”过。从老远的地方搬向另一个地方,对于安土重迁的华人来说,是件大事。然而落地生根之后,祖辈也就不轻易再搬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搬的条件越来越好,在地址和地址之间,号码与号码之间,身份与身份之间,搬个不停。人生的规律,仿佛就是这种停不下来的迁徙。

“妈妈”——除了有上述实际功能,其实还有象征的意味。“妈妈”是生命的源头。妈妈是生命的根本,这“根本”的地址是不会变的。只要我们愿意记得,也还肯尝试,就能凭借妈妈的地址,妈妈的电话号码,联系那已经在漂浮的迁徙中遗失的自己。

忽然觉得,现实活中,不变的妈妈的地址和电话,也许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支柱,那么到了下一代,他们还能拥有不变的妈妈的地址、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友情超越生死

她憧憬地仰头看着美丽的月亮,幸福地听着林洁娓娓道来的美好传说,渐渐地把身子依靠在林洁的怀里,脸上带着永恒的微笑。 不再和她来往 11岁的女孩帕西得了一种怪病,怕见阳光,不停地掉头发,牙齿也开始松动。医生说这是一种病因不详的血液病,暂时无从对症下药。危险的是,这种血液病还可能会传染别人。...

人生路,自己走的,才是最好的路

弯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我在加拿大McGill大学进修的时候,我的导师Friedmen邀请我参加他女儿的婚礼,我惊讶地发现他的女儿才19岁,大学还没毕业,而且她念的是印地语系,完全没有继承Friedmen的应用心理学衣钵。 后来在一次集体讨论过后我问他,为什么不指导女儿走一条更好的路...

丁香树下

又到中秋节了,望着一轮圆月,忽然就想起我当兵时每到中秋给阿芳寄月饼的往事。阿芳,我的童年伙伴,一个记忆深处的疼痛。 阿芳家的院里有棵丁香树,丁香树下经常坐着一帮小丫头,其中那个最厉害的小丫头便是我,而最漂亮的小丫头是阿芳。丁香树下写满了我们的故事,丁香树下记载着我们的童年生活。...

乌鸦和鸽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三口人,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一个五岁的孩子。他们喂着一只乌鸦和一只鸽子。这一家人对乌鸦和鸽子特别好,主人家吃什么,就给乌鸦和鸽子吃什么。特别是他那个五岁的孩子,每天在院子里,和乌鸦、鸽子,一块玩,可开心了。 鸽子整天“咕咕咕”的叫着...

其实浪子回头,真金永不换

导语:我一直就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从小到大没让家里省过心,也犯过很多很多的错。但是,我的母亲始终包容着我,而我也在慢慢地长大,最终,我听从母亲的话,娶了一个她中意的姑娘。 她身高160,体重140斤。俩大脸蛋子总是隐隐的泛着红光。她不太会说普通话,只会说她老家那儿乡音极重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