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的爱成为亲人的负担

阅览1201 作者:心宛如梦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3299 阅读时长:大约 7 分钟 ☑

近段时间,网络上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很活跃。据说人数已经接近两万,公开这个小组以后,每天不断的有人加入。这个小组的名称令很多人震惊。组里的成员都是来自80后,受过父母伤害和管制的子女,每天都有人发帖道出对50后父母的积怨与不满。

我在初看到“父母就是祸害”这几个字时,并没有震惊。相反,倒觉得是时候应该让中国的父母们醒一醒了。

我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因为父母曾经伤害过我,也不是因为我不尊敬、不孝顺父母。

在我的父母那个年代,有五个孩子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们都是善良老实的农民,一辈子含辛如苦的把我们五姐弟拉扯大。虽然我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这个理由就足够让我们对他们感激不尽,孝顺他们一生。

要说父母给孩子带来伤害,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父母伤害过自己的孩子,包括现在的父母仍然在伤害他们疼爱着的孩子。

究其原因,就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对,教育孩子不得其法。曾经的孩子也是现在的父母,有多少人没有被父母骂过:“你很烦,”“滚远点”,“踢死你或者揍死你”,“不要脸或者很贱”。而这些话你现在又是否在对自己的孩子说?

孩子总是犯错,经常惹得旁人笑骂。我轻捏着他的脸说:“当人家骂你时,你心里会难过吗?你会脸红难堪吗?”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心很痛,我希望他有羞耻心,能够学着懂事一些。同时他又是无辜的,单纯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又怎么会不犯错呢?

这些错误都是无心的小过,只是父母感觉在他人面前丢脸,才会更严格的要求孩子,甚至打骂。我不知道我是否在扼杀他的单纯天性?我更害怕他有了羞耻心之后会变得敏感,稍微重一点的责骂就会让他很难受,打击多了还会有自卑心理。

其实心情很烦躁的时候很想对孩子说“滚”,始终没敢说出口。我怕这个字会伤害他的心灵,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

孩子是不记仇的,前一刻我生气打了他几下,眼泪汪汪的,下一刻他还会过来抱着我亲。我们这些爱面子的父母,有几个会主动去哄被自己打哭了的孩子?

看到一个女孩说自己小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妈妈几个月没理她,对她的心理伤害很大。不要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其实孩子的爱才是最单纯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心态与性格。不善于沟通的父母经常呵斥和责骂,会令孩子脾气暴躁孤僻。许多父母不懂得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有时候关心的语言都会以呵斥的语气说出来。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恨铁不成钢的时候,难免会一时气愤打骂孩子,无意中就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而不自知。

敏感的孩子会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一句话而气愤自杀,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过类似自杀事件。而更多的孩子会把父母伤害过的话记在心里,对他们的愤懑积怨越来越深。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过一生,但更多的父母希望子女能够出人投地,功成名就,认为这种生活才不会受苦。这样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中国的父母最虚荣”,我赞同这句话。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累的父母,在我看来有点作茧自缚的感觉。

有人说,国外的父母没有人情,对自己的孩子很冷淡,对孩子成年之后的生活不管不问。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尊重孩子,毕竟他的人生路是靠他自己去走,去闯出来的。

曾经看到过一个名人说的一句话:留遗产给孩子是剥夺他自己奋斗创业的权利。那么中国的父母从孩子还没出生起就开始为他打算,为他铺路,是否就是在剥夺孩子自主生存的权利?

孩子还没有出世,预产期在9月份,为了让他早一年入学,提前几天做手术让孩子出生。孩子还没有正式上学,就给他报名各种兴趣班学习才艺。给孩子找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一切的起点都是在为孩子以后的人生铺路。

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将孩子交给最好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孩子不会因为找到最好的学校就会有最好的成就。

孩子的成长始终离不开父母的指引,父母却因生活忙碌,没有时间与孩子谈心沟通。怕青春期的孩子沾染上不好的习惯,开始约束管制孩子的时间和限制所交往的人群。考大学报专业选学校要么就不管不问,要么就限定范围,做决定之前,父母是否听过孩子的心声和他们的选择?

孩子毕业了,还得为他寻找合适的工作。孩子到了成家的年龄,没有合适的对象会着急,忙着替他寻找相亲对象;有了相爱的人,又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对方加以审视和考察,没有通过父母这一关的坚决不同意。认为对方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幸福生活,认为对方配不上自己的孩子,甚至会以亲情要挟双方断绝关系。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却偏偏要主观的加在自己孩子身上。同样一条路,不同的人走过,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凭什么就认为孩子一定会受苦?更何况他的错误只有他自己承受过后,才知道如何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父母一心一意挂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爱是他们心上沉重的压力,怕孩子吃苦,就毫无节制的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哪怕自己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怕他犯错就千方百计的为他排除障碍,为他的错误买单;让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对身外之物不管不问。

那样的结果是纵容孩子不断地犯错,不断地要求索取父母的付出,最后导致象牙塔里培养出来的只是低素质的书呆子,又或者是高学历的生活白痴。

然而,这样的爱同时也深深的限制着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令他们不能毫无顾忌的施展抱负,想象力得到压制,没有自己的主见与个性,习惯了被动的听凭父母的安排,习惯了被外部的压力推着前行,而不会主动去寻求改变。

教导孩子知足常乐,让孩子的创造激情在安逸的生活里渐渐消逝。心理素质不高,遇到打击承受不了,只有一味的逃避或者心理崩溃做出傻事。

父母的爱同样需要合理的付出给自己的孩子,我们首先要教孩子做人,一个优秀的人,才是成功的人,不管在哪一个行业,他也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位伟人是从锦衣玉食的生活里培养出来的,只有经历过磨难才会更加的发奋向上,只有经历过困苦才会懂得珍惜感恩。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更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

从他来到人间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生存目标。我们将孩子带到世界上,是要指引他完成自己的人生历练,鼓励他实现自己的追求和信念,而不是一味的安排限制他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爱情,甚至婚姻。

我一直认为一帆风顺的生活对人生是一种损失,没有机会感受体验深刻的爱和痛,就没有深刻的灵魂去思索和追寻。

不要说90后的孩子太自私,不懂感恩;也不要说他们太自我,行事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一切都是父母宠出来的。而渐渐老去的70后,80后们,在父母“爱”的关怀下,放弃了梦想,放弃了深爱的人,放弃了创造的激情。顾虑着亲人的感受,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敢与自己挚爱的人相守,锐利的棱角被时间磨平,冲动的梦想在困难面前退缩。

这样沉重的爱就是捆绑在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身上的绳索,令父母放不下,令孩子摆不脱。说得严重一点,中国的父母的确是在自讨苦吃,自己不能解脱,反令孩子厌恶憎恨。

醒一醒吧,中国可怜又可敬的父母们,拿出一些爱心来爱自己,不要全部压在孩子身上,令双方都不能挣脱。

其实,父母虚荣,说穿了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中国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议论他人的是非。害怕孩子在亲友面前丢脸,不断的限制他的行为,也不问问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而其他的朋友站在亲情之外,更能理解当事人的想法,体会他的感受。

有些时候,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孩子有时会报喜不报忧的欺瞒着父母,当事情实在掩饰不了再告诉他们时,就引发了爆炸性的争执。

许多的人为了父母和下一代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痛苦中,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生活追求丢在了人生路上,寄希望于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顺着他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这样的爱毁了两代人,丢了自己的一生,也限制了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孩子就应该比其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关怀,给予尊重并支持。

父母应该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替他分析问题,考虑周全,尊重他的意愿,做孩子坚强的后盾。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要求限制孩子,不要害怕那些流言蜚语,只要自己没错就应该坚定的往前走。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有优秀完整的人格基础上去达成,只有这样才不会担心孩子做出令人痛悔的事情。放开你的爱,不要让她成为亲人的压力,这样,孩子才能够轻松的飞得更高更远。

➥ 本文由(茶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你是我生命里无息的花开

春露,从指尖滑落,溅出一朵绝美的花,留下一行忧伤的痕迹,梦里!谁在穿行?雨花伞下的并肩,在流年不老的记忆中渐行渐远,独留一抹清冷的时光,笑看花开花落人来人往。 ——题记 我站在时光的彼岸,细数着爱过的感伤,思绪在相聚与分离间盘旋,梦里的缘意境深远,那熟悉的笑脸占据着天亮前的孤单...

有关态度的美文摘抄

我们有了错误,应认真检查,决心改正,不能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态度的美文摘抄,供大家欣赏。 有关态度的美文摘抄:生活是一种态度 我不敢说对于生活,我领悟了多少,但我却清楚,生活给予了我什么。 曾经,看到自已的同辈穿行于各大城市之间,足迹遍步世界各地。他们在事业上风声水起...

叹此生别过,愿来生再续

风吹过屋檐的风铃,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林,斑驳了草地。 岁月静好,只是可惜四月的光阴不属于我。阳光明媚,只可惜漫游的脚步却略显匆忙。爱恨与悲喜,孤独的旅途,总会让我尝到苦涩的味道。 我在夕阳落下的地方凝望,想穿过幽幽暗暗反反复复的时光。那个是真,那个又是假?往事如烟,恍然如梦! 我总是强装坚强...

《哈尔滨》靳以

哈尔滨 靳以 小巴黎 哈尔滨是被许多人称为“小巴黎”的。中国人在心目中都以为上海该算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可是到过了哈尔滨就会觉得这样的话未必十分可信。自然,哈尔滨没有那种美国式的摩天楼,也没有红木铺成的马路;但是,因为住了那么多有钱的人,又是那么一个重要的铁路交叉点,个人间豪华的生活达到更高快地来了...

山水断想

山是高低起伏的音律,时而激越,时而舒缓,优美怡人。城里的人们频频奔向大山,只为了却半生的平庸,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激昂的情调。 山的形貌多姿多彩,深奥莫测承载着神秘感;变化无穷的姿态魅力无限,山具有永恒之迷。 一条隧道直接透视山的内心,避开神秘的外表,把本质看得明明白白;触及灵魂,不留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