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一个老兵

阅览769 作者:李胜荣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5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每当望着静静的挂在墙上的父亲遗像,看见胸前一枚枚似乎还闪着光亮的军功章,像一串串静止的火焰,我就仿佛听见战场上震耳欲聋的炮声、喊杀声以及父亲在战斗中的矫健身影。从拿着枪杆出生入死的战士到地方干部,再到早耕晚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亲的一生,历尽了磨难和艰辛。

父亲留给我的记忆很少,唯一留在记忆里的是照片上的父亲。父亲去世后,我们全家人远在他乡生活,和父亲唯一的联系方式,只有在清明节、寒衣节为父亲烧点纸钱,以此寄托心中遥远的思念。今年6月份,我们姐妹三人从甘肃回到了阔别38年的山西故乡,看望长眠于此的父亲。跪在荒草丛生的父亲墓碑前,止不住泪如雨下。

回首往事,就是翻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在母亲整理箱子时,我再次看到父亲在战争中获得的一枚枚军功章,那里边有着父亲戎马生涯的故事和骄傲。

父亲17岁时被国民党抓壮丁去当了兵。解放太原时,投诚彭德怀将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时,父亲参加了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父亲所在的主力部队受到重大伤亡。部队以为父亲也成了烈士,就在志愿军准备悼念牺牲的英雄时,父亲带着8个伤员归队了。在这次战斗中父亲立了一等功。战后,上甘岭战役前线指挥部奖给每人一枚全国慰问团赠送的人民功臣奖章。电影《上甘岭》里的情景就是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英雄事迹的真实写照。

部队集体转业后,父亲来到了地方工作,期间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艰难,直至去世。

有首歌中唱道: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母亲也一路跟随父亲,受尽了苦难,但在任何艰苦条件下,母亲都没有放弃创造一切条件让我们读书,将我们一个个抚养长大,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材。

这次回老家参观了八路军纪念馆,这里记载着许多革命年代涌现出的叱咤风云的英雄故事,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在战场上那矫健的身影……

➥ 本文由(清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桐花故人

清明时,油桐便开花了。 每到油桐花开的季节,我的思绪就如随风纷飞的油桐花瓣,飘向远方,追忆着逝去的光阴与远行的故人。 那年,和几位好友到山上的桐花林,满山油桐星星点点、交映成雪,染白了晚春的山巅。 循着小径拾级而上,黄昏的风里,油桐花如雨飘落,又似白蝴蝶般翻飞。看着穿梭林间、缓缓落下的油桐花...

如果是因为陌生才相爱,那为什么彼此了解后要

是不是这个城市有多热闹,人的心就会有多寂寞? 是不是在一个地方呆得越久,孤独便会无限蔓延,泛滥成海? 雨后的街道,朦胧了谁的心,又遮住了谁的眼? 从认识你的第一天起,似乎心的跳动已经不再受我的控制;从和你的第一句话开始,我就知道,我沦陷了!成也是你,败也是你;笑也是你,哭还是你。突然,好想你...

《变形木与洋菊花》陈染

变形木与洋菊花 陈染 大概是长时间与人群的隔膜疏离,我变得十分热爱物质,热爱消费,甚至有些“购物癖”。我在云南寻到的第二种稀物就是那些极富个性的变形的脸谱、陶土、木雕、长瓢、鱼板花,这些稀奇古怪的艺术品,我抵达云南的第一天就已成为我的预谋和猎取对象。我选择了合适的一天...

天堂无路

翻开日历细数,这些年的成败得失,有的只是看到一次次的悲伤经历和无数次的跌倒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 爬起来,我以为可以挺起胸脯、迈开大步,甩干脸上的泪珠。 说失败,我认为可以做好应有的孝道、必须的忠诚和双手的责任,做中心点拉紧身边的线。 是麻木?为何面对没有任何言语?是不管不顾?为何心底有说不出的痛楚...

因为喜欢你,所以每次我先低头都没关系

爱情的诟病在于--恋爱时争吵的每件小事都会被无限的放大,愉快的时光却总是被我们忽略。虽然暂时的不成熟会伤害到对方,但从未想要逃避或是放弃。 某天,曾经很要好但工作后却少有联系的朋友找到我,说是想和我聊聊。聊聊,当然好呀,那么些年的死党,虽然后来联系不多,但我们之间并不会因此而觉得尴尬。在聊天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