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多了,文化却没了

阅览1491 作者:姚世雄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569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可能想着我又在瞎胡扯什么,那么就用两分钟来看看,我怎么扯吧。

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量是空前的,每天早上起床开始,打开各种媒体都是文字,每天每个人的阅读文字应该超过一万字,但是我们当代的人们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确实在不断下降,所以我才说,书读多了,文化就没了。

我曾记得,以前学过一个成语叫做“助人为乐”,那时候我还在农村,每天我在路上或者家里我都会去帮家人和路人做一些事情,感觉确实很快乐。后来长大一些,我学了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从那时候开始,我慢慢的想着为自己做事,多为自己着想……

当我们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时候,我们会去注重细节,会做好很多事情,但是当我们看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时候,我们开始慢慢的追求大的格局,忽视了细节,最终慢慢的做的不如开始。

有句话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有句话叫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有句话叫做“虽然黄昏近,夕阳遍山红”……倒地什么是真的?倒地那一句才是事物的本来,其实很多人都不得而知。

十二三岁的时候,我们懂得不多,所以我们回去深思我们所看到的和所了解的,从而不断的深究,从中获利。现在的我们,每天的阅读量迅速提高,浅阅读琳琅满目,各种自媒体更是雨后春笋般起来,每天我们一有时间打开手机就是各种各样的文章,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也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多了,所以接触的观点多了,我们的脑子开始乱了,从而找不到书中真正有用的东西。

如果我们只有机会看到一个观点,我们就会围绕这个观点去思索,去考证,去努力,把一件很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成就一番事业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个的观点和我们印象里的观点相悖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好像每个观点都很有道理,然后自己就开始用哪个可以成为自己错误的理由的观点作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慢慢的,我们的大脑中,没有了正确与错误,只是有了一堆可以说服自己让自己不心虚的借口和理由。

我们文化素质去哪里了?我们的文化水平去哪里了?我们以前会用最优美的词语来修饰和形容一个人或者事情,后来慢慢的发现我们得词汇跟不上了,更多美丽的辞藻我们都未曾见到过,所以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慢慢的转移方向。我们开始告诉自己华丽的辞藻都是伪装,最真实的情感是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的,所以我们变得平平淡淡,在语言中,在文学里,都变得无味。

当我们看了一些成功学之后,自己立刻变成一个超人,随时遇到人就开始告诉他不要平凡,人活着就是为了创造,平平凡凡的一辈子或者没有意思,哪怕别人不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在心里埋怨别人没有追求。后来当自己碰壁了,遇到困难难以前进的时候,坐下来好好想想,一不小心,看到了一个心灵鸡汤,翻开两页看看,顿时发现了人生的真谛,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们怎么啦?我们的学历变高了,我们的阅读变多了,我们的知识点增加了,我们懂的面广了,但是我们的文化真的有了么?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去读多少东西,而是应该去思索多少东西。

当你失败了,不要把平平淡淡才是真当做借口,当自己成了也不要认为那些没有你有钱的人没追求。看了太多的书,不要随处提起大道理,当你自己都不确定的时候,不要把书上的观点拿来教育别人。

书读多了,文化却没了。并不是书的问题,只是这个时代太开放,每个人都有阐述自己观点的自由和空间,所以各种观点多了起来。我们只需要坚持自己一直坚持的观点就好,如果看到了别人提的观点就改变自己,那么每天都有人提出新的观点,我们是否每天都要去改变我们的信仰?

少读一些书,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想要的和能做的。读的书越多,就代表你所见过的观念越多,那个时候你在想单纯的做一些事情,或者按照某个定律去做一些事情,你的顾忌就会更多,更难有所成就。

书读多了,文化却没了,我不是针对所有人,但是针对大部分人。

➥ 本文由(星辰)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别再让我遇见你

看到一个女作家的博客,说从十几岁开始,一直都喜欢1983版《射雕英雄传》中的杨康。喜欢了好多年。那个男人的形象在她的感情世界里堪称完美。而多年后,她在一个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不知从哪里知晓她的秘密,在节目中间,突然安排了她和杨康的扮演者苗侨伟相见……后来,她用四个字形容这次毫无防备的见面。她说,真是...

如果心在等待,到哪里都是流浪

等待,一个辛酸中透着期待的词。 夜半无声时,黑暗蚕食着无眠等待的人们。这些无眠等待的人中是不是有个你?有时是不是觉得等待这个词让你惶恐,但又同样让你充满希望?至今犹记,去年某君在等待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成为惶恐与希望的矛盾体。那等待的过程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 有时我甚至认为等待是上帝的度量尺...

人生无过

人生路上有无数次的抉择,很多时候你都不得不独自直面未来,即使有过的彷徨,有过受伤,只要有希望一切都好。再后来是一种对命运或妥协的无奈,或斗争的不甘,于是我们成了不同的人,拥有了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 人们常说,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命运就会带你找的那个带你起航的人,所以,请不要害怕,不要恐慌...

描写四月的美文

描写四月的美文:四月感怀 四月即没,五月在望。四月者,送严寒而迎东君,历清明而过谷雨。金风和煦,万物复苏。百芳发而幽香逸,春鸟还而鸣声碎。或为风雨,洗大地,涤长空。荡浮尘于万里,净浊世于清新。是日也,雨霁虹现,天朗气清。新绿吐珠,朝露含翠;细柳初裁,桃杏敛羞。或踏青,或骋怀。虽无丝竹之乐...

《六榕寺里一花塔》钟树梁

六榕寺里一花塔 钟树梁 广州市的榕树特别多,这是构成南国风光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山纪念堂和流花公园里榕树蔽天成幕、荫地无隙,尤其令人留连。可是以“六榕”命名的“六榕寺”里却没有一棵榕树。 六榕寺在朝阳北路西面,距我的住地不远,可以望见寺内塔尖。我走到寺门前小立。门额两字“六榕”,端厚而有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