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收获一缕心香

阅览3109 作者:花散里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738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在布谷鸟的鸣叫中我睁开忪醒的睡眼,起身走出房门。

晨光熹微,窗台上的那盘水仙已开出了一瓣心香,远看那洁白的花朵有如闪闪的微光,种在泥土里的兰花草也不甘示弱,昨天还是几个花骨朵,今天已经完全把它粉红色的花瓣舒展开来,上面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摇摇欲坠,真是让人怜惜。还有那茑萝早已点亮了满天的红色繁星,因为它五角形的花瓣所以俗称“星星花”,配上那白色的花蕊,让我联想到星星点灯这个词。

在夏天的空气里夹杂着一丝姜华的香味,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寻找它,以便可以蹲下身来近距离地去好好观察,如此芬芳的花儿仿若由数只纯白的蝴蝶簇拥而成,是的它和蝴蝶长得太像了,尤其是那触角,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了。可惜姜花的寿命只有一天,绚烂却短暂,正如它的花语:将记忆永远留在夏天里。

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门前池塘的荷花还开着,只是颜色已没有夏季的那般鲜艳和多色,入秋的荷花以白色为主,花瓣尖儿上还点缀着深浅不一的红色,给人以一种很圣洁的感觉。这时的荷叶已是残荷,只有少数荷叶依然碧绿且完好的,倘若在下雨天去赏这一池荷花,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诗人李商隐就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最有意思也最让我欣赏的是那颗杨树,它既不笔直也不挺拔,相反这是一颗弯曲的树,因为它的树干和柳树的枝干一样斜斜的弯着,像两条并排在一起的弧线,正所谓“杨柳依依”,或许是在柳树快倒下的时候身边的这棵同根生的杨树拉了它一把,就长成现在的样子了,那么我们就暂且杨树的行为理解为它对柳树的爱吧,它们让我看到了在爱情中必须付出才有回报的真实。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它们,希望时光不要摧毁它们,在多年后,还可以看见它们“杨柳依依”一如往昔。

不一会儿,阳光强烈起来了,有些刺眼,我拍落沾在衣服上的露珠,呼吸着乡村独有的泥土气息,清新和甜美溢满心间。

➥ 本文由(绮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彼此的远方

风起了 唤醒了沉眠的树叶 飞向遥远的天际 去看山,看水,看更美的天 不知须臾几何 亦不知江山几许 终是,四散天涯各为家 只是时光太匆匆 来不及向故乡 致一声问候 绘一眼容颜 夜深了 星辰犹未眠 过往的点滴涌上心海 激起来涟漪一层又一层 陌上花又开了 初阳裹挟着家的味道 洒向远方 梦醒了...

恋人,为何此时又要想起你

唉,恋人,为什么此时又要思念你? 我是这样的想你,想你那帅气的模样, 那曾经青春盛开的年华,激情的我们, 紫罗兰盛开的时候,在芙蓉树下, 我们相拥着彼此不分离,是那样的安详, 芙蓉花,请你不要凋零,不要, 喜欢你的粉色,喜欢你的大气, 爱是,那芙蓉花的粉色,那是美好的想象, 我们的情,是那样的深...

培根随笔美文摘抄

《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回眸,你的微笑倾城

说再见,以为还有无数个明天可以再见,一别经年,竟成为永远的告别。 ——题记 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些走过的路途、到过的远方,都将成为记忆。我记得的昨天和你记忆中的昨天再也没有重叠的可能。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陷入深思之中。 那一年的那一天,为纪念你写下的文字,被保存在从未打开过的文件夹中,某一天,想看时...

分手后,你不知道的事

1.没有人会喜欢孤独,只是比起失望,随欲,以及冷热交替后的纵横来说,孤独会让人更踏实,一个人走走停停,冷暖自知,自始自终,自给自足,你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就像不知道什么在等待着自己。 2.直到你我的缘分结束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爱过你,只知道那时候为你流过的眼泪是真的,心酸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