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文化与代际关系

阅览811 作者:林崇雄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259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生命的美好在于多彩多姿,美好的人生应包含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敬老文化光艳耀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重孝道、讲礼仪成为人伦道德的基础。 美好的感情,先进的文化是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渗透力和凝聚力的。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敬老文化中,统治者对敬老文化的重视,意义十分重大,起到了引导、催化、促进,更上一层楼的作用。相传舜的父亲、继母和异母弟弟多次想害他,他脱险后并不嫉恨,仍恭顺父母、慈爱弟弟。他的孝感动了帝尧,后来让他做了接班人。汉文帝的母亲病卧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陪侍,还亲尝汤药后才让母亲服下。康熙皇帝六十寿辰时,在畅春园设 千叟宴 ,欢宴六十五岁以上的男女老人一千多人。席间言: 古来以养老尊贤为先,使人知孝知悌,则风俗厚矣。 称百岁老人为 人瑞 ,给予特别奖赏。宴会前后还令各州县用车马迎送。统治者的倡导和以身作则,当然在民间引起更大的反响。于是出现了 百里负米 、 芦衣顺母 、 卧冰求鲤 等等感人至深的孝敬故事。有些朝代还把 孝 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称之为 举孝廉 。这些举措当然会让民众更自觉、更努力地去孝敬老人,使孝亲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 尊老敬老是一种思想意识,指导着养老的实际行动。有了这种思想意识,才可能自觉地做好养老这件事。我们村里有一人,刚退休不久,身体健壮。因家里有一对九十多岁的老人,他放弃了再赚钱的好工作,杜绝了到远处去旅游的理念,一心一意在家侍奉双亲。每天都去买老人喜欢的可口的新鲜的菜,为老人擦身、洗脚等。为让老人生活得舒适,他还特意在离医院和菜场都很近的地方,尽其所能买了新房,并说要让老人好好地享受享受现代生活,要让他们的人生少一份遗憾,多一份美好。真是一个值得称道和学习的好孝子。当然各人的能力不同、情况不同,但只要有这种思想意识并尽心尽力去做,就是一个孝子,一个好公民。 尊老敬老是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尊重。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使今天的我们快乐地享受着。我们的父母的血液里凝聚着祖先的智慧,传承着祖先的精神,同样用他们的青春、热血、智慧,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今天,努力地拼搏过、奋斗过,做出了贡献。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发展、蒸蒸日上的生活,我们怎能不怀感恩之心、报答之心呢? 尊老敬老是对生命的敬畏、生命的礼赞。生命的孕育、成长、衰老、消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正因为生命有消亡,才使生命显得更可贵,正因为生命要消亡,我们更应该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周国平说: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当我们面对着一个白发苍苍的垂垂老者,或许我们更能感受到人生的真义,感悟到 人间重晚晴 的重要。生命是个个体,生命也是个共同体,需要彼此依存,彼此关爱。当我们用一颗生命的敬畏之心、用一腔生命的孝敬之情去温暖另一颗生命时,生活一定会温馨得充满阳光;当我们用一颗生命的敬畏之心、用一腔生命的孝敬之情去抚慰另一个生命时,更是对生命的庄严洗礼,对生命的崇高礼赞。

➥ 本文由(墨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婚姻是一种缘分,一种无言的默契

和妻相识于一九八七年的寒冬。那一年,我还是个又穷又酸的中师生! 岳父和我算是同乡,他是个老兵,抗美援朝后追随王震将军的部队去了东北,一呆就是三十多年,那段艰苦、沧桑的日子让岳父放弃了回乡的奢望。直到退休后,他才再一次想起自己阔别多年的故乡和遗留在故乡的亲情。 带着几十年魂牵梦绕的思念...

对不起,我不等你了

我们在一起五年,也一起生活了五年,生活平平淡淡,除了柴米油盐就是工作挣钱,没有情人节的玫瑰花,没有纪念日的小惊喜,我有时候也在想,你想给我什么样的幸福?或者是你以为的更好的幸福是什么? 你告诉我说,我们不着急结婚,你告诉我说,你还有梦想,你告诉我说,你事业还没有成功,你告诉我说,你想给我更好的生活...

《庐山面目》丰子恺

庐山面目 丰子恺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时,犹有六朝僧。”(钱起)这位唐朝诗人我们“不可登”,我们没有听他的话,况在两小时内乘汽车登上了匡庐。这两小时内气候由盛夏迅速进入了深秋。上汽车的时候九十五度,在汽车中先藏扇子,后添衣服,下汽车的时候不过七十几度...

《山湖草原》李若冰

山湖草原 李若冰 夜幕里,西宁仍然酣睡着。 这正是黎明前的时刻,天特别黑暗,我和旅伴们互相呼应着,黑摸摸地攀上了卡车,出发了。 可爱的司机,他把车打得特别亮,虽然,车里是黑糊糊的,可量,我们有着这一道明亮的灯光,心里就觉得舒畅多了。 车灯划出了一条银色的道路。我们看得见前进的方向?听得见白杨的细语声...

我在人潮人往的终点等着你

孤单、遇见、离开、等待,是这个故事的基因密码。一首歌里唱:“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时光回溯两人都是孤单的,而懂得品味孤单的人,身上会有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就如文中的烟花。孤单久了,就渴望遇见。谁说朋友不会分开,多年以后,泛黄的照片上的人,你还识得几个成长是一次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