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浅紫,一双亮红

阅览820 作者:旧知己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0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那是他们一起的流年,那个流年中有着他们为之心跳神往的爱情。

——题记

3年前的冬天,她在哪里呢?她应该是和一个人在一起,吃着一样的东西,睡着一张床,用着同一款多芬的香皂,他们从那个时候,便一起拥有着很多共同的东西,行走在同一天蓝天下,呼吸着同一方的空气……

她有一双齐脚踝的短靴子,浅浅的紫色撒着一些银色的小碎花,是那一年很时尚的款式,是她和他一起买的,第一眼看到它,她就那么贴心的喜欢,虽然靴子不贵,才不到100元。

可是,她却觉得很是欢心,穿上这双靴子,在镜子面前来回的欣赏,愉悦的心情只有她自己知道。虽然那双鞋有些夹脚,不太适合她,可是她不管,她太喜欢它了,穿上去,她就不愿再脱下,她认定了它就是她的,只属于她一个人。

从商店里出来,她把它紧紧地抱在怀里,心中不停地告诫自己,它是她的。那个冬天,因为有了它,她在他的面前,尽显淑女的恬静和美女的性感。

她穿着它,和他一起去公园,摆出各种pose,让他为她拍照;她穿着它,去街边和他一起吃大排档,虽然那里人很多很杂乱,但是她很小心地踱着步子,尽心地呵护着它,生怕被人踩着,被盘子中的油滴在上面,那小心翼翼的姿态,在他的眼里有些夸张,她也第一次感到穿这双靴子的别扭。

这样的一双不合时宜的靴子,大概只属于恋爱的季节。那个冬天过后,它就安静地待在了她的鞋柜。每一年的冬季,她最多拿出来,欣赏一番,但是却没有穿上的勇气,短短的3个冬天之后,再看它时,依然没有了当初的灵动。

最近的一部热播剧,她一下子就看到了剧中两个女子脚上的靴子,那一款和自己一模一样的靴子,一样的齐脚踝,一样的……只是两个女子一双是和她一样的浅紫,一双却是亮红,两双靴子,很是符合剧中两位人物的性格,也符合她们面对自己爱情时不同的态度。

从沙发上跳起来,去鞋柜里翻出了那双尘封的靴子,摆在面前。这双靴子已经被她冷落了很久了,自从他离开后,她就一直在逃离穿靴子的女人,她把自己留了多年的长发剪短,开始穿牛仔裤,旅游鞋,开始学会爽朗的大笑……

她记得,3年前,她的一款手机坏了,一直也没有修好,手机上的时间一直定格在那一年的某一天某一分某一秒。她从那一年,眼睛见风会流泪,平常的时间,倒无大碍。那一年,窗台的那盆吊兰竟然奇迹般的复活了。那一年,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博客,她为博客取纳兰容若的眼泪。还有,那双她一直收藏在鞋柜的靴子,那闪耀着银色碎花的靴子。

那是他们一起的流年,那个流年中有着他们为之心跳神往的爱情。

➥ 本文由(古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家”“国”安邦

“家”,一个熟悉的字眼。我们从小到大也一直深情的爱着这个家。那夜深人静心平气和时,我们是否又可曾认真仔细的端详过思索过?那就是这个家,我们这个大“家”,又到底该拿什么来爱?用什么来保护呢?难道仅只是口头上反反复复的一次又一次去说爱“家”而已吗? 在外打工的朋友,到了春节,那最想回的,一定是自己的老家...

关于朋友

有人说,朋友缘分是一本书,读得不经意往往错过,读得认真时会流泪。在我看来,因为是不经意地错过了,所以觉得是美好的善缘,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分,而遇到和拥有的缘,因为认真经历过,所以也有两种结果,有缘有分或者有缘无分。 友,为友好缘分之人,可以是一般朋友,也可以是良师,是很亲密的忘年之人。但友人...

哪些文章和书值得反复阅读?

一个人反复读哪些书,比曾经读过什么书,似乎更容易识别阅读趣味。 二十年前买书,已经确定一条原则:一本书不值得看第二遍,就不要买。以反复阅读的次数排序,下面这些作者或书本是重读频率最高的。 一,金克木先生的杂文。 我一直认为,金先生是上世纪中国学者中最被低估的一位,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大众认知...

歌咏荷花

7月11号,三下乡的第八天,在今天晚上,我们满天星实践队决定举办一场文艺晚会。于是,下午时分我们就开始准备各项工作。 老天爷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懂人情,才开始准备没多久,它就开始乌云密布,大雨哗啦啦的自天而降。看着那无情的大雨,我们心中难免有些抑郁,为晚会感到担心。然而...

我们都有过的美好

有种美好,我们都拥有过,有种美好,我们都失去过,但是有种美好,我们却一辈子都没有让它从人生中消失过。你们,我们,他们,没事多听听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你会发现:在许多时候,我们会以自己的思维去阻止着我们身边的人去做我们曾经一直坚持过的事情,但是回头想想,年轻的时候谁没有为一种东西而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