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周榜

🥇 总热度

你怎么总不听话

阅览193 作者:卯露鹤翔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641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你怎么总不听话”?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会联想到的一定是老人在教育孩子,可这里要告诉你的是:这是一对相濡以沫的银发老人,在聊城光明医院发生的故事。

在聊城光明医院心内科的病房里,有一位老奶奶蜷缩在病床上,鼻孔吸着氧气,胳膊上面挂着吊瓶,面黄肌瘦,目光呆滞。

老奶奶早就是光明医院的老病号了,三十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压和糖尿病,每年都会跟医院打几次交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其它疾病的增加,最近几年已经常驻在了医院,成为了小护士们口中的明星奶奶。

老奶奶已经年过八旬,膝下有俩儿俩女。孩子们都非常孝顺,可惜不是在同城生活,只好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来探视和陪伴她。

一直陪伴在老奶奶身边的是她的老伴,俩人风雨同舟的度过了近六十年。如今老爷爷也已经步履蹒跚,耳朵失聪,患有头晕的病症。

“你怎么总不听话”?白天听老爷爷说过这句话。那是老奶奶不想吸氧的时候,老奶奶的思维混乱,哪里能听的进去?

老奶奶不仅不买账,嘴里还大声的跟老爷爷嚷嚷。老爷爷的耳朵听不清楚说的什么,就一直苦口婆心的进行安慰和劝说。

听老奶奶的孩子们说,老爷爷是黑龙江海伦人,老奶奶是吉林九台人,俩人都是铁路员工,为国家的铁路建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老爷爷是从太原铁路局离休的老干部,四个子女有三个生活在北京,都想让他去京城安度晚年,可是他和老奶奶却选择了山东,来到了大儿子的身边。

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老爷爷的子女个个都很孝顺。大儿子一家每天都会过来探视,小儿子现在移居海外,也专程回国来照顾老母亲,一对女儿更是经常从北京过来,给老母亲做做饭、洗洗衣服。

按说老爷爷在家里听个音讯就可以了,可是老爷爷每天晚上都执着的陪护在老奶奶身旁,那份细心,那份体贴,那份无怨无悔,着实地令人感动。

老爷爷下午五点多过来的,来了之后就让女儿们回家休息。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对孩子们不放心,怕她们在这里添乱;一个是结发夫妻的情义,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老奶奶的一言一行,老爷爷都会读懂。

害怕房间里干燥,老爷爷拿着拖布在擦地,老奶奶在病床上又喊了起来。老爷爷停下了手里的活儿,问老奶奶想干什么?老奶奶言语不清,老爷爷耳朵发背,可想而知这番交流是多么的艰难。

“你怎么总不听话”?老爷爷明白了老奶奶的意思之后,嘴里面又冒出来了这句话。原来是老奶奶要朝右侧翻身,可是医生早已经叮嘱了,不能让老奶奶朝右侧侧卧,因为老奶奶罹患肺癌已经一年多了。

老爷爷俯首帖耳地耐心劝说着,老奶奶好像是故意地欺负他,因为在孩子们面前,老奶奶不会这么大声的喊叫。老爷爷并不考虑那么多,一双布满褶皱的大手,轻轻地给老奶奶做着按摩。

照顾老奶奶吃过了晚餐,老爷爷在一旁做起了养生保健操。干梳头、干洗脸、搓耳廓、揉腰眼,一招一式,认认真真。由此可见老爷爷在位时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简单地与老爷爷聊了一会儿,才明白了老爷爷的良苦用心。他早就知道了老奶奶患上的是肺癌,可是到了这个年龄,既不能做手术,又不能做放化疗,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

“你怎么总不听话”?半夜醒来,又听到了老爷爷的这句话。原来是老奶奶又把输氧管扯了下来。

老爷爷这一晚上就没有很好地休息,既要照顾她喝水吃药,又要照顾她起床大小便。只要听到老奶奶的动静,就会起来看看。不要说是一个老人,就是年轻人陪护一夜都会疲惫不堪,足可以看到老爷爷和老奶奶之间的那份真情。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话用来形容老爷爷和老奶奶是最贴切不过了。一个卧榻病床,不知生存多久,一个在旁陪伴,一直不离不弃,这才是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的典范。

“你怎么总不听话”?这句话不知道老爷爷说过了多少遍,也不知道老爷爷还要再说多少遍?每当老奶奶听到了这句话,会不会感觉到一种温馨和幸福呢?

原来有句话,自己一直不明白,那就是“为你而生”。如果老奶奶驾鹤西去,老爷爷会受得了这份刺激吗?会适应这种阴阳两分离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句歌词,难道这仅仅是句歌词吗?

这样的一对恩恩爱爱的老夫妻,非常地令人羡慕,令人敬佩!

➥ 本文由(墨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朋友

大兴生性豪爽,慷慨大方,身边聚集了不少兄弟朋友。李总是把兄弟,张董是铁哥们,前天在一起拼酒的赵老板是好朋友,那真是五湖四海皆兄弟。 人背了喝凉水都塞牙。本来挺红火的厂子说垮就要垮了,大兴想搏一搏,没准能起死回生。为了筹资,他先是找银行贷款,后又找朋友们借钱。平时在一起吃饭呀玩牌的,花个万儿八千...

偏方密笈

有位和尚给当今人开出了一个健康密笈。 这和尚孤居在山高林密的清泉寺。这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寺庙左边的-泓清泉更是清澈见底,甘甜润喉,到了三伏盛夏泉水冰凉刺骨,若是三九严寒此泉整日热气腾腾,象是有人用柴火在泉水底下烤一样,山下许多村民砍山路过不任寒暑都会自动停下在此歇息...

巧送钥匙

小王家住顶楼,他上上下下时常发现,楼道里有的人家把防盗门钥匙忘在了门外…… 一天早晨,小王去上班。突然发现,301室的一串钥匙挂在门上。他便轻轻地敲了一下房门,可里面没有回应;再使劲地敲,仍然没有回应。他确信这家的人已经上班走了。心想:“这事可咋办呢?唉,‘远亲不如近邻’啊!万一让小偷钻了空子...

兜了一个圈

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还会在一起,有点惊讶,有点害怕,有点沮丧,也有点小幸福。 记得你刚转来我们班的时候,我们没有说过话,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家住那里,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直到后来,从同学那里听说你和我家住的特别的近,当时我就懵了,如果我们家离得很近,那我怎么会没有见过你呢?而且从来都没有。 慢慢的...

小心,旁边有小偷

初夏的清晨,小伟同其它上早班的人一样,早早来到对面的站台等车。 一会,小巴士车来了,小伟一个箭步跳上了车,环视了一下车厢,车上的人并不多。车厢的前排坐着几个,小伟选择车门就近的座位坐了下来,旁边坐着一个三十多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一件咖啡色的夹克披在胸前,眼睛直直地盯着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