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周榜

🥈 小说月榜

🥇 总热度

墨烬

阅览1945 作者:叴古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14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桃花开了几轮,谢了几轮;落下的字干了重临,临了又干。

过了多少年,我却仍旧,忘不了你。

他初识她的那年,他还只是个小小的十四岁皇子。

天下因水患泛滥而怨声载道,派出治水的三位大臣都有去无回,他的父皇,为此焦头烂额。

终是在那年立夏,他的父皇,携了他步行上了乌庭山。

他们皇家儿女都是知道乌庭山上住著名先生的。也听说过,这先生谋略无双,多智若妖。早些年在外游历时,与父皇遇见,志趣相投,便在朝中挂了国师一职。平日里从不出山,有了大事,父皇才会独自上山寻他。

不过这次,却是例外的多带了他一人。

一直到他们走近了于山顶上坐落的那个孤零零的院落,都没人出来迎接。他有些沉不住气,便想去叫人出来。还没动身便被父皇拦住了,“来了便安安稳稳的给我待着。沉住气。”

他只得慢慢的和父皇一同走过去。

还没走进这院子,就听见了院内清脆的女声,他的父皇闻声便停在了院门旁,没推门。

“若要治水,必要浚河、修圩、置闸!”他看不到院中的情景,但却能想的到那个女子的淡定自若和举重若轻。他听着,不时回眸看父皇,只见父皇眼里盛满了笑意。

“……蓄与泄、挡与排、水与田,唯妥善解决这六者,天下,安能兴定!”不知过了多久,院内的少女话音铿锵,显然是结束了发言。

而他的父皇便推开了院门,笑看着院中的两人,拊掌应和,“妙,说得妙!”

他站在父皇身后,却看人看得呆了。

院中立着的少女亭亭而立,听见声音便回过头。一双鹿眼迷迷瞪瞪的望着他们,一张小巧的脸被日光找的发白,一席素衣,不卑不亢。

他想,这就是了。他,就这般轻易地,失了心。

自那日父皇与她师傅促膝而谈后,她便被父皇带下了山,以三年为期。

他自是高兴的。

那三年里,她将水患治理的极好。以他幕僚的身份,将这朝廷透析的清清楚楚。以太师的身份,教他为君之道,经纶世务。尽管,她比他小。但,与她比才智,他自愧,弗如。

只,三年终究有期。他们,一个仍留在朝中为江山,一个上山做她的逍遥子。

分别那天,她写了副字予他。

“墨烬桃夭,吾终归依。”

当我写给你的话成了灰,当桃花开的盛了,我便归来了。

他如何舍得让她的字画成灰?只终日提笔将那副字运笔重临。

他在朝中手段残酷冷血,在房中每临一字眉中总带笑意。

他不折手段,却心中总有柔软一角——给过她,也只会给她。

而她,总在山上,对着星星,对着月亮,一点点勾勒他的模样。

想起他,总是带笑。

草长莺飞的四月天里,桃花开得极盛。

她也再次下了山。这次,是国家兴亡。

他的父皇,在春分之时,猝然而薨。

他在悲痛欲绝间,从太子变为了天子,从杏黄变为了明黄,从四龙纹变为九龙纹。

而邻国秦趁势大举进攻。

天下,瞬间风雨渺茫。

他刚登基,招架不得,京都还需他主持大局。这得,派她披挂出征。

他记得,她离开的那日。身着戎装,发丝尽绾,身后负着把银剑,回头对他笑,唇语,“桃夭墨烬,柒染天下。”

“等我,归。”

➥ 本文由(古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在一起不涉及爱情

他比她,足足大了十岁。 他和她是在朋友的一个婚礼上认识的,她是伴娘,结婚的男主角是他的好哥们。她在婚礼上的蹁跹起舞,吸引了他目光。 毫无疑问,刚开初接触,他对她是有想法,他想追求她。作为大龄剩男,个人问题逐步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他希冀尽快解决个人的问题,可如何找一个合适的人一直成为问题。顾左右而看她...

一个人的再见

他说有的人就像是一只流浪猫,东一顿西一顿常常饿着肚子还不受人待见。但它自己仍旧昂着头步履轻盈,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它看似百无聊赖的慵懒中有那么一丝沧桑。 第一次见到夏子汐,他坐在咖啡厅采光最好的位置,我给他端上一杯刚刚磨好的摩卡,却忽的听见他一个人喃喃自语道“我叫夏子汐啊,夏子汐啊。...

中心户长“破案”记

团堡大坝村退休干部名叫“初光”,已经八十多岁了,还精神矍铄,身体健壮。慈眉善目,对人和善,因此德高望重。2000年被选为中心户长,管理院子附近18家人家的事情。由于办事公道,人们很是信任,加上做事有办法,合道理,一当就是十多年。人家无论出了什么事儿,谁也不去找组长和村长,都去找初光户长。有了矛盾...

拼命爱过

走过曲折的十八里庄,走过泥泞的马欣寨,走过坑洼的石小楼,走过十里一霸的丛林王,走过心痛无比的肖晓故地,赤着脚丫在初冬的麦地里从下午四点踏青踏到晚上八点,借着手机的微光顺着河道找了整整两个小时终于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小桥上找到了那辆新买的起亚,在车里开着暖气熬过了一夜,第二天一个喷嚏把我打醒...

修车老头和他的狗

在乡村通往城市的一条十字路口的左边,不知啥时候多了一个临时搭建的低矮棚子。这条路口虽说没有乡镇的繁华热闹,却也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这个十字路口连接附近的好几个村庄,而且每个村里的小学生去镇上上学都要经过这个路口。一开始,这个路口是非常冷清的,后来路口的西侧就多了加油站,不但来往各处的车辆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