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故事

阅览2691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734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故事

【解释】: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成语故事】:

“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则成语的原话是:“无过雷池一步”,意思是要温峤坐镇防地,别越过雷池到京城去。后用“不敢越雷池一步”来表示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和范围。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晋明帝皇后的哥哥庾亮,在晋成帝即位后担任中书令,掌执朝政。当时西部边境很不安宁,庾亮推荐大臣温峤到江州任刺吏。

不久,庾亮接到一个报告: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庾亮没有马上采取果断行动,而是想骗苏峻到都城建康来做大司马。大臣们认为这个方法不妥,温峤也写信劝阻,但庾亮不听。

苏峻接到朝廷的通知后,敏感地觉察到朝廷已对自已生疑,于是索性发兵进攻都城。温峤得到这个消息,一方面请求庾亮允许他率兵从小路进入建康保卫京都,一方面号召将士们作好各种准备。

不料,庾亮对苏峻的反叛力量估计不足,认为温峤那里的防务非常重要,不希望他率兵来护卫都城。他写信给温峤说:“我对西境敌人的担心,超过了对历阳叛兵的担心,你必须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一步。”

雷池,在今安徽省望江县东南。它是雷水自今湖北省黄梅县流到安徽省望江县东南积水而成的一个池。庾亮的意思是不要越过雷池到京都来。

由于庾亮低估了苏峻反叛的力量,温峤在江州按兵不动,结果苏峻进攻建康时没有受到大军阻挡。尽管瘐亮率军迎战,建康还是陷入了苏峻之手。

庾亮赶紧去投奔温峤。温峤并不责怪他,而是请他守卫白石营垒,自己加紧操练水军,准备歼灭叛军。

苏峻的一万士兵很快抵达白石,与仅有二千人马的庾亮展开血战。庾亮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击退了叛军。后来,庾亮、温峤等人终于杀掉苏峻,平定了叛乱。

➥ 本文由(文心)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勇敢的父亲

十年前的某一天,我从瑞丽乘车前往西双版纳。这种滇南最常见的长途车,途中常常会搭载那些在半路招手的山民,因此开开停停,颇能磨炼人的耐性。好在旅行中的人大都没有什么急事儿,正好悠悠地随车看风景。 将近黄昏的时候,途中上来一位黑瘦的农民,两手牵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虽然父子三人的衣服上都打着补丁...

感谢羞辱

格林尼亚生于法国西北的瑟堡,父亲是一家造船厂的老板,整天忙于发财,对子女溺爱有余,管教不足。格林尼亚从小游手好闲,整天浪迹街头,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公子哥。由于长相英俊,花钱出手大方,格林尼亚在情场上春风得意,总能讨得异性的欢心,把一个个漂亮的姑娘吸引到身边。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

旅 屠

第一章 进山 第一节 有鬼? 这几座在风和日丽下清秀而优美的大山,到了夜间便显出狰狞,天地无光,狂风呼啸着山间的树林,顿时吹响一阵阵刺耳穿心之音,凄婉无比,人们称这几座大山为“屠命山”。 屠命山早些时候其实是有人居住的,后因战乱侵过,在此居住的上千村民尽数毙命,尸横遍野,腐烂时臭气熏天...

办事有点难

最近,有件不大不小的事儿把我烦透了,本来这事儿完全符合政策规定,但是那个职能部门偏偏拖着不给办。有同事提醒我说:“赶紧想想办法,疏通一下吧。” 我想想也是,如今办事确实不能太书呆子气。于是我开始搜索记忆,忽然想起同学大力,我听说他有位表哥在一个什么局当科长,兴许能帮上忙。 晚上...

底层羔羊

这里就要拆迁了,黄强可以因此大赚一笔。黄强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没有钱,没有体面的工作,没有很好的社会地位。 黄强到了三十岁,还是孤单一个人。因为没有钱,没有女人愿意跟他在一起。好在他是在乡下,有农村户口,所以才有拆迁的机会。 眼看着自己的家乡就要拆迁了,一大笔钱就要到自己的手上,黄强特别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