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我在听

阅览1991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412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午夜的电话铃声似乎总比白天更刺耳、也更急促。被惊醒的我从床上一个激灵坐起来。电子钟上红色的“12∶00”在黑暗中显得尤为诡异。我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各种可怕的猜测涌进脑海:急病?意外?暴力?

我一边推醒丈夫,一边心惊胆战地拿起话筒:“喂?”

“妈妈……”听筒里的声音细若游丝,几乎被电波的杂音淹没。但“妈妈”这个词对一个母亲来说和其他单词都不同,即使再微弱,再模糊也能穿越时空,像冲锋号一般盖过世间万籁。

电话里的声音年轻、无助、带着哭腔。我紧紧抓住丈夫的手,眼前浮现出女儿玛莎楚楚可怜的小脸!“妈妈,我知道现在很晚了,……但是,求您先别问问题,请让我把话说完。是的,我喝了很多酒,我知道我不应该开车,但……我刚才撞到桥栏杆上,差点儿翻车……”

我倒吸一口气,头痛欲裂。疲劳、紧张、恐惧令我无法清醒地思考。我是在做噩梦吗?不,闹钟的指示灯、冰冷的听筒、断断续续的抽泣,都在告诉我这一切是真实的。丈夫也醒了,我示意他凑到听筒这边,我们有很多问题要问,有很多话要说,但目前最明智的选择是屏息倾听。

“车停住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如果明天早上警察到咱们家去告诉您,我出车祸死了,您和爸爸会有多伤心……我想回家。我现在知道离家出走是多么不负责任。昨天一天,您和爸爸肯定担心死了……”话筒里传来内疚的哭声,一下下敲进我和丈夫的心里。睡意渐渐消散,我轻声说:“我们不……”

“我还有事要告诉您。”她急急地打断我,大声恳求道,“妈妈,请听我说完。平时您总是告诉我应该如何如何,但您从来不问我的感受如何。出了问题,您每次都有正确答案。但有时候,我需要的不光是答案,我还需要有人来听听我的解答,即使它是错误的。”

我看着床头柜上玛莎的周岁照,温柔地说:“我在听。”

“妈妈,我不光撞坏了爸爸的新车,我还偷偷卖掉了您的红宝石项链,就是外婆留给您的那条……我很后悔……您一定很生气。请不要挂电话,我需要您,别走,妈妈,我想回家……”她的话被痛哭声代替。

“我在这儿,一辈子都在这儿。”我发现脸颊上一片湿润,难道电波把她的泪水也传过来了?“你在哪儿?我们去接你。”

“附近有很多出租车,我可以拦一辆出租车回家。”她的声音镇定了许多,“车来了。妈妈,我这就回家。”

“好孩子,我们等你。”我说。

“谢谢您,妈妈!”电话“咔嗒”一声挂断了。

我放下听筒,和丈夫并肩走向女儿玛莎的房间。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着走,默默地品味着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心中几分沉重,几分惶恐,而更多的是希望。我小声说:“我们要学会倾听。”丈夫搂住我:“我们得抓紧啊!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轻轻推开女儿的房门,我们沐浴在温暖的光晕中。玛莎怕黑,我们为她安了一盏淡粉色的朦胧灯。此刻,她正在梦世界里遨游,小脸在灯光下越发显得晶莹剔透。

“那个女孩儿会不会不知道她打错了电话?”丈夫问我,他的眼睛并没有离开3岁的玛莎。仿佛一转眼,她就会长大成人。但任何人都不能永远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成长的路途布满荆棘,有岔道,有陷阱。能走多远,全凭女儿的本事,我们能借给她的只有坚实的臂膀和4只聆听的耳朵。我的眼前又模糊了。

“妈妈、爸爸,你们在干什么?”玛莎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迷迷糊糊地问。

“爸爸妈妈在练习。”我走过去,抱起女儿。

“练习什么?”玛莎好奇地望着我们,柔软的身体热乎乎地蜷在我怀里。真难以想象,十几年后她会跟我一样高,会遇到各种烦恼和诱惑,或许有一天她也会在黑夜中迷路。

“练习倾听。”我和丈夫异口同声地回答。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梦断碧落,最终是落寞

茫茫红尘中,有种爱,还未开始,便已结束。不是不爱,而是真爱,彼此保留了原有爱的温度,让自己活在永恒的回忆当中。是上天在捉弄还是命中注定,无从知晓。一枕残梦,天涯碎殇,最终留下一个人独自落寞。 --------前言 【壹】 夕阳西下,余辉满天,透着一层忧伤的气息。 宁静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找回朋友

一个朋友,五六年没见,彻底失去联系。有时候,我会想起他,在百度上搜他的名字,无奈名字太普通,如潮信息中,我总分辨不出哪条是他的。 一日,我收到一封邮件,他发来的。说来传奇,他偶然看到一篇我写的文章,其中一个细节只有我俩知道,于是,他认定那个笔名后藏着一位故人,他再搜那笔名,找到我的邮箱。然后...

一个医学博士的良心选择

托德库伯曼是波士顿大学药学院的一位硕博连读生。在读博期间,库伯曼要经常去一些药物技术转换所实习。在这里,他见证了许多医药新技术转化实际药品投入到市场上销售的实践经过。这种实践让他感觉到药物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有些像厨师按照食谱做菜,其中存在着诸多如菜未洗净就下锅等食客不知道的不合格现象和潜在危害。...

感谢羞辱

格林尼亚生于法国西北的瑟堡,父亲是一家造船厂的老板,整天忙于发财,对子女溺爱有余,管教不足。格林尼亚从小游手好闲,整天浪迹街头,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公子哥。由于长相英俊,花钱出手大方,格林尼亚在情场上春风得意,总能讨得异性的欢心,把一个个漂亮的姑娘吸引到身边。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

格林童话:水晶棺材

谁能断言穷裁缝不能干一番惊天泣地的伟业,并赢得荣誉?其实也无需别的,只要他走对地方,但最重要的是他要有这个福份。曾经就有这么个小裁缝,他既举止文雅,又心灵手巧,一次他出去旅行,来到一片大森林,由于不知方向,迷了路,这时天又黑了,他孤独万分,又无别的法子,当务之急是找张床来睡。说不定能在苔藓上找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