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周榜

🥈 故事月榜

希望你不要忘记

阅览354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93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秋天,一个承载希望与丰收的季节,却给人哀怨的味道,难道就是因为,这样的完美的深秋惹人嫉妒?——上苍似乎公平地给与这个秋天悲凉的颜色和味道——飘飘的枯败落叶被人还无怜惜地踩在脚下,人们总是忘了,落叶曾经所给予果实的滋润。

希望你不要忘记。。。。。

“这样的秋天带着些许凉意,却总能给予人们清醒的通体舒畅”。她,一个人走在空旷的大马路上,想为自己找一些悲凉的理由,却发现,一切,似乎是那么的自然而合理。一切以它再自然不过的方式演变,对,一切都在变。

儿子1岁那年,她,一个年轻漂亮的少妇,第一次有了母性特有的温柔,总想着,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给予儿子保护,让他远离喧嚣,远离烦扰,无忧长大。

儿子5岁那年,她,依旧是个漂亮的母亲,每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要多看几眼,比比,看看,还是自己的儿子最棒,每每这时,总有幸福的微笑呈现。

儿子10岁那年,她,一个慈爱的母亲,以她特有的宽容包容了孩子合理的要求,满足了他几乎所有的愿望:玩具,衣服,鞋子。那时,就觉得,母亲嘛,就要有母亲的样子,他是她唯一的儿子,她要给予他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一切。

儿子15岁那年,她,还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少了年轻时的“轻狂”和“潇洒”,渐渐疏远了曾经给予她美丽的衣物饰品,多了些柴米油盐的踌躇,“儿子未来的路还很长,上了小学,上初中,上了高中,上大学。。。。。。”她想着儿子。

儿子20岁那年,她,一个慈爱的妇人,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踏上开往大学的列车,欣喜满怀,却不曾察觉,鱼尾纹悄悄爬上眼角,曾经引以为傲的秀发,叫加入了,一种叫风霜的东西。心中没有悔恨,就觉的幸福。因为她优秀的儿子。

儿子25岁那年,她,还是个慈爱的妇人,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想起了,自己大学毕业的那一年,现在回想来,幻如隔世。看看自己粗糙的手,摸摸自己干枯的头发,就觉的。。。。。。是酸楚吗?不是的,是一种更复杂的味道。生命就像个循环,她不尽发出这样的感叹。

儿子30岁那年,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一个慈蔼的中年妇人,走在空旷的大街上,寻找着年轻时的梦,想着一些似梦似幻的场景,想着。。。。。。突然间就觉得悲凉,——找不出任何理由。

风雨后——

花儿的芬芳过去了,

花儿的颜色过去了,

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

花的价值,

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 本文由(墨客)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二调时的诡异经历(下)

“臭小子,你他妈的不要命了!” 突然,一阵叫骂声将我的意识拉了回来,我猛地清醒过来,发现我之前看到的那个女人不知何时竟然已经消失了,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根挂在横梁上的粗粗的麻绳套。而我,正双手抓着麻绳套将自己的头向里伸着。 紧接着,我感觉到一道光线突然出现出现,晃得我的眼睛睁不开。 “别磨蹭!赶快出来!...

抗日英雄解蕴山的故事

解蕴山(1905—1943),又名解缙,男,汉族,1905年出生河北大名。冀南第1专署专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个人生平 大名县沙圪塔乡谢寨〔又名解儿寨〕村人。1923年考入大名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6年冬,中共党在“七师”建立了党支部,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

善良的错过

善良的错过 我朋友大刘是一名交警,同时又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最近他在本行业摄影大赛中得了个二等奖,我兴冲冲前去祝贺。大刘很平静地说,我完全可以拿大奖的桂冠,从艺术的角度讲,有一张完美的照片被我错过了。 直到现在,大刘还认为他的错过是对的。 两个月前,大刘去一条乡村公路处理一起交通事故。大刘赶到时...

大鬼王之前往封印地

我们跟着纤陌走,倒是轻松了许多,几天过去了,都没有遇到那些恶鬼,是因为纤陌使用了灵术,不让对方发现我们的踪迹。 恶鬼只是在晚上出现,我们在晚上不敢睡觉,怕会突然被追上,然后丧命,睡觉是在白天进行的当然了,白天我们也会分出时间赶路。为的就是更快的到达封印之地。 五天后,下午,我们来到了一片荒山野岭中...

口述:自从丈夫的哥嫂借宿我家,我们的婚姻就变味了

我和丈夫大学同学,我是家中独苗,丈夫还有一个哥。 因为和丈夫不是一个地方的,恋爱那会,我就做好了大学毕业后去丈夫所在城市发展的心理准备。事实上,大学毕业后我也确实随丈夫去了他老家。但是,丈夫成长的城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所以,在孩子一岁时,我们就来到我父母身边,重新创业。 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