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寺》萧红

阅览6876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714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长安寺

萧红

接引殿里的佛前灯一排一排的,每个顶着一颗小灯花燃在案子上。敲钟的声音一到接近黄昏时候就稀少下来,并且渐渐地简直一声不响了。因为烧香拜佛的人都回家去吃着晚饭。

大雄宝殿里,也同样哑默默地,每个塑像都站在自己的地盘上忧郁起来,因为黑暗开始挂在他们的脸上。长眉大仙,伏虎大仙,赤脚大仙,达摩,他们分不出哪个是牵着虎的,哪个是赤着脚的。他们通通安安静静地同叫着别的名字的许多塑像分站在大雄宝殿的两壁。

只有大肚弥勒佛还在笑眯眯的看着打扫殿堂的人,因为打扫殿堂的人把小灯放在弥勒佛脚前的缘故。

厚沉沉的圆圆的蒲团,被打扫殿堂的人一个一个地拾起来,高高地把它们靠着墙堆了起来。香火着在释迦摩尼的脚前,就要熄灭的样子,昏昏暗暗地,若下去寻找,简直看不见了似的,只不过香火的气息缭绕在灰暗的微光里。

接引殿前,石桥下边池里的小龟,不再象日里那样把头探在水面上。用胡芝麻磨着香油的小石磨也停止了转动。磨香油的人也在收拾着家具。庙前喝茶的都戴起了帽子,打算回家去。冲茶的红脸的那个老头,在小桌上自己吃着一碗素面,大概那就是他的晚餐了。

过年的时候,这庙就更温暖而热气腾腾的了,烧香拜佛的人东看看,西望望。用着他们特有的幽闲,摸一摸石桥的栏杆的花纹,而后研究着想多发现几个桥下的乌龟。有一个老太婆背着一个黄口袋,在右边的跨骨上,那口袋上写着“进香”两个黑字,她已经跨出了当门的殿堂的后门,她又急急忙忙地从那后门转回去。我很奇怪地看着她,以为她掉了东西。大家想想看吧!她一翻身就跪下,迎着殿堂的后门向前磕了一个头。看她的年岁,有六十多岁,但那磕头的动作,来得非常灵活,我看她走在石桥上也照样的精神而庄严。为着过年才做起来的新缎子帽,闪亮的向着接引殿去朝拜了。佛前钟在一个老和尚手里拿着的钟锤下当当地响了三声,那老太婆就跪在蒲团上安详地磕了三个头。这次磕头却并不象方才在前面殿堂的后门磕得那样热情而慌张。我想了半天才明白,方才,就是前一刻,一定是她觉得自己太疏忽了,怕是那尊面向着后门口的佛见她怪,而急急忙忙地请他恕罪的意思。

卖花生糖的肩上挂着一个小箱子,里边装了三四样糖,花生糖,炒米糖,还有胡桃糖。卖瓜子的提着一个长条的小竹篮,篮子的一头是白瓜籽,一头是盐花生。而这里不大流行难民卖的一包一包的“瓜籽大王”。青茶,素面,不加装饰的,一个铜板随手抓过一撮来就放在嘴上磕的白瓜籽,就已经十足了。所以这庙里吃茶的人,都觉得别有风味。

耳朵听的是梵钟和诵经的声音;眼睛看的是些悠闲而且自得的游庙或烧香的人;鼻子所闻到的,不用说是檀香和别的香料的气息。所以这种吃茶的地方确实使人喜欢,又可以吃茶,又可以观风景看游人。比起重庆的所有的吃茶店来都好。尤其是那冲茶的红脸的老头,他总是高高兴兴的,走路时喜欢把身子向两边摆着,好象他故意把重心一会放在左腿上,一会放在右腿上。每当他掀起茶盅的盖子时,他的话就来了,一串一串的,他说:我们这四川没有啥好的,若不是打日本,先生们请也请不到这地方。他再说下去,就不懂了,他谈的和诗句一样。这时候他要冲在茶盅开水从壶嘴如同一条水落进茶盅来。他拿起盖子来把茶盅扣住了,那里边上下游着的小鱼似的茶叶也被盖子扣住了,反正这地方是安静得可喜的,一切都是太平无事。

××坊的水龙就在石桥的旁边和佛堂斜对着面。里边放置着什么,我没有机会去看,但有一次重庆的防空演习我是看过的,用人推着哇哇的山响的水龙,一个水龙大概可装两桶水的样子,可是非常沉重,四五个人连推带挽。若着起火来,我看那水龙到不了火已经落了。那仿佛就写着什么××坊一类的字样。惟有这些东西,在庙里算是一个不调和的设备,而且也破坏了安静和统一。庙的墙壁上,不是大大的写着“观世音菩萨”吗?庄严静妙,这是一块没有受到外面侵扰的重庆的唯一的地方。他说,一花一世界,这是一个小世界,应作如是观。

但我突然神经过敏起来——可能有一天这上面会落下了敌人的一颗炸弹。而可能的那两条水龙也救不了这场大火。那时,那些喝茶的将没有着落了,假如他们不愿意茶摊埋在瓦砾场上。

我顿然地感到悲哀。

(本文来自阅读网小编整理发布,为广大读者们提供写景美文摘抄,名家写景美文赏析在线阅读,喜欢写景美文的朋友不可错过。)

➥ 本文由(朗朗)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想就这样静静地老去

我想就此静静的老去,只因时光太过缠绵还有那风雨里走过的青春,热血尚未燃完。我想安然的入睡,只因梦境充满虚幻;年轻岁月里那风云动荡的时光,承载了我们些许的悲欢和沉沦在内心深处的孤独;犹如一座静默的火山..... 生活如在山路上跋涉,转过一山,迎面还是一山,日子冗长而苦燥,看不到身边独好的风景...

2016年伤感美文美句摘抄(精选20句)

1、自己走过多少条斑驳不堪的小巷,徘徊了一次又一次的沧桑古树下,行走在思念的边缘,静静的听着秋风里遣散了不知多远的二胡声,慢慢的,我闭上了双眼,迈着颠簸的步子,去寻找,寻找着勾起我思念的歌谣。 2、在我的心头,无限惆怅莫名的空寂,冬日的晨早,没有阳光,春还远吧,还很远很远的感觉...

太行雪

像小姑娘的脚步般轻轻来临,一身轻盈;是月宫飘舞的嫦娥,凌空漫舞,广袖长舒。迷漫满天的妖娆。 洁白是美丽的极致,胜过五彩斑斓;高洁的品质覆盖一切,乱杂污朽在她的飘临中消匿。她的大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水的精灵,一改“不争”的秉性,站在高处尽情地炫耀;星形的美体随处展示,无拘无束,生命的辉煌在现世里绽放;...

时光不老,青春不散场

【时光不老,青春不散场】 初夏微凉,岁月暗香,如一坛陈酿,历久弥香。如歌的岁月里,且行且唱,与指尖跳脱的文字一道,走过露脚湿寒的晨曦,睡眼惺忪的午后,瞑色渐合的黄昏,在落日的余晖里跟青春挥别。 弹指时光,芳华渐老,如风七月,木槿年华,于人生留一笔浅墨,向岁月倾诉你我的故事…… ——题记 落寞的午后...

处世之道,外圆内方

我们过去的铜钱,外为圆形,内为方口,是取自天圆地方之意。外圆内方之说,也常被人们用于为人处世之道。做人要外圆内方,意指表面随和,内心严正。其中 外 是指表象,表现和行为; 内 是指内在人心,精神品格。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在给儿子写的座右铭中写道: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