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繁华,感情在日子里

阅览2725 作者:梦之兰馨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6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三千繁华,感情在日子里生了烟,以为爱情就是浪漫了才会幸福,却不曾了解爱情是朵岁月的花,有花开也有花落。花期的长短每对爱人有每对爱人不同的时间。或许这浪漫在幸福的日子里头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岁月是一场合欢,爱情在生命里头开出了惊喜。多想留住那浪漫幸福而又平淡的日子不减。我们以浪漫做了爱情的开场白。还记得昔日的光景,你欲念又忍的,最后终于鼓足了勇气牵起了我的手,(那股青春的青涩,爱情的萌动,是深深的纯入了我的心底的)一起走在人流穿梭的路上,漫步到那条熟悉的小道,似乎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你,只剩下了我,那幸福和着甜蜜将我们与世界隔绝了彻底。我的脸上和着你的青涩也跟着开出了娇羞的花。

颜色是一场生命的盛宴,充斥着艳丽额多彩。我喜欢绿色,那代表着和平与希望。我也喜欢白色,那代表着圣洁与美丽,我还喜欢那蓝色,代表着温馨和幻想,以及那橘色总给人温暖如初的感觉。爱情开在了圣洁的白色里,美在了温馨的蓝色里,又暖在了金橙的橘色里。等待的是一场孕育在绿色里的希望里。

青春是娇羞的,懵懂的,但那爱或喜欢却是最真的最纯的。曾经以为我们的那青涩的爱情就这样在短暂的浪漫里头一步步的过度到了日子里。却没有想到,最后爱情慢慢的在日子里头生了烟。多想剪影那一段段时光,放进幻灯片里留守住生命最美丽的时光。柴米油盐占据了日子里的重要席位。那样的日子虽平淡乏味,却也有爱意流动的芬芳。或许正所谓的安安乐乐才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

恋上了一束光的味道,晨光微起的时候,你便开始忙碌了,很多次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急急忙忙赶去上了班,你那勤劳的影子,我眼眸里的泪珠子,而我似乎成了幸福的孩子。安静的在家中,做着随意的事情。早上我会睡懒觉,从不理会那太阳的呼唤,一场自然醒总让人神清气爽。夹着对你的思念在家务里头忙碌着。我很喜欢理东西,做卫生,哪怕一丁点的地方不干净,不整洁,都会让我浑身的不舒服。我特别喜欢这样的自己,而你也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成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厨师了,整理好一切后。我又开始为午饭忙碌起来了,买着你爱吃的菜,烧着你爱吃的味道,还没有等到你回来,我就可以想象的出来你吃着我做的饭菜的那幸福的样子,浪漫温馨简单而又温情的午餐。并且,最幸福的事情是,在日后的日子里头都有我为你做的的午餐。爱情的甜蜜也藏在了平凡的简单的日子里头。

三千繁华,没有人是不喜欢追求荣华富贵的,但是那不一定就代表着快乐。在我们青春的际样年华,我们本也是奔着充满幻想和希望的未来里的。但是我们却选择了相守在了平淡的爱情里头,在感情里生了烟,其实这样子也很幸福,真的很幸福。

文--梦之兰馨

➥ 本文由(朗朗)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中华文明沃土涵养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

关于善良的美文摘抄

心地善良的人,富有幻想的人比冷酷残忍的人更容易聚合。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关于善良的美文摘抄,供大家欣赏。 关于善良的美文摘抄篇一 现在的我们已经长大,慢慢的奔三了。处于这个年龄的我们,有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定的阅历,也已有了一定的积蓄。于是开始了炫富,仇富。 你的能力和你的薪资...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千年前的等候,化作今生的邂逅,红尘有泪,滴落于这个初冬的雪天……作别秋天一季的落红,迎来了冷瑟的冬天。站在相思渡口,思念愈演愈烈,亦如今夜的寒风,千丝万缕,这一刻只想附你耳畔,轻轻说一句,我想你… 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丽的梦想,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期待...

时光里的青泥古道

春光正好,一座又一座山梁远在我们身后。阳光携着风,在乡村的田野散步,远远望去,山梁上、地埂旁、房前屋后,到处弥漫着一抹白、一抹红、一抹黄的烟霞,走近了才知道,那是春天的花事,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做着盛大的道场。风过村庄,田野像明眸皓齿的少女,浅浅的心事伴着落英缤纷,弥漫在淡淡的花香里。沿着“远通吴楚...

《沈阳一日》高洪波

沈阳一日 高洪波 身为东北人,东北却涉足不多,一是因为从小就随父母人关,继而青年时期入伍云南,对南方的喜欢与适应,已远甚于东北;二是由于东北距北京近,譬如沈阳,一晚上的功夫,差不多抬腿就到,机会有的是,殊不知这恰恰是一个误区:最多的机会往往又最没机会,因此我居然从没到过盛京沈阳。 本来年初《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