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啃老族”

阅览270 作者:草吃牛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19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大多数人结婚的时候都在二十多岁,这个年龄当然不可能有太多积蓄,可是结婚哪那么容易,得有房子啊!

于是有房子的忙着重新装修房子,没房子的人东挪西凑地借了点钱交了首付买下一套经济适用房。

可是无论是重新装修房子还是买房,那些钱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可这婚也不能不结呀!怎办?借呗!借谁的? 亲朋好友平时打得一片火热,可是一遇到借钱的便左闪右躲、闪烁其词,不然就呵呵笑着说 哎呀真不巧,我昨天刚借给我那兄弟谁谁谁了。

这时候,只有向父母借了。一开口,父母亲立马将所有存折拿了出来。做儿女的,自然感激得涕零泪落,承诺很快将钱还回 毕竟那是父母的养老金。做父母的,却大手一挥 还啥,这是给你们的。

一开始,做儿女的也感念父母的恩情,想着哪天攒够了钱赶紧还给父母,可是随着生活蓝图的展开,他们发现,还钱逐渐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妄想。为什么?因为一个家庭的运转需要用钱啊!你看,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钱、添置衣物需要钱、人情往来需要钱、偶尔出去游玩需要钱------。有了孩子之后更不得了,奶粉、尿布、衣服、医疗、保健------通通需要钱。夫妻俩那点微薄的工资逐渐捉襟见肘了,将钱还给父母便成了当初豪言万状的笑话,再惨一点的,说不定还要父母伸出援手来救助。

也有人说 我们就不是那种人,你看,我们将父母带在身边,他们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每月我还给他们几百块钱零花,也算尽到赡养义务了吧?

不不不,说到底,你仍是一个 啃老族 。

我怎么就成了 啃老族 了?我一不花父母的钱,二每个月还给他们钱花。

咱们来算一算哈。如果父母不在你们家,你至少得请一个保姆吧?以现在较低的工资一千八百块计算,你还要负责保姆的伙食费、生活用品费、车马费,怎么说也得两千五百块左右吧?可是父母在你们家,你们就省了这笔开支,老人家通常吃得不多,一个月三百块差不多了,两老加起来也就六百块。关键是有哪个保姆能像父母一样细致贴心地照顾你们一家大小?家里的一切包揽下来不说,就是你给那几百块钱也被他们全往这个家掏了。怎么掏呀?上街看见新鲜的水果,他们就会想 咱家孩子爱吃这个,买点吧。看见有趣的玩具,就会想 真有趣,咱家的宝贝孙子肯定喜欢,买吧。偶尔家里买个盐啊、糖啊、青菜啊,估计没有哪个老人会向孩子伸手要钱。这些零碎的东西攒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点微薄工资的怕连自己的那点可怜的老本也全掏出来了,做子女的还在奇怪 老爸老妈的钱哪儿去了?

抛开生活的艰辛不说,其实 啃老 多数是父母宠出来的。他们一心一意想对孩子好,孩子小时,掏肝掏肺,孩子大了,掏钱掏力,没处掏了,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们从没想过孩子爱没爱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地爱孩子,无怨无悔,至死不渝。

所以说,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谁要是在父母老了病了的时候嫌弃父母,将父母弃在一旁不顾,那这人就枉为人世,谁都可以指着他的鼻子大骂 混蛋、王八羔子、畜牲------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一字千军论治官

2018.03.03 中国的官员培训要在国内由中国的爱国教师进行,必须吸取伊拉克的教训。为什么伊拉克军队会“瞬间蒸发”?因为伊拉克军队排以上干部都是美国培训的。目前中国的海归高官现在已经遭到人品怀疑,比如央行内部以说英语为荣的现象说明崇洋媚外思想很严重。在外交上...

凤山是个石匠村

几年前,我去过黄平县谷陇镇的滚水村,我曾被那个村子的石板路、石板墙头、石板建筑惊叹过。深圳一位先生跟着我的文章去到了那里,他说:“滚水是个撼人心魄的地方。”他把图片和文章发到了社交媒体上,也同样引来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后来,我才得知,那些石头建筑的遆造者并非滚水的人,而是它邻近的村庄凤山...

既然不懂,不必强求

你要知道,世界上有太多人注定无法走进你的心里,既然他们不愿意入住,我们又为何强求?不但拉低了自己的身价,还失去了应有的矜持,得不偿失是我最反感的词语,所以,我一向不喜欢自己的眼睛里进沙子,可我也知道,太过强硬的态度也会以一个悲惨的结局收场。 纸碗里的米粉已经变稠,看着就叫人没了食欲...

《花溪一日间》陈伯吹

花溪一日间 陈伯吹 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丘迟 烽火几乎燃烧到了贵阳,我怀念着花溪,拉开了心幕,涌出一年前的回忆。这旧梦:温暖,美丽,依然像珍珠一般的鲜明。 经由图云关,到达贵阳。在城郊已望见了数十个烟囱;又看见了热闹的市街,富丽的店肆,以及熙来攘住的人们。虽然阴晦的天空,依旧暴露了...

小黑

自从两年前小黑走后,我不再养狗。 狗太通人性,对人特忠实,与我们培养出深厚感情后,它一旦离去,我们几乎要经历生死离别。我不想这样。 那是2001年的一个春天,刚出生一周的小黑,便被商贩摆在了箱子上,它高傲地支楞着脑袋蹲在箱子上,对南来北往的顾客们非常漠然。我和朋友闲转到它身边,它虽不是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