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啃老族”

阅览273 作者:草吃牛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19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大多数人结婚的时候都在二十多岁,这个年龄当然不可能有太多积蓄,可是结婚哪那么容易,得有房子啊!

于是有房子的忙着重新装修房子,没房子的人东挪西凑地借了点钱交了首付买下一套经济适用房。

可是无论是重新装修房子还是买房,那些钱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可这婚也不能不结呀!怎办?借呗!借谁的? 亲朋好友平时打得一片火热,可是一遇到借钱的便左闪右躲、闪烁其词,不然就呵呵笑着说 哎呀真不巧,我昨天刚借给我那兄弟谁谁谁了。

这时候,只有向父母借了。一开口,父母亲立马将所有存折拿了出来。做儿女的,自然感激得涕零泪落,承诺很快将钱还回 毕竟那是父母的养老金。做父母的,却大手一挥 还啥,这是给你们的。

一开始,做儿女的也感念父母的恩情,想着哪天攒够了钱赶紧还给父母,可是随着生活蓝图的展开,他们发现,还钱逐渐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妄想。为什么?因为一个家庭的运转需要用钱啊!你看,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钱、添置衣物需要钱、人情往来需要钱、偶尔出去游玩需要钱------。有了孩子之后更不得了,奶粉、尿布、衣服、医疗、保健------通通需要钱。夫妻俩那点微薄的工资逐渐捉襟见肘了,将钱还给父母便成了当初豪言万状的笑话,再惨一点的,说不定还要父母伸出援手来救助。

也有人说 我们就不是那种人,你看,我们将父母带在身边,他们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每月我还给他们几百块钱零花,也算尽到赡养义务了吧?

不不不,说到底,你仍是一个 啃老族 。

我怎么就成了 啃老族 了?我一不花父母的钱,二每个月还给他们钱花。

咱们来算一算哈。如果父母不在你们家,你至少得请一个保姆吧?以现在较低的工资一千八百块计算,你还要负责保姆的伙食费、生活用品费、车马费,怎么说也得两千五百块左右吧?可是父母在你们家,你们就省了这笔开支,老人家通常吃得不多,一个月三百块差不多了,两老加起来也就六百块。关键是有哪个保姆能像父母一样细致贴心地照顾你们一家大小?家里的一切包揽下来不说,就是你给那几百块钱也被他们全往这个家掏了。怎么掏呀?上街看见新鲜的水果,他们就会想 咱家孩子爱吃这个,买点吧。看见有趣的玩具,就会想 真有趣,咱家的宝贝孙子肯定喜欢,买吧。偶尔家里买个盐啊、糖啊、青菜啊,估计没有哪个老人会向孩子伸手要钱。这些零碎的东西攒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点微薄工资的怕连自己的那点可怜的老本也全掏出来了,做子女的还在奇怪 老爸老妈的钱哪儿去了?

抛开生活的艰辛不说,其实 啃老 多数是父母宠出来的。他们一心一意想对孩子好,孩子小时,掏肝掏肺,孩子大了,掏钱掏力,没处掏了,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们从没想过孩子爱没爱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地爱孩子,无怨无悔,至死不渝。

所以说,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谁要是在父母老了病了的时候嫌弃父母,将父母弃在一旁不顾,那这人就枉为人世,谁都可以指着他的鼻子大骂 混蛋、王八羔子、畜牲------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十八岁不懂爱情

懵懂的青春岁月,青涩的年少时光,还记得那四四方方的操场,还记得课间的广播体操,还记得那个穿着白衫打篮球的他干净的笑。匆匆那年,岁月流逝,确难以忘记那段不刻骨铭心确纯纯的初恋。一个人最难忘记的是初恋,于是不小心陷入回忆中。 那年他18,在他刚步入成年人的那天他站在我寝室的楼下...

600字美文摘抄欣赏

导读: 不同于100字的精炼,也不同于上千字的细述,600字美文介于两者之间,有着独特的文字魅力。以下是数篇600字美文摘抄欣赏,以同样的字数,不同的风格,抒发不同的情感,打动读者的心。 《与你相约,是一种禅意》 作者:微尘陌上 精彩段落摘抄: 是谁,在一纸浅墨文字里安静等待?是谁...

匆匆如过客,终有聚散

都在诉说这一个同样的故事,都在追寻着一段仙境奇缘,都在红尘里期盼着美好的牵手,都在尘世间创造着一个永恒的思恋。 花醉于清风,风拜于明月。一片桃花就有一个红衣女子,一片竹林也有一个素衣少年。 三世因果,一梦成真。蝶恋花,醉美在红尘一角。 亭台楼阁,焚香抚琴,琴瑟邈邈,几案明前新茶,雾气缭绕,回转百肠...

人生就是一本书,读懂自己很重要

人生就是一本书,读懂自己很重要! 人生如书,读不尽。人生如景,看不完…… 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打心底里笑读别人,读别人的骄傲,读别人的喜怒哀乐。读别人却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无端放大自己的优点或极度消沉悲观…… 古有一句话“读人时反思自己”。愈是读别人缺点的时候,愈应反思自己、读自己,以取长补短...

《花城》秦牧

花城 秦牧 一年一度的广州年宵花市,素来脍炙人口。这些年常常有人从北方不远千里而来,瞧一瞧南国花市的盛况。还常常可以见到好些国际友人,也陶醉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往年的花市已经够盛大了,今年这个花海又涌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因为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花木的生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