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风景》杨羽仪

阅览5336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71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交河风景

杨羽仪

我原以为微暗的故城永远不会扰乱游人的感情,原以为这废弃的寺院和塔林再没人来祈祷了。它们应该宁静地伫立在旷野上,把世俗的波涛冲得一干二净。

其实不然。一位日本高髻少妇在维吾尔族导游姑娘的陪同下,来禅拜交河故城的寺院。少妇眉目清秀,眼睛楚楚动人,穿一身米黄色的和服,浓装淡抹,像一枝垂挂着的樱花,仿佛把富士山的春色都凝聚于她的一身。她心境凝静,步履放得很慢很慢,轻轻的,轻轻的,随后是一次小小的跨越,却像跨越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她怕惊动什么呢?她大约花了半个小时,沿着故城中央的大街通衢,向城北的寺院遗址走去。远远的就顶礼膜拜起来。越近,神情越加庄重。

她是在看了日本作家井上靖的长篇《楼兰》,或是看了她的散文《丝绸之路》之后,被一种难以抵挡的魅力所迷,迢迢万里而来的吧?井上靖在文中写道:“喝着酒,唱着这样的歌:‘太古的时候,这里曾经是海洋,魔鬼般的海逃走了,这里变成了美丽的大沙漠’……月夜,回荡在沙漠四周的歌声既艳美又哀伤……”但她似乎对于“美丽的沙漠”,对于海市蜃楼,对于迷幻的湖不怎么感兴趣,她是虔诚地来禅拜这废弃了几百年的寺院的。她来到寺院断墙边,寻觅着什么,走到一处残缺的高台上伫立着,珍重地取出香炷,点燃烟火,余烟袅袅。她双手合十,微微闭上眼睛,缓缓地下跪,前额轻轻叩着黄土地。待她抬起头来,两行清泪潸然而下。似在絮语,是为已故千载的祖先祈祷,还是为来者未卜的命运祝福?

黄昏已逝。秋月从塔林空隙徐徐升起。她那楚楚动人的眼睛也如月华一样明洁。也许,她心中唱着日本“月亮诗人”明惠写的“和歌”吧!她的思绪悠长。是思索着宗教、哲学的心与月亮之间的微妙的呼应么?也许,更多的是在茫茫的天际间,品味着历史的浓酒,从荷马问世,从柏拉图问世,以至盲圣鉴真东渡日本……她也许是在日本招提寺的鉴真金身塑像上,看见失明的双目浮映着微微的泪影,泪光中藏着为了渡海而忍受十一载苦难的不屈精神,那一颗炽热的求道之心啊!而今,她是为景仰鉴真的宏志而西渡中国么?

我悄悄问维吾尔族导游姑娘。她说,这位东瀛女子已是第三次来交河故城了,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来过,而今又来了。每次禅拜,都沐浴更衣,一身和服,两行情泪,似有什么悲伤或哀怨曲曲折折绕在心头。她有时望望苍穹,有时凝视大漠风烟,茫茫天地间不知有自己的存在。导游姑娘懂日文、所以,那位东瀛女子来故城,都是由她作陪。问她的祖先是否曾是丝路上的商旅?是否西行的旅行家、探险家?那东瀛女子只顾摇头,不透露自己的心迹和身世。

夜风在低鸣、呼啸,渐渐咆哮起来了。一只寒鸦从塔顶掠过。旷野上的风更肆虐了,好像要把寒月吹落,让它在大漠中摔得粉碎。

东瀛女子心静如水,听着风的呼唤,她的佛心被撼动了,应和着一体禅师“入佛界易,入魔界难”的古训。也许,她也是进不了“魔界”,才求助于神灵的保佑。然而,没有“魔界”就没有“佛界”,是“魔界”创造了“佛界”。

这东瀛女子,是想面壁十年图破壁,跨进“魔界”的殿堂么?

以上内容阅读网小编整理发布,为广大读者们提供写景美文摘抄,名家写景美文赏析在线阅读,喜欢写景美文的朋友不可错过。

➥ 本文由(月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叹此生别过,愿来生再续

风吹过屋檐的风铃,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林,斑驳了草地。 岁月静好,只是可惜四月的光阴不属于我。阳光明媚,只可惜漫游的脚步却略显匆忙。爱恨与悲喜,孤独的旅途,总会让我尝到苦涩的味道。 我在夕阳落下的地方凝望,想穿过幽幽暗暗反反复复的时光。那个是真,那个又是假?往事如烟,恍然如梦! 我总是强装坚强...

不懂浪漫和情趣的你

那天下了课,已是五点半了,立冬后,天黑得太早,我知道我应该去找你了,尽管得坐两个半小时的公交,还要忍受堵车带来的烦躁,但是我知道我得去找你!你打电话给我说:"沉迷学习,日渐消瘦"。终于见到你,以往在坐车途中,会有意的看看窗外的风景,这次,我最想的是一下子到达河的尽头...

小故事美文摘抄500字

没人讨厌逗你笑的人 这是我年轻时在美国的故事。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日,我去参加一个早间弥撒。 我不是教徒却去星期日的弥撒听牧师讲道,是因为听说这对学英文很有用。原以为气氛一定很严肃隆重,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在祈祷前会有一段“今日故事”的讲道,信徒们听了直哈哈大笑。在开头的十分钟...

一字千军论隐与显(原创)

我是个大隐。一个人选择做隐士分三种,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居于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隐”,真正的达到物我两忘之心境,是在嘈杂的干扰中自得其乐,而不在乎所谓的形式。虽然我是个隐士,但我佩服的是入世的显士。那些入世的显士固然知道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道理,却仍然勇敢前行,即使陷入风狂雨急的困境...

天长地久只不过是萍水相逢而已

我看不穿你的眼睛,不知道藏有多少悲和喜呢? 我曾经一直以为说得天长地久可以到永远,可是那只是萍水相逢我也不知道永远是多远。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进不去,我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如今我不是你的谁,又可是谁叫那么痛彻心扉忘不去呢? 上天把你一扇窗户关闭后会又给你打开另一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