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是新年

阅览1295 作者:朱少飞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707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正月里来是新年。高潮从年三十晚就开始。全家团聚,济济一堂,桌上六碟八碗,各色酒瓶。有两样菜必不可少,一是鱼,年年有余;二是圆子,团团圆圆。吃罢年夜饭,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守岁。或包饺子,或看春晚,或者唠嗑,茶壶沏着平日舍不得泡的好茶,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子夜12点,全城鞭炮齐鸣,辞旧迎新,震耳欲聋。

初一早上,合肥人习惯吃元宵下挂面,俗称:元宵下挂面,光蛋有拉扯。然后穿戴整齐出门拜年。家家大门贴着春联,炮花纸屑铺满一地,犹如迤逦不绝的红地毯。瑞雪飘飘,满街都是新年好的问候声。

过年北京人爱逛庙会,广州人喜游花市,合肥好像没有一定的节目。合肥人注重的是亲情。一家人守在一起烧几样好菜,尽兴喝点老酒,再就是亲朋好友的约会,问一问近况,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这年才算过得踏实。

正月大街小巷皆是走亲访友的人群。穿着挺括的新衣,提着礼品盒,小孩跑在前面,老婆挽着丈夫,冰天雪地里蹑手蹑脚走着。家家都储备了皮蛋圆子咸鸭卤菜来客再多,也能对付。

单身青年还有一件好事春节相亲。介绍人早将对象物色好了,初二双方见面,再去影院看场电影,逍遥津里划划船。

街头小商小贩也早早出来了,爆米花、绕糖稀、炒板栗橘红的冰糖葫芦,斜斜插在细长的草垛上。小孩挑来挑去,瞅准一个拔下来,蹦蹦跳跳回到家中。

家里暖烘烘,煤炉火苗直蹿(主妇不像平日节省煤球)。炉膛烤着年糕,炉口垛着瓦罐鸡汤,锅盖噗嗤噗嗤轻跳,水蒸气袅袅如雾。房间团团转转都是人,大人嗑瓜子说话,小人放炮,麻将桌几天也不停息,五角一元的怡情玩耍,公婆妯娌大姑小叔轮番上阵。

正月十五是过年的收官。城隍庙张灯结彩,四乡村民来闹元宵,敲锣鼓、舞狮子、玩龙灯、踩高跷、划旱船比起除夕,另有一番红火。

➥ 本文由(竹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一个人的旅途,我们等天亮

一个人的旅途,虽然孤单,但是很酷… 林涛写在空间里的话,他的空间除了传几张惨不忍睹的非主流照片,这也许是他唯一的空间动态。我不知道我写这篇文的时候给它拟个什么样的题目,一个人的旅途是后来加上去的,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吃完晚饭走在上海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走在时光与时光的断裂处...

对不起,我不等你了

我们在一起五年,也一起生活了五年,生活平平淡淡,除了柴米油盐就是工作挣钱,没有情人节的玫瑰花,没有纪念日的小惊喜,我有时候也在想,你想给我什么样的幸福?或者是你以为的更好的幸福是什么? 你告诉我说,我们不着急结婚,你告诉我说,你还有梦想,你告诉我说,你事业还没有成功,你告诉我说,你想给我更好的生活...

失落的乡村

国庆到了,总得找个地方走走。有钱人远行,无币人归家。我无钱,只能做些归家之事。 是的,老家离城很近,但好久不去了,也该回去看看。常言道:“常回家看看”嘛。所谓“忙!”其实是个借口而已。但,话又说回来,回去干嘛!修地球的那些个兄弟也已徒走他乡,在这个打工时代,他们的“生计”已不在山乡...

如果可以想象

清风徐来,朝露待晞,如果可以想象。于青山苍翠、深涧流水间,于夜霭初霁、晨明乍来时,于远避嚣闹、不关名利际,寻得一藏深山之古寺。曾经的金光隐现,岁月斑驳的朴实无华,竹枝拨动静影沉壁。一段青砖瓦墙,隔断了风尘天涯,墙外风浪正急、怒海操舟,墙内静水流深、踏路无痕。于窗明几净间,于墨香未散时,弥漫了一室沉香...

《阳关雪》余秋雨

阳关雪 余秋雨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