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支蜡烛

阅览327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45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这天晚上,贝克医生正在医院值夜班,突然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男孩被母亲送进急诊室,男孩一直在对母亲咆哮。原来,他在刚刚举办的毕业晚会上,把眼睛弄伤了。起因是母亲给他买了一双新鞋,新鞋的防滑效果不好,男孩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慎从台上重重地摔下,眼眶恰巧碰到了桌角上。

此时,男孩的母亲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言不发地站在角落里,泪流满面地任凭男孩责骂。

贝克医生好言安抚着情绪激动的男孩,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幸好,手术非常顺利,可尽管如此,男孩还是难以原谅他的母亲。

手术后,贝克医生给男孩缠上了纱布,并且建议他不要在强光下逗留太久。

当晚,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来病房看他,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支蜡烛。漆黑的病房里,瞬时红光闪耀。

同学们开始回忆温暖的往事,畅想自己的未来。可到了最后,还是阻挡不了离别的伤感。他们相约,在各自的蜡烛上用笔划出自己的名字,谁走了,就吹灭一支蜡烛,然后送给男孩。

此时的男孩已经能够透过纱布,隐约看到这些微弱的光亮了。猛然,其中的一支蜡烛灭了,紧接着,大半的蜡烛开始相继熄灭,整个病房也瞬时暗了下来。男孩的声音开始有些哽咽。

最后,只剩一支蜡烛在黑暗中强韧地散发着光亮。男孩开始激动地猜测起这捧蜡烛的人:“凯丽,是你吗?我知道是你。呵呵,想当初,我还悄悄暗恋过你呢。”

那一夜,烛光和男孩的倾诉一夜未断。直到清晨,男孩才疲倦地睡去。可没多久就醒了过来,吵着要医生帮他解开纱布,然后急急地搜寻着满地长短不一的蜡烛。忽然,他顿住了,因为凯丽的蜡烛是最长的,这说明她是第一个走掉的。那么,最后一支蜡烛是谁捧的呢?

突然,男孩看到隔壁的病床上,母亲正熟睡着,手中握着一支没有名字的粗壮的蜡烛。母亲的手背上,有几道鲜红的印记,是蜡油滴下来凝固而成的。昨夜,是母亲手握一支粗壮的蜡烛,默默陪了他一夜。

➥ 本文由(盈袖)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安徒生童话《神方》

【导读】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话作品集之一。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尽管创作体裁属于童话,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安徒生童话《神方》...

亲,你可以让雨丝先生暗恋你么?

南方的雨似乎永远没完没了的下 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认识她的。大概当时对她没什么想法的缘故,但我想应该是某次班委会议吧。由于跟她是不同班级的,所以开始来往不是很多。真正认识她是一次她把手机落在教室里,正要晚自修的我经过那里。她喊住我,向我要了手机,一遍打电话一遍在教室里找着...

安徒生童话:“真可爱”

雕塑家阿尔弗里兹,是啊,你大概认识他的吧?我们大家都认识他:他得了金质奖章,去了意大利,又回国来了。那时他年轻,是啊,他现在也还年轻,可怎么说也比当年大了十来岁了。 他回到家中,到锡兰岛的一个小地方去访问。全城都知道这个外乡人,知道他是谁。在最富有的一家人家里,为他举行了宴会。凡是有点儿面子的人...

必有一失的前一句是什么

必有一失的前一句智者千虑。 出处:《晏子春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向东进攻赵国。赵王听说后,与成安军陈余把军队聚在井陉山口,准备迎敌。赵王的参谋李左车献计道:“井陉这地方,不能容两车并行,也容不下列队的骑兵...

勤俭的雷锋

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