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西山的红叶》熊佛西

阅览1745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7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北平西山的红叶

熊佛西

顷接方镇华先生函,谓明日适为重阳,请约寿昌史同到隐山一观红叶。

啊,又到重阳了。这是多么美丽而富诗意的日子!虽古人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但这仅限于写韵江南的景色,而在北平的重阳永远是秋高气爽,天上没有半点灰暗,长空一色蔚蓝,金黄的阳光照耀着古老辉煌的古城!

尤其是北平郊外西山的红叶,在重阳的时候正红透了心,真使人迷醉!从香山(静宜园)沿着石板小道,穿过松林登山,几乎满谷都是红透了的红叶!假使全是红叶还没有什么特色,而最特色的是红叶里陪衬着一株株的葱翠的松树!人家说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我却说红叶比花更热情,且比任何更美丽!人家说它没有香味,而我正因为它没有香味才热恋它,才觉得它有无限的诗意!它的“红”不是汪红,不是桃红,不是深红,不是黑红,而是一种红透了心的热红!它没有丝毫的“杀气”,也从不引人发生香艳的肉感,而仅仅象征着诗人的心!象征人类一片赤诚的热情!

一片红叶可以引起相思,一片红叶可以引起画意,一片红叶可以引起人类的爱,同情。

然而看红叶要像看江南的“映山红”一样,满山满谷的都是一遍红,那才够味儿!仅是一遍红还不够,还得有蔚蓝的青天陪衬着,金绿的阳光洒射着,葱翠的松林烘托着!这样才够艳丽,才够美,才够味儿!

但是这样的景色只是北平的西山有!

其实南京栖霞的红叶也很美,不过是另外一种味道,它是稀疏疏的点缀在石崖上,槁木上,红通通的中间略略的透出屑微的浅绿与浅黄,虽没有古老龙虬的苍松烘托着,然而有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陪衬着,也另有一种韵味。然而较之与北平西山的红叶似仍有逊色。

自从北平沦陷以后,人们常常追恋着北平西山碧云寺的月色,玉泉山的清流,颐和园的长廊,卧佛寺的幽静,而我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山的红叶!

作者简介:熊佛西(1900—1965),作家。着有《佛西论剧》,话剧《赛金花》、《屠户》,小说《铁苗》、《铁花》等。

➥ 本文由(流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小黑

自从两年前小黑走后,我不再养狗。 狗太通人性,对人特忠实,与我们培养出深厚感情后,它一旦离去,我们几乎要经历生死离别。我不想这样。 那是2001年的一个春天,刚出生一周的小黑,便被商贩摆在了箱子上,它高傲地支楞着脑袋蹲在箱子上,对南来北往的顾客们非常漠然。我和朋友闲转到它身边,它虽不是优良品种...

学校开大会动员下乡

学校开大会动员下乡 1968年12月21日夜晚,窗户外面飘洒着细细的雨夹雪,严冬腊月里的刺骨寒风,吹打着窗户上的玻璃,发出啪嗒啪嗒地响声,收音机里正在用一个强有力的男高音,最激昂的语调,一字一句地播送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的最新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古风美文摘抄

清风明月,香消红残,冷冷的时光,静静的流过岁月的脸庞,一行诗篇中的忧伤,我苦苦的笑,笑的苦苦。 那凋落的花香,我细细的尝,瑟瑟的秋殇,轻轻的抚过风铃午夜的歌唱!一曲安魂的筝响,谁把谁的模样忘在谁文字中化成了哪一缕沧桑的霜。我的心事幽幽的藏。 天涯海角,谁的落红飞过秋千去。小院花径独落香...

十月,秋渐浓,叶愈红,情更郁,思深深……

十月,秋渐浓,叶愈红,情更郁,思深深…… 清晨,窗外的阳光透过纱帘,撩拨着我深深浅浅的思绪,秋风袅袅,吹皱了一池湖水。此刻,若用一个词形容,秋是绵绵的、柔柔的感觉。你若闭上眼睛用心去感触,空气里都是清爽绵软的味道,轻轻地吸一口秋的气息,典雅的蓝,葱茏的绿,金灿灿的黄,古色的棕红,尽收眼底。十月秋意...

学会遗忘是人生的睿智

在学习中,我们特别强调要有好的记忆力,但是在生活中,有时太好的记忆力反而剥夺了我们的快乐。既然不愉快的事已经发生了,再耿耿于怀也无济于事。后悔只能徒增烦恼,揪心只会带来痛苦。聪明的人总是善于汲取教训,而把过去的事情抛之脑后。不愉快的事起因有许许多多,或是冲动、或是幼稚、或是失误用过去的事折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