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吻她

阅览421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019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看到一个有趣儿的事情。

村上春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的一件关于签名的趣事。

说他在某个国家的某个城市签名的时候,那个国家的那个城市前来要求签名的多为年轻女性。如果仅仅只是女性读者要求签名倒也不打紧,关键是,她们在获得签名之后,还提出了另一个要求。

她们要求他亲吻她。

怎么办?

犹豫片刻之后,村上春树满足了她们的要求。他一一地亲吻那些索吻的青年女读者。

长达两个小时的签名时间,前来索吻的女性读者越来越多,但是很遗憾,他只能满足极少一部分的女性读者,送给她们一个面庞的亲吻。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签名经历。

读者是热情的,读者也是疯狂的。她们真心喜欢某个作家的作品,也把一个或者几个心愿表达出来,全都希望得到实现。

然而,或许只会有些读者的心愿能够幸运地得以实现。

关于索吻,除了我看到的村上春树文章中提及的,还有我听说过和亲眼目睹的。

听说过的索吻是这样的,索吻者也是女性,某天她得知她很喜欢很崇拜的某个男星要来她所在的城市做节目,便兴奋不已地丢下一切,直奔机场。她在机场守候了好几个小时,只因那位男星所乘航班因大雾而一再延迟。待到那位男星出现,她激动地想要跑上去拥抱,再索要一吻,但是却被机场工作人员拦在了几米之外。她只能高呼:“某某某,我爱你!”那位男星听到她的呼喊,寻声回报她一个甜甜的微笑……她于是,便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幸福的女子了。她后来对许许多多的人说:“你们知道吗?某某某喜欢我,他不仅拥抱了我,还当众亲吻了我……”

这似乎是当今最常听到的一个关于索吻的版本之一。听到的时候,总是分外熟悉的,也似乎,这样的一个关乎索吻的版本常常都会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又一个索吻的版本是这样的。

寒冷的冬天,雪花纷飞,在一场聚会上,某女向某男索吻。之所以她能够当众索吻,只是因为酒精的作用。她暗恋那个男子很久很久,暗恋的甜蜜、暗恋的痛苦时常陪伴亦折磨着她。她想,总有一天,自己要让他知道她于他的喜欢和深爱。于是,在聚会的时候,借着酒精的力量,她向他表白,也索要他的深吻。后来,她收获了甜蜜的爱情,更收获了幸福的婚姻。

爱情需要勇气!爱情需要表白!这个关于暗恋的索吻故事,听起来有点励志,特别是对那些处在暗恋期的男男女女。

索吻也许会让对方感觉尴尬。

但索吻也许也会让对方感觉幸福和甜蜜。

仅仅只是亲吻一下女子如花的面庞,相信每个男子在遭遇索吻的时候,也都会轻易地去满足她们吧?

如果某天,你也遭遇了索吻,请你不要惊慌,只是从容地面对。不管那个前来索吻的女子,是丑,还是美……

➥ 本文由(雅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描写桥的散文

人生是百年征途,一路多崎岖深谷的山路,洪涛汹涌的水路,而绝少坦途。唯以奋斗架起的桥梁方可渡过。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桥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桥的散文:古桥情思 老大桥,又名镇海桥。建于明嘉靖年间。关于大桥名称的来历,我大抵是有些模糊了。不过,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为了平息水患而建。...

在阳光下遐想

早晨起来洗漱完毕,走出教师宿舍楼,来到充满阳光的校园里,感觉是那么的清新与温和。在阳光下行走,感受冬天里阳光的温暖,耳边回荡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这样的早晨不会感到孤单,你无论走到哪里?有阳光会陪在你的身边,帮你驱赶内心的烦恼,心情也会觉得开朗。 金色的阳光扫射着校园里的黄叶,把金色给了校园里的白杨树...

心田

为情所困。 女友凝睇不语。 带着早秋的寂寞,望着喧嚣的尘世。女友一声声的叹息,挟带着许多女人悠远的哭泣。一串串泪珠从女友漂亮的睫毛上滚落下来,好似一曲心灵的哀歌缓缓唱出。 一副苍白憔悴的面孔,掠过一丝丝的哀愁,淡紫色的花瓣翩翩坠落,女友微微一震,眉宇高耸,疑惑是她的灵魂无声地坠落在黑暗中去了。...

有关水的散文描写水的美文

水是自然界中最美的元素之一,它无处不在,赋予了生命和灵动。无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滔滔江河,水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着无限的魅力。让我们一同领略水的诗意与美丽。 有关水的散文:水的味道 捧一捧清泉洒向天空,阳光下的你也会成为一道彩虹,不知是你装扮了彩虹,还是彩虹为你圆了七彩的梦.正如虫儿亲吻蜘蛛网...

做了一回外国人

Pasportplease(请出示护照),这句已被扔到爪哇国的英语竟然成为即将实现的梦想?多少年了,那还是在1978年二十七八岁时,借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出国热和外语热,我捧起英语交际口语学习时的第一句,至今还铿锵在耳、记忆犹新。那些有幸第一批大胆走出国门闯世界的中国人有许多已成为异国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