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炊烟

阅览2920 作者:乔兆军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89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前几天去山里朋友家,到达时已是暮色时分,小村卧在大山的怀抱里,安静得像一个端庄的少女。有炊烟从农家屋顶逸出,袅袅地盘旋在村子上空,最后变成一缕缕,与云霞融合在一起。

很长时间没见过炊烟了,城市已难觅它的踪迹。即便是乡村,也已用电或液化气做饭。简单、快捷。大家都匆匆忙忙,无暇去留意这稍纵即逝的炊烟。

这弯弯曲曲的炊烟却瞬间弥漫了我整个心灵。那里面出现了奶奶慈祥的目光,母亲忙碌的身影,飘来了锅巴饭的清香。儿时每次放学回家饥肠辘辘地走到村口,当看到自家屋顶上浮起的一缕炊烟,知道母亲正在做着饭,浑身顿时就有了一种温暖踏实的感觉。

我喜欢炊烟的曼妙。下雨的日子,炊烟一团团挤在一起,慢慢地盘绕在房顶上空不忍离去;有风的日子,炊烟一出即散,瓦片上,树梢上,或附着或挂着细若纤尘的炊烟,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清晨,炊烟和人一起苏醒,像活泼游动的鱼,水里洇开的淡白,柔软灵动;到了晚上,炊烟从各家屋顶上冒了出来,相互纠缠在一起,像印象派泼墨画,在晚霞的映照下格外迷人。

我喜欢炊烟的味道。记得小时候,炊烟总是在过年的期间变得格外茂盛丰富。母亲熏制的腊肉,切开,里面的肉泛出干净透明的金黄色,有一种好闻的炊烟味道。母亲会取下一块煮给她的儿女们吃。我们扶着灶头,几双馋猫般的眼睛盯着锅里嘟嘟翻动的腊肉。母亲一边添柴,一边怜爱地说:“出去,出去,好了会叫你们。”煮腊肉的日子,腊肉香,炊烟也香。

炊烟还是收工的号子,不用招呼。炊烟升起,汉子们就开始卸了牲口,扛着犁具,说说笑笑地回来了。老人们挥着鞭子,在一路牛铃叮铛做响的喧嚣中回来了。有勤劳懂事的姑娘,洗了衣服,斜挎着篮子,洒下一路欢歌地回来了。在炊烟氲氤里,流淌的是温暖和幸福。

长大后颠沛流离,经常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奔波。坐车途中,往往要经过一个个村庄,目光总是贪婪地注视着乡村里的一切,村里有暮归的牛、觅食的鸡、吠叫的狗,有一家家屋顶升起的炊烟,在炊烟袅绕里,也一定有一位母亲在灶前锅后忙碌。那里有饭菜的香味,有母爱殷殷的目光,炊烟是游子心中最后的慰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给人一种安心、归家的感觉。守住了一缕香喷喷的炊烟,也就守住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 本文由(水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寻找快乐

有时不知道怎么了,会莫名的不开心。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时间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些多余的的部分。需要干些什么,来打发这些无聊的时间那。有时我觉得能够专心的做一件事情,是非常棒而且充满了特殊的意义的。时间总会不知不觉得溜走,而且过的也会非常充实。不至于是在虚度光阴。 寻找些开心的事情和喜欢和女孩子腻在一起...

所有的相遇不是缘分

每个人都希望能从自己喜欢的人的全世界“一丝不苟”的路过,但谁能从谁的全世界路过,要想从一个人的全世界路过,除非你是他身上的血液,你偶尔可以折磨他一辈子。今天你路过他的世界,明天她丢失你的面貌,若暗若明,如梦似幻。时间很骚,要么“希望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要么“你的世界,有我的片刻”。十字路口,红灯你停...

印尼印象

一、2016.11.08挨宰 提起印度尼西亚,你会想起什么?巴厘岛?猫屎咖啡?陶菲克?不是,我想到的是印尼排华。上个世纪发生的两次极端排华事件,让我对这个国家没有丝毫的好感。 因为工作的原因,笔者参与了在印尼雅加达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的洽谈活动,这才与这个国家有了交集。 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刚到雅加达...

丰收的八月

黄灿灿的玉米堆成了山,诺大的院子一时间显得有些狭促。老父亲拄着拐杖站在台阶上,看着孩子们在上面嘻笑玩耍,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八月的乡村正是农人最忙的季节,无论街道还是地头,总能看到往来劳作的身影。一张张笑脸喜气洋洋的,匆忙打一声招呼便又埋下头去,继续拾掇起手边儿的事情。 田野上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播音短篇爱情散文欣赏

要让爱情简单,最好就是精选适合自己的对象。一个真正值得去爱、也懂得回爱的人,自然会让爱情变得简单。下面阅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播音短篇爱情散文欣赏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播音短篇爱情散文欣赏篇一:手心里的灿烂 作者:偶遇寂寞 手心长红点的那个傻子!” “手心长红点的傻妞,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