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三位村小老师

阅览2870 作者:左氏春秋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678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我的老家在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我当年就读的小学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小山坡很荒凉,树不多,杂草丛生。山坡下是密密层层的乱坟岗。当年孩子们在这里读书,嬉戏,打闹,在乱坟岗上滚来滚去,把坟堆滚爬得像一个个光滑的馒头。小山坡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一个大院子,两个院子距学校大致都有两里路。

村小学正好位于小山坡坡顶。从这里可以清晰地望见村落里的袅袅炊烟,也可以清晰地听见村落外小河边鸭子嘎嘎嘎的欢叫声。学校共四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一字儿排开。四间教室分别装了四个年级的学生。到了毕业的五年级,所有学生都要到镇上的完小读书。四间教室自然极其简陋:褐色的土墙早已开裂,年久失修,有些裂缝可以伸进拳头,到了冬天,呼呼的北风直往教室猛灌;窗户上的一根根窗棂经风吹日晒,已摇摇欲坠。老师们都不愿到这里来,来了的老师教不上两年又找关系调走了。

我当年在这里求学,共有三位老师教过我。尽管相处时日不长,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美女老师颜泽英

颜老师长得实在漂亮。当时我们年岁尚幼,对美并没什么概念,只是觉得颜老师长得好看,看着亲切,愿意亲近。颜老师声音很好听,读起课文来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如清莺出谷,乳燕归巢。这自然是我现在的形容,当年觉得老师声音很美妙,总也听不够。颜老师很喜欢唱歌,经常会教我们一些当时流行的歌曲。学生们都很喜欢她,也十分依赖她。日子就这样悠然而过。

颜老师的美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颜老师讲课的时候,听课的并不只有三十个孩子。教室的窗棂上总挂着许多脑袋,教室外面总晃动着一些影子。这些人都是东村西村的青年男子、中年男子,也有老年男子。他们都说自己年少时没读过好多书,想补补课。但他们骨子里最真实的想法,恐怕地球人都知道。在这些人当中,晃悠得最多最勤的,要数炳轩公了。炳轩公丧偶多年,形单影只。别人问他,炳轩公,你也来听课呀。炳轩公嘿嘿笑了,说,颜老师硬是长得好看。

因材施教的胡春友

胡春友老师是和他父亲一起来的。至于他父亲为什么要和儿子一起来生活,他母亲又在什么地方等等问题,我们当时极想知道,但最终也无从得知。胡老师性格温和,少言寡语。胡老师喜欢带一把椅子,躺在山坡上看书,晒太阳。他的父亲一声不响地把洗好的床单一条一条地晾晒在向阳的山坡处。床单花花绿绿,有许多蝴蝶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有一天,胡老师给我们几个班干部布置任务,要我们每人从家里给他拿一些发火的柴禾来。我们自然遵命,把胡老师的办公室兼寝室堆得跟小山似的。当天上午放学后,我们拿了柴禾的班干部全都被留下来补习功课。对于这份恩宠,我们有些受宠若惊,当然心里是洋洋得意。没有留下来的学生,好些吊在窗户上,不肯走。有几个胆大的在那嘟哝,凭什么要给他们开小灶,老师是不是太偏心眼了。这话让胡老师听见了。胡老师一言不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遒劲的大字:因材施教。

补完课后,我们被在外边的伙伴团团围住。伙伴们问老师为什么单单给我们几个补课。我们几个都说,因为我们给老师拿了柴禾呀,老师不是在黑板上写了因材施教嘛。哦,是这样啊。小伙伴们顿时恍然大悟。

多才多艺的张长刚

张老师是和他的师范校同事毕业后一起分来的。两个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到了小山坡后,见到如此破落与凋零的景象,满腔热忱瞬间化为乌有。张老师的同事情绪尤为激动,他一掌击在一根窗棂上,窗棂应声飞出老远。他咬牙切齿地说,不如回家耕田去。说罢,扬长而去。张老师最终却留了下来,并且一教就是三年,可以说是在小山村待得最长的一位老师。

说张老师多才多艺,绝非虚言。张老师吹口琴,吹洞箫,拉二胡,弹吉他,几乎没有他不精通的。婉转悠扬的笛声悠悠地飘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因此变得多姿多彩。三年后,张老师调到镇完小任教。五年后,张老师成了完小的校长。

前段时间,好多年没回老家的我,因事回了一趟老家。问起张老师的情况,才得知张老师因绝症已于去年撒手尘寰,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教育事业。我黯然神伤良久。张老师是我在村小期间对我影响至深,令我获益最大的恩师啊。张老师就这样匆匆走了,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哀思。

岁月无痕,往事如风。谨以此文字深切怀念过去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岁月。

➥ 本文由(星辰)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带题目的爱情散文随笔

爱情就像嚼口香糖一样,刚开始甜甜的,接着到了后面嚼着嚼着就无滋味了。下面是阅读网小编整理的带题目的爱情散文随笔,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带题目的爱情散文随笔篇一:看不尽的夕阳秋 她的心好似有无数把尖刀在割着,是那么沉痛、悲哀:人世间,难道就没有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吗?那还留在世上做什么呢?心里想着...

吴门墨韵一叶间

《姑苏行》——吴门墨韵一叶间 文/淡水泉 在苏州的这两个早晨过的真好,一是天天睡到自然醒,二是早餐都有好东西吃,虽说有点俗,但事实如此,而且谈到苏州,倘若不讲到这一点,我想不免是个罅漏。若问好东西是什么,其实只是些清粥小点,但贵在雅致精洁,看了便食指大动,还不曾细问种种名号。每道都已吃得干净。...

关于黑势的一个“洗”字阐述

客厅时钟,停止了摆动。 昨夜十点,扔挂在今天,没有一点时间概念,我的愁思愈来愈不安,倒要想的事情也渐多了起来。 想一些事理事情,大多也记不得清楚,恍然想起前些日子曾写到的文字,这些文字揭露表述的黑势力如今更让我折断在时钟里,点点滴滴流露出一种窒息沉闷空气。我像生活在黑色死神最近的地方...

女人如叶,男人似酒

女人如叶,男人似酒 上周,有个朋友问浊酒先生你认为女人像什么?,浊酒先生脑海里闪过一片翠绿,对朋友说,女人如叶子,他又问那你觉得男人像什么?,听到这话,浊酒皱着眉头,低头一瞬间,看到桌面上的酒,便呢喃道男人似酒,或许,朋友明白了浊酒先生的话,也不在询问,只是,那一瞬间,浊酒先生疑问?为什么女人是叶子...

依稀当年,抱膝,独坐墙角

浮光掠影,该怎么不枉此生。 感慨过语言的无力,究其所以,仍然还是人内心的蒙蔽。 内心的蒙蔽,究其所以,也只怪我们不够敏感,却善于忘记。 当我们还是小孩,我们很快的理解并且应用了语言,那是生存。后来我们长大,同样的语言,每一句却都多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理解,那是成长。或者不能只怪敏感和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