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中秋

阅览5258 作者:小鲤鱼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937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月圆了,又是中秋,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秋节,在我的家乡叫八月节,因为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五,直到我上学认了字,才知道八月节真名叫中秋节,是月亮圆圆的日子,是我们小孩子享受月饼甜香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农村最忙的时候,俗话说三春没有一秋忙。每到八月,秋收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全家人一起悠闲地享受节日,是很奢侈的愿望。三年级的中秋节,来自城里的知青慧珍老师说要给我们讲关于月亮的故事,于是我知道,月亮里有一个月宫,长着一棵桂花树,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那一天,我是那么向往月宫,恨不得立刻飞到天上去。是不是月宫里没有农忙,一家人就能围坐一起团团圆圆地过节?

又近中秋,父亲说要去二妹家,和母亲一起。我是义无反顾的支持的,这么多年,我们姐妹陆续离开家,从来没有在一起过一个中秋节。前些年父母还有体力,是他们忙农事;这些年,又是我们所谓的忙。端午节的时候,我强烈地邀请父母到我家里来,我们一起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我知道,父亲今年总是腿疼,他是怕他的旧疾影响了他走路,能走就去走走,不然这农忙季节,他才不会去串门。不能下地干活儿,还得帮助弟弟看家护院呢。父亲年近古稀,总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干什么都得有样儿,走路一阵风,我跟父亲走路得带小跑儿的。小时候跟不上,现在还是跟不上,其实我已经够快的了,在病房工作腿脚不快怎么行?竟然还是跟不上父亲的步伐。

那一年的中秋节,因为跟不上父亲干活儿的速度,我痛下决心,我要走出去,到外面看看,不再跟在父亲后面干农活儿。当时是全家人一起收葵花籽,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到了田里,家离收割的田有四五里的路,那时候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家里仅有的小马车父亲是不让坐的,怕累坏了他的宝儿马。父亲打头,然后是母亲,我和妹妹,一人一条垄,我们用镰刀割下葵花的头儿,然后放进筐里。装满筐再倒进旁边跟我们一起走的马车上,弟弟看着马车。那年的葵花丰收,头儿如小锅盖大,女孩子是没力气的,不一会儿,我就汗水淋漓了,父亲落下我50米,再抬头父亲落下我100米以外了。原以为父亲能回头接我一下,可是他却坐下来抽烟了,我心里这个不乐意,但是慑于父亲的威严,我是不敢说的。倒是母亲和妹妹不时地接我,我才算跟上他们的进度。这时我想到了表哥,他是不用再干农活儿了,去年已经考入省城的一所水利学校了。那我为什么不能效仿一下表哥?省得每天看父亲严厉的目光。

中午,母亲急急忙忙地回家包饺子,我们还留在田里。大约饺子要熟了,我们也到家了。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才吃饺子,一到过节每家都会称上二斤肉,中秋节的中午必须吃饺子的,月饼是留到晚上吃的。中午饭就像抢一样,风卷残云般吃完,又回到田里。忙乎一天,所有的葵花都收回家了,堆在院子里跟小山一样。父亲说月圆的日子干活不用灯光,匆匆吃完晚饭,我们披上大衣,坐在“小山”周围,开始打葵花籽了,就是把葵花头儿上的籽儿用木棍敲打下来,然后晾干收藏或出卖。这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大如圆盘,银辉四射,恍如白昼。母亲拿出月饼,我们姐弟四人每人一块儿,那时候的月饼是那么香甜,简直是人间美味。我家有个习俗,吃好东西的时候,必须每人给父母先品尝,然后我们才能吃的,我们一小口儿一小口儿地吃,兴奋地叽叽喳喳,我说吃到青红丝了,妹妹说吃到花生了,弟弟说还有芝麻,似乎白天的劳累一扫而光了。我们不敢吃快了,因为每人仅有一块儿,每年只吃一次,一旦吃快了就品不出过节的味道了。

月上中天,夜晚愈加更加明亮了。“小山”也渐渐变小了,葵花籽儿铺满院子。这时三姑父来了,他兴匆匆的脚步,感觉有喜事要说。他对父亲说,他家有彩色电视了,台湾的老叔给邮寄过来的。父亲说,失散了四十年的亲人,在台湾有消息了是好事,可喜可贺。我知道三姑父是来分享他的快乐的,亲人找到了,还有贵重的物件寄来,在这月圆的日子,是多么难得啊。弟弟妹妹一溜儿烟地跑了,去三姑家看电视了。那时村里还没有几家有电视,都是黑白的,十二寸的。彩色电视啥样,大家都特别新奇。不一会儿,妹妹们跑回来了,兴奋不已,说彩色电视十七寸的,像小电影一样,里面的人都穿鲜艳的衣服,花草树木像真的一样,可好看了。

那个夜晚,父母是高兴的,因为金秋的收获;小孩子是快乐的,因为吃到了月饼,还看到了彩电;我也励志了一回,我发誓要好好学习,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父亲高兴的时候,就爱拉起他心爱的二胡,在二胡优美的旋律里,我美美地进入了梦乡,朦胧中我坐上了月亮船,飞到了月宫,那里雕栏玉砌,碧宇琼楼,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与嫦娥姐姐牵手,在仙境中嬉戏。我还看见一张桌子,上面摆满美味佳肴,月饼圆圆的诱人,我的亲人团团围坐,父亲从容地端着酒杯,母亲在给我们夹菜,妹妹弟弟喊我吃饭,父母没有忙碌,没有劳累,是那么惬意……

➥ 本文由(幽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换个位置看看

印象深刻的,在七岁那年,爷爷从集市上买回两把花伞,款式相同但颜色各异,其中一把是小女孩都喜欢的粉色,另外的是偏阴沉紫色。不出意料的,我和妹妹都对粉色的伞情有独钟,都表示想要它,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只能找大人来评判。 而爸爸对爷爷的做法表示不解,询问为什么不直接买两把同样的伞,那就少了些争执...

孤独是一件华丽的袍

暮霭低垂,有薄雾从脚底升起,有鸟收敛羽毛在枝头守望,天像一块黑色的幕布盖了下来,四周静了下来,只能听见夜的湿气浸润万物的声音、风吹过庄稼叶片的声音,还有我的烦躁在一点点散发的声音…… 那一刻,我置身其中,独自一人,居然没有一丝恐惧,内心却是无比的平静和舒展。我就是山上的一株草木,在清风里婆娑...

有关炊烟的散文

炊烟袅袅,无言地诉说着庄户人家的喜乐哀愁,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和憧憬。因为它是人间的未来和希望,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记忆和向往,更是乡村一道优美而靓丽的风景。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炊烟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炊烟的散文:故乡的炊烟 我的父辈都生长在农村...

再忆曹州老城

菏泽老城区留下我太多的不舍和回味。 位于老城西侧的那条水洼街南北伸展,一街两侧散居着我不少同学。节假日,经常到同学家串门,大家一起写作业,然后尽情地玩耍。有个同学家宅院临水,家有绿荫,还能摘食架上的瓜果,自然成了大家爱去的地方。顺街南行,穿过青年湖,可一直到达南城墙。湖南有个单位叫二库...

妈妈的心

儿子给了我一个背影,留下长长的影子,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五味杂陈涌上心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得很多很多,尤其是面临他考研前夕,这时如果身边有任何一家孩子学业有成的消息传来,我的心和脑海里就象炸开了锅似的,自责反省便不断地从自己的胸腔里喷射出来,而这种喷射状别人却捕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