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方,我亲手植下的荷

阅览106 作者:李仁君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874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我爱碗荷,从心底喜爱。我觉得这种小巧玲珑的东西更适合人把玩,池塘里的荷家里根本种植不了,种在大缸里也只长几片叶,开一两朵花罢了,这样的荷早已失去了荷的风骨,可碗荷不同,一个大玻璃缸就可以种植,三两株碗荷,就是一方荷塘,在盛夏长几十片叶子,开七八朵花不成问题,月下的荷,沾露的荷,含羞的荷,这样的景摆在家里,别有一翻风雅。

家里曾有方碗荷,是朋友送的,刚送来的时候很萧条,荷叶褶皱,茎有些泛黄,根须也不长,泡在水里,一点生气也没有,朋友说他实在侍弄不了这位病美人,送给我,希望我能将他养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我把荷分成五株,换了新泥,换了清水,掐去了枯黄的叶,栽在玻璃缸里,侍弄荷真是门学问,几天后冒出了嫩芽,长出了尖角,叶子还没展,我把它移到烈日下,没到一天卷了角,这荷真是位病西施。

一个月后荷叶长满了玻璃缸,几个小骨朵点缀这荷的美丽,含苞待放,晚饭后必做的事就是把玩这荷,施肥,换水,在荷边弹琴,说起弹琴,这荷更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追忆。

那夜月光流进屋子,淌在了荷叶上,这荷静静伫立在那,仿佛在等什么人,微微的风,摇动了她的衣裙,那冠顶雪白的花,在月下被衬的极其凄美,飞来几只萤火虫,停在叶角,一闪一闪泛黄的光亮,点缀了这少女的衣裙,这样的夜无眠。

拨灭了烛蕊,光影响的月色,取来早年珍藏的酒器和酒,斟一碗,满满的一碗,酒入喉,有些哽咽,眼角湿了,指尖凉了,此时不抚一曲怎对的起这夜色,书案旁的七弦琴,也感受到夜的美,一拨一挑,弦微微的颤,心也微微的颤,曲还未终,弦就已经断了,虽说这曲没弹完,可这琴意早就终止了。

萤飞走了,月光移了,少女拉长了影,她还在等未归的人,我真怕她堪不住这思念,这情深的伊,会在红尘中化作一缕青烟飞去,我在荷中滴进几滴酒,来陪我一醉方休。

这荷就像我喜欢过的姑娘,爱的极深,可最终成为陌路人。

后来我离开家,出去闯荡,回来的时候,荷已十分萧条了,母亲说:家里没人侍弄它,都想扔掉了,怕你回来找,就一直放在书案上。我伫立在那里,我心爱的姑娘走了,去寻她心爱的郎。

七弦琴落满了尘,弦还断着。

这一方,我亲手植下的荷,植下了我的爱和怀念。

➥ 本文由(梦溪)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佛家关于人生的哲理散文

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佛家关于人生的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佛家关于人生的哲理散文:人生里需要一盏灯 人生之路,总是向前延伸的,途中难免有各色的景,或明,或暗,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迷惑,让人看不清...

朝圣乐山大佛

那年在泸州办完公务,我说去乐山看大佛去,大佛值得一看。我的上司是个不爱活动,不愿游玩,而且极正统极严肃的人。他看了我一眼,懒慵慵地说:“下次有机会,这次就别看了,还是尽快回去吧,家里的工作还等着我们做呢!”于是,那次我与大佛失之交臂了。这次来重庆、成都,我心里想这次决不能错过去乐山看大佛的机会...

一番刻骨铭心,最是情难自已

离开校园时候是五月中旬,春天的气息很是浓厚,而这样的天气也恰恰很是暖和舒适。那一天倒当真是记得真切的,前一晚还是毕业酒会,然而隔天便是各自拎着大包小包,缓缓淡出了校园。于是,那一刻,忽然对这个待了四年的学校有了不舍。这在四年前,几乎是无从预料的。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四年之后会对这个学校...

希望

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何去何存,我不去想,我也不敢想。我觉得自己是在苟且偷生着,日子就这样得过且过着。可笑的是,我还过得心安理得,过得有滋有味,可是美丽的光环下面有着无尽的深渊,只是没有勇气去揭那可怕的伤疤。在亲朋好友面前我把自己包装得若无其事...

唯愿时光,永如初见

常常,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感到拥挤;车水马龙的街道让我觉得压抑;水泄不通的交通堵塞让我感到心急如焚,弯弯绕绕的马路巷口让我觉得迷茫,于是,我便减少了出门,减少了拥挤,只想一个人,清清静静的,端坐在属于自己的时光深处。 如果可以,我愿意摆脱这样沉重的枷锁,远离世俗的喧嚣,驾一叶小舟,携一片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