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所谓

阅览6476 作者:网友推荐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6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自有记忆以来,他就是一棵树。

在那记忆渲染的浅处,他的身边有一棵栀子花树。他很喜欢在风吹来的时候跟她聊天,她总是温和和善解人意的,她说,努力地从土里汲取养分,在身体里沉淀,然后开出最白最纯洁最美丽的栀子花,蜂蝶在她身边围绕的时候,让她感到,自己是可以让别人开心的。她说,她的使命也许就是让别人欣赏她的美丽。他不懂开花的喜悦,也从没人会赞美他的花朵,因为他从没有开过花,但是,如果一直跟栀子花树一起,他想,也许会慢慢懂得的吧。

可是,他生长得越来越高,当风吹来的时候,已经不能和栀子花树聊天了,已经越来越远了。栀子花树有了新的朋友,他想,没什么的,我也会有新的伙伴。

在一圈圈年轮里,渐渐变得健壮。一天清晨,阳光如星辰落下,他听到一阵声音,宛转悠扬,在他的耳边流动,于是他有了一位新的朋友,一只鸟儿,鸟在春天的时候来到这里,在他的枝冠里安居。每天早晨为他歌唱,中午会陪他午睡,晚上会静静和他聊天,讲远方,讲白云,讲风……他想,鸟儿会飞得很高,会一直和他在一起。

秋天来了,一群群鸟儿从头顶飞过,他不解,鸟儿告诉他,候鸟总是春来秋去。他问:那你是吗?我是。那你明年还来吗?不来了。为什么呢?我老了,飞不到这里了。

他渐渐沉默,渐渐压抑。其实没有什么,他告诉自己,等我足够高大强大时,总会有人留在身边。努力向上生长,看看鸟儿说的蓝天上被风吹散的云。周围的树说:为什么要生长得那么高大,你是为了俯视我们吗?你看我们这样,也很快乐。风吹来,他们晃晃自己横生的枝干,摇曳风姿。

终于有一天直指蓝天,风吹来,他看见白云飘动,听见森林里飒飒声响,心里满足也寂寞。风问他:后悔吗?树摇摇树叶,不回答。

成长是一条单行道,我们只能向前,但我们总会失去许多。总会有人告诉我们说:上帝给你的东西只有那么多,得到一些,必定会失去一些。所以我们总会用欲望来填平失望,其实我们不是无所谓,只是习惯了装作无所谓。

树,没有开花结果,终于渐渐失去,慢慢收获。经历了许多情感,却最终一个也没长留,只有镌刻在表皮的印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却最终孤独。

自有以及以来,他就是一棵树。

➥ 本文由(云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名人的经典哲理散文精选

在名人的智慧之中,我们能感受到人生的深刻与真谛。经典哲理散文汇聚了思想的光辉,指引我们在繁杂的生活中寻求启示和力量。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智慧的篇章,感悟人生的价值。 名人的经典哲理散文精选篇一:对智慧的思考 自从关注了雾满拦江老师的公众号之后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去认真而仔细的看,虽说初时看不懂...

余毒余毒

余毒 拉开沉重历史话题帷幔,走进“文革”十年动乱中的唯一的一次高考,出现了张铁生“白卷英雄”,从而导致无数知识青年“大学梦”在瞬间支离破碎。也使我们还在校园的高中莘莘学子无可适从。知识越多越反动,是那个年代提出的口号。课本一学期下来基本崭新如初便是最好的见证。 政治老师,紧跟顺应形势开讲...

情深缘浅,终付了似水的流年

一直以来,都喜欢一个人静静的伫立在风吹过的窗台,静待夕阳的余辉落下,眺望远方,看那小船灯火的明灭,一如往昔,你迷蒙的眼眸,忽闪了我整个永恒而短暂的青春。 我心中的你,依旧是清纯的样子,在蛐蛐声中坠入初秋的缠绵情话,安静而又甜蜜;而你温柔的眸光,穿越了这幽幽暗暗浮华的尘世,让我心生欢喜。独自倚窗...

水墨皖南,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对皖南的感情,说是一眼万年,大抵是不夸张的。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土地对山林有着与身俱来的归属感,喜欢朴素自然的东西,喜欢真诚的人和人性。皖南纯净的山水、朴实的民风、众多的古镇古村,正好契合于我,每一次去都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真山真水的原生态也能满足我对于大自然的贪心。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北方的冬念

北方的冬,刺骨的寒风夹杂着几丝懒意,如果说江南的湿冷、吵杂,那北方是干冷,只不过少了原有的萧瑟之意,多了几分安逸之境。 要说习惯,可以自信的说,出生在大西北的我早已习惯了北方冬里的日子。 准格尔的冬天,再也找不到用山地一色一词,在好不过的形容这地方的素洁静美了。除了蜿蜒曲折而过的黄河不曾结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