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青蛙与心理框架

阅览6780 作者:赵文家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2637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一、跳高,特殊培训与潜能激发

有一个很有跳高潜能的男孩,教练发现后如获至宝,对他进行精心培养和训练。三个月下来,男孩有了长足进步:已经能越过1.89米,成绩足足提高了二十多厘米。教练非常高兴,因为再提高一厘米,自己的弟子就能破市纪录了。可就是这一厘米,却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教练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两个月下来,男孩的成绩只能维持在1.85—1.89之间。这可把教练急坏了!冥思苦想后,教练终于想出了一个奇招,准备试试。这一天,男孩跳过了1.86米后,教练暗中直接把横杆升至1.90米。按照平时的习惯,横杆总是两厘米两厘米地往上升。此时,男孩并不清楚横杆的实际高度。第一次试跳失败时,教练大声呵斥:“怎么连1.88米也跳不过去?”男孩第二次居然一越而过!教练心中暗喜:原来,心理作用有时大于生理和体能本身。他严守着“秘密”,直到自己的弟子在这种“特殊培训”下越过1.92米时,才将真相告诉了他。最终,男孩在市田径运动会上,如愿以偿地破了纪录。

可见,心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一种困难面前,当你把它想象得非常巨大时,你就无法逾越它;反之,当你不把他当回事时,它就在你面前低下头。如何培养人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呢?这是人力资本管理的重大问题。目前许多组织搞的野外拓展训练,效果不错,它能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培养解决挫折、困境、压力的能力。

笔者认为,每个人都储藏着巨大的潜能,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如何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这牵扯到管理心理学。这需要设定目标,压担子,精神激励,危机机制,但要灵活运用。一个实验很有启发,一个人被一个猛虎追赶,前方是一道很宽的深不见底的鸿沟,危机之中,这个人一纵身跳了过去,按常理,他是没有勇气跳过去的,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竟然跳过去了。可见,潜能,被巨大的生存压力激发出来了。笔者调研咨询发现,一些企业在经营如日中天之际搞危机管理,其目的也是让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全身心地投身企业,创造最佳成绩,从而使潜能得到激发。海尔搞的“源头论”就是激发潜能的创举。

二、小白鼠与人生的水池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心理学家先把一只小白鼠放入水中。小白鼠入水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是在测定方位,它的鼠须就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去,被鼠须探测到,借以判定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离水池边沿的距离。它尖叫着转了几圈以后,不慌不忙地朝选定的方向游去,很快就游到岸边。实验至此,尚未结束。心理学家把另一只小白鼠的鼠须剪掉,也把它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复存在了,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音波。几分钟后,筋疲力尽的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

所以,关于这个实验,心理学家讲,第二只小白鼠表面上,是因为剪掉鼠须不能探测到离水池边沿的距离,无法逃生死的,而实际上,它是被那“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的意念害死的。

“被意念所害”仍是一种心智的问题,心智有问题,遇事就会按照那个心智的“基点”去生发、放大,无限地叠加,当困境被叠加到无法超越的地步时,就会生出“绝望”的念头来。

笔者家开展的学习型组织辅导培训中,接触到很多相似案例,有的对个人的发展感到迷茫,有的人际关系紧张,有的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兴趣融入组织的价值观,他们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对抗”。

笔者认为,现实中,每个人都难免遇到人生的“水池”,遇到生存的压力。网络中屡屡爆出的跳楼自杀事件,就是心理巨压下的“井喷”。所以,组织管理者,要及时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和解压工作。目前组织的心理管理已提到重要位置。

三、农夫、青蛙与心理框架

一农夫来到城里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腿,说他那儿有成千上万只青蛙。餐馆老板听后吓了一跳,问农夫从哪儿找到那么多青蛙!农夫回答说:“我家附近有个池塘,里面有成千上万只青蛙。一到晚上它们就开始叫,叫声太厉害了,我都快被它们逼疯了!”于是,农夫和餐馆签订了一项协议,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每天向餐馆供应一百只青蛙。第二天,农夫再次来到了餐馆,可是他的手里只拎着两只青蛙。老板很奇怪:“不是说好了每天一百只吗?那些青蛙在哪呢?”农夫回答说:“嗨,是我搞错了,那么多的噪声就是它们俩叫的。”

故事体现了一个心智模式的问题。

思想决定行为,好笑的农夫把两只青蛙想成了成千上万只,导致了他同餐馆老板签订买卖青蛙的协议,这样既降低噪音,又获得收益,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哪成想第二天只捉了两只,让餐馆老板大跌眼镜。

原来,人的大脑仓库储存着很多的密码,一旦受到激发,就会按照它开始的排序立马迸发出来。密码排列错了,所以思维就错了,噪声——烦躁——无端地放大事件,最后出现二到成千上万的裂变。可见,心智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放大!

曾有个机关单位中层干部,找到笔者,咨询他想调走事宜,问其缘故,因一点小事得罪了领导,说和领导存在隔阂,心理压抑感与日增大,日益放大。我同他介绍了如何改善心智模式的问题,最后改善了双方关系。

实际上,笔者长期推广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就立足于管理创新,改善组织和个人的心智,推动组织中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

四、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儿子养不起年迈的母亲,决定把她背上山丢下去。

傍晚,儿子说要背母亲上山走走,母亲吃力地爬上他的背。

他一路都在想爬高点再丢下她,当看到母亲在他背上偷偷往路上洒豆子,他很生气地问:“你洒豆子干什么?”

结果母亲的回答让他泪流满面:“傻儿子,我怕你等会儿一个人下山会迷路。”

启示:永远的母爱,昭示着做子女的一定要善待自己的父母。

企业就是自己的另一个父母,没有组织的培育,没有组织提供的舞台,个人怎能得到不断地成长呢?笔者认为,善待组织,就是善待自己的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五、静水深流,大爱无声

他向她求婚时,只说了三个字:相信我;

她为他生下第一个女儿的时候,他对她说:辛苦了;

女儿出嫁那天,他搂着她的肩说:还有我;

他收到她病危消息的那天,重复地对她说:我在这;

她要走的那一刻,他亲吻她的额头轻声说:你等我。

这一生,他没有对他说过一次“我爱你”,但爱,从未离开过。

静水深流,大爱无声。

老子语,“太上,不知有之”,管理中的最高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思想的引领,文化的侵润,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笔者认为,我们的组织管理中,最缺乏的就是至深至爱的文化基因。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描写爱情的优美短文大全

最好的爱情,不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而是一杯温水,不随外界变幻而更改,不因岁月迁徙而转移,给你的是永恒的温暖。下面阅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描写爱情的优美短文大全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描写爱情的优美短文篇一:爱的距离 不止一次,我大胆设想过爱情的距离,结论是爱就要没有距离,为了这个结论我经历了一次次爱...

有关人生的简短哲理小散文

人的一生很短,人各有所爱,人各有所求,人各有所志,人各有各的生活小天地和各有各的生命轨道。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人生的简短哲理小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人生的简短哲理小散文:人生如海 岁月在指缝间缠绕出一个又一个华丽的发髻,我用五指想要捋顺它的痕,却终于不敢轻举妄动。韶华飞逝间...

我知道我爱她

关于爱情,我一直都很向往,也一直认为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人要付出,才会得到想要的,就算不是马上能看到,它还是会来的。在博客这里,应该没有我认识的人,所以,我就在这里发泄一下,很多感受我想说出来,借此机会吧。 爱情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都觉得自己的答案是幸福的,我也是,也坚持着那么做,就是付出...

共同进步,发扬中华武术

共同进步,发扬中华武术 作为中华炎黄子孙,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尤为重要。俗话说的好,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成为传道授业的师者,作为“微光”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我充分应用所学师范技能,准确地将每个知识点传授给正需受教的孩子们。 中华武术对生长在这片黄色土地的孩子们来说,显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我可爱的太太

我爱你,从什么时候才很明确了很爱你呢,我想了很久,大概是高三那一年,彻底没有叛逆的毕业季。 那一年的一切都值得留恋和怀念,缱绻的时光使很多美好的记忆褪色,同桌、老师、挚友日渐退出了我的生活圈,而你,始终陪伴。血脉相通,因而我们骨子里就很像,即便是现在,我仍然欣然承认我就是另一个你。在家是爸的傲娇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