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白粥

阅览603 作者:清雅秀丽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624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我喜欢喝粥,喜欢那种黏稠润滑游走于口舌之间,再缓缓顺食道流淌入胃的感觉。虽然喝过煮过的粥种类很多,但最喜欢喝的还是白粥。白粥素雅和纯真,只需大米和水就能煮出一锅清香洁白润泽的美食,那种白,是带着珍珠般温润光泽的,记得儿时我就最喜欢喝的也是白粥,如今每次生病都依然还会想起白粥的美味,觉得白粥比任何美食都香。每当我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依然固执的喜欢煮上一碗白粥,总觉得那份平淡是对自己最好的补偿。喜欢那份平淡,喜欢在平淡中体会粥的香味,就像品尝爱情一样,白粥像极了中国的传统夫妻,那浓稠和缠绵,都是寻常烟火慢慢熬出来的。

或许因为从小随奶奶长大,所以特喜爱喝奶奶煮的白粥,每天早晨一觉醒来,便听见外屋大锅里“咕嘟……咕嘟”的响声,揉着惺忪的眼睛走到外屋,一股扑鼻的粥香便钻进了我的鼻孔。成家以后也曾尝试学奶奶的样子熬制白粥,但却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煮一锅真正的白粥,便常常用急火米粥或泡饭代替。精制高压锅或是电饭锅熬制出来的白粥,终究比不上奶奶用大铁锅、木锅盖,烧柴火熬出来的粥喝着有味。锅面上没了那种薄薄“汁层”,锅的周围没了薄如蚕翼的“锅巴”,似乎香气也随着淡了很多。奶奶说煮白米粥最好是刚上市的当年米,这样的粥才会粘稠。煮粥的米需淘洗后稍微“涨一涨”,这样煮既快又粘。大火开后就用小火“熬”,让米粒保持翻滚。刚刚熄火后的粥还喝不得,要在锅里闷上一会儿,这样粥面就会结出一层绵绸白亮的白膜。

一次休息日,一个文友打电话说她开了一家粥店,让我过去捧捧场。我是个喜欢喝粥的人,有此美食的机会当然不肯错过,于是欣然领命。跨进粥店,我发现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粥,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此时的我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东瞧西望,感觉眼睛都不够用,在千姿百态的粥面前我觉得有点晕。朋友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笑了笑,说:“时代不同了,以前喝粥只是为了充饥,现在却是为了享受生活。”面对眼前琳琅满目的粥,我惊叹于厨师的心灵手巧,把生活中最普通的饮食居然做出这么多内容来,但唯独没有我喜欢喝的白粥。朋友听了我的疑虑哈哈大笑起来:现在谁还会喝单纯的白粥呀。我听后幽幽地对她说:白粥,很平凡,但骨子里透出的,是一种遗世独立的高贵,需要煮粥时精到的火候和品粥时淡泊的心境。朋友听后嬉笑着给我一拳“好了,大作家,别咬文嚼字了,本姑娘亲自给你下厨煮一碗白粥行了吧。喝着朋友煮好的白粥,朴实的米粥给我的又是一种淡雅、回归、淳朴的感觉。

夏季酷夏是我的常态,吃啥都觉得没有味道,毫无食欲,只想喝一碗粥,一碗纯粹的白米粥。我常常会懒洋洋地对老公撒娇说:“今天好像没胃口,想喝碗粥吃。”于是每个傍晚煮粥便成了老公稀松平常的行动。黄昏时分,几缕夕阳余晖夹杂着稀疏树影透过厨房窗户映照在灶台上,我也会怀着一颗悠闲的心,自己用电饭锅开始煲粥,锅里只有米和水。白米沉在清清的水底,随着温度上升,米粒陷入了水的纠缠,开始在锅底躲躲闪闪。随着水温升高,锅底泛出水泡,水逐渐翻滚沸腾,米粒终于欢快地跳起舞来。随着热气的徐徐上升,锅面开出乳白色的花朵。厨房里慢慢地热乎起来,弥漫起淡淡的甜香。

听奶奶说,在那困难的的年代里,粮食是限量供应的,因此大米粥只有患病的人、年老的人、婴幼儿才能享用。记得小时候每次感冒发烧没有胃口吃饭的时候,奶奶总会熬一碗白粥给我喝,那时我觉得白粥真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记得儿时一次我觉得浑身没劲,吃药也不见好,奶奶给我熬一碗粥喝下去,我就来了精神,奶奶说我得了馋病。

我奶奶是个典型的南方妇女,年轻时代随爷爷从宁波来到了山东安家,或许因为奶奶是南方人的缘故,她熬的白粥就不同于其他人做的白粥。吃惯了她煮的白粥的我,已经不习惯喝别人煮的白粥了……

随着生活的提高,不知何时起,自己经常吃饭吃东西都是没有了感觉,于是便常常想起了奶奶煮的白粥,可奶奶已经离开我们将近十年了,转眼间,我也将近五十岁了,那些早年与粥有关的辛酸,渐渐的忘却了,童年那堪称美味的粥,也就只能成了我难得的回忆了。(姜秀丽)

➥ 本文由(墨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世界有爱才永恒

昨晚,收看了CCTV1的《2018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在两个多小时的晚会时间里,我一直被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和群体温暖着,感动着,泪水无数次的溢出眼眶,心灵无数次的激荡起伏。 “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分别是:一生致力于扶贫和教育的卢永根院士,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

关于战友情的情感散文

战友情,像亲兄弟一样,是一种超越血缘、跨越血缘的亲情;最真战友情,这是穿过军装的人发自肺腑的心里话。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战友情的情感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战友情的情感散文:难忘战友情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

再见了我的第二故乡

再见了我的第二故乡 不久后的一个傍晚,山下的水利工地上快要收工的时候,杨社长派人到工地,辗转多次才找到我,直接把我带到了公社的办公室门前。 刚跨进门,杨社长就开门见山地告诉我:“现在,我们正式通知你,国家根据建设需要,今年在我们公社招工,在全公社所有的知青中,你是第一个,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吧。小伙子...

杨绛散文集《控诉大会》

三反运动期间,我在清华任教。当时,有的大学举办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图书展览,陈列出一批思想腐朽的书籍。不过参观者只能隔着绳索圈定的范围,遥遥望见几个书题和几个人名,无从体会书籍如何腐朽,我校举行的控诉大会就不同了。全校师生员工大约三千人都参加,大礼堂里楼上楼下坐得满满的。讲台上有声有色的控诉...

春暖花开,播种爱情

我不知道,这样美丽的季节里,你的到来对我意味着什么?尤其路遇北方这样的寒冷时令,我时常一个人,站在空旷的荒野上,想着那些春暖花开的旖旎景象,你的爱是不是也会像春天般的温暖?我伸出五指,多想在指缝间驱散空中的冷气,留有满掌纹的温度;多想捧着一棵嫩芽,只在一个人的心田里播种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