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听雨

阅览4044 作者:左氏春秋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35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我爱听雨,爱听故乡的雨。

静夜听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当,当,雨滴落在屋瓦上,清脆悦耳,轻盈得像一首首空灵的小诗;嗒,嗒,嗒,屋檐上的雨滴落下来,幻化成一串串悠长的梦,伴我酣然入眠。

最妙的,莫过于在故乡听雨。下雨天,哪儿也不去,泡一壶香气袅袅的清茶,趴在窗台,看竹,看树,看远山。这时候听雨,竟能品味出奇妙的意趣。院落外的几竿翠竹,经雨更油亮,墨绿。细雨淅沥,竹韵萧萧。秋风起,几片竹叶飘落窗前,带来丝丝凉意。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清代大诗人郑板桥由听竹联想到民生民情,他胸怀天下,必系苍生的民本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南墙下的两株梧桐,在秋雨的润泽下,似乎更茁壮了,一点也看不出这个季节应有的萧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和雨,好像牵扯出永远绵绵不尽的愁绪,成为文学作品中最永恒的意象。而我听雨打梧桐,雨打芭蕉,更多品味到的却是一份温馨,一份闲适,一份宁静。

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烟雨迷蒙,雾气氤氲。松树们都静默着,在接受秋雨的洗礼。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风起时,松涛阵阵,这时,你才真正感觉到秋意浓了。时近傍晚,暮色四合,萧萧雨歇。远处的群山只剩下大致的轮廓,隐约可见莽莽苍苍的青黑色。远远传来喇叭声和时明时暗的光柱,那是盘山公路上的运输车辆,它们打破了夜的宁静,山的宁静,村庄的宁静。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宋代词人蒋捷的这首《虞美人》,以听雨为主线,将人生不同时期的境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有浓重的沉郁感和沧桑感。听雨,我虽听不出这么多的感伤,但仍爱极了这首词。

我爱听雨,爱听故乡的雨。不管我身在何时,何地。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庄窠梁”深夜的鬼哭声

我的家乡坐落于大西北甘肃省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四面环山,在小村庄靠北面,有一座黄土大山,当地人叫“庄窠梁”。在黄土大山的山坳里,有一座只留下残壁断痕和瓦砾旧庄窠的遗址,因此,这座黄土大山,便以“庄窠梁”来命名。 据当地老人口头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我的同学大老憨

韩德魁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小学时的同学,大家随着“韩”字的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老憨”,意思不是说他憨厚,而说他傻乎乎的不怎么精明。 六十年代那会儿,农民的孩子想离开农村,只有两条路可以融入城市,一是参军,二是升学,可是有几个普通农家孩子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啊。 我们小学毕业考试的考场设在我所在的中心小学...

—莲花山的杮子熟了

莲花山的柿子熟了 电视、报纸、网络、有奖征文、“柿民”海选……是怎样的铺天盖地,让一向气定神闲的我也难以抵挡这么凌厉的宣传攻势。走,去莲花山摘柿子去。 莲花山,地处鄱阳县北部的莲花山乡境内,属安微黄山山脉西南端的余脉,是潼津河和昌江的源头,森林覆盖率87%,被誉为赣东北绿色明珠...

你是我前世今生的孽缘

时常习惯于一个人,在心静的夜晚,沉醉在喜欢的一曲韵律中,跋涉自己的灵魂;或是,静静地为自己洗净一身地疲惫和风尘。 当一个人的思绪得以舒缓时,仿若一切爱恨情仇都像浮萍一样,在眼前浮动或渐远。可记忆中的那些痛、那些喜,就像一剂没有解药的毒,在我体内不停地窜遍每一根毛细血管的神经末梢。 后来,我才知道...

窖红薯

秋天窖红薯留着冬天吃。我小时,一到秋天,红薯到处都是,地里一堆又一堆,跟小山似的。来到家里,发现院内和院外也都是堆着红薯。打仗有碉堡,我们小孩子不懂事,会把红薯堆当成碉堡。当“敌人”从红薯堆往上爬时,在红薯堆那一边的我们会把顶上的红薯当成手榴弹用力往下扔,扔到了“敌人”身上了,我们就欢呼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