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最浓是回乡

阅览4501 作者:刘嘉敏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676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小辉和阿花是一对来自江西的夫妇,来高要打工十多年了。刚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刚结的婚,在我家门前搭了个棚子,做着打棉胎的生意。

一捆红白蓝彩条布,四个柱子绕一圈,就成了最简单的店铺和家。几块木板搭建的床,既是他们的工作台,也是他们休息的地方。电是临时接的,水是井里挑来的。寒风裹着雨水钻进来,扯得帐篷呼呼作响,但是邻里乡亲们都爱聚在他们的帐篷里闲聊。

秋去冬来,他们从这个村搬到那个村,来打棉被的人也换了一家又一家,但凡嫁女娶亲的,旧被翻新的,添被过冬的,大家总爱留待他们的到来。由于买票难,要转多趟车,每年他们都会赶早在春节前帮乡亲们做好被子,然后夫妻二人,开两天的摩托,冒着风雨和严寒,大包小包地,回家过年。

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年盼他们来开档,依依不舍地送他们回乡,又满心期待地等他们归来。听他们讲路上的见闻和家里的情况,仿佛,那是我们远方的一户亲戚。每每讲到孩子们的听话懂事,小辉都是掩不住的自豪,重复着他常常说的话只要家里老人健康,孩子有出息,我们在外面多辛苦都值得。

如今,他的大儿子将要上大学了,成绩拔尖。他们的业务范围也扩展到床垫床品,还购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代替全手工的操作。淡季的时候,就到高要的厂里打工,旺季的时候,就辗转各村为大家做床垫做被子。他们的家人朋友也来到了高要工作,高要对于他们,是第二个家,也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但,故乡的根,还是他们恒久的牵挂。

送完这些床垫和棉被,我们就回家啦。小辉讲着一口流利的高要话,开着新买的小货车,又踏上归家的旅途。

纵隔万水千山,最念仍然是故乡。再冷再难,都抵不过团聚和牵挂。有了牵挂,日子就有了奔头。

➥ 本文由(落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七月的一个清晨

七月的一个清晨,寻了一块好去处,荷塘边。阳光也不怎么扎眼,温温的笼着一切。知了夸张的的长调合奏斑鸠的“咕、咕”短切音,并不打搅浓盛繁绿的生长,安宁在黄鹂的口哨中升腾。 正是花事繁累的季节,石榴花在碧翠间俏出灼灼其华,密密匝匝围河塘一周。荷叶铺满池塘,层叠碧沉,湖心却是画影清波。荷苞刚刚走出,高出水面...

休闲体验——记车佛沟、黑龙庙、西乡坪之旅

一个多月的蛰伏,是因为天气炎热或是工作繁忙,这均不构成充分的理由,那只能是自己惰性的借口了。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快乐的人们在收获,新的学子们把希望刚刚种下,驴友们激情澎湃的日子随之来临。 出行,是周末不二的选择,虽然生活繁杂羁绊,但向往大山之心不改。大山稳稳地矗立在原地...

人生感悟哲理美文

生命就是一场轮回,而时间,便是最好的沉淀。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人生感悟哲理美文,希望您喜欢! 人生感悟哲理美文一:人活着,且行且珍惜 感动一个人,不仅需要良心,也需要尊严,人可以没有金钱,但是必须拥有人格。世态炎凉,人生无奈,学会放下,只是为了改变自己,善待生命的每一个人,学会珍惜...

元宵节的记忆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刚过完春节又迎来元宵节,使年味变得更浓郁。人们在元宵节这几天会门头挂上红灯笼以示庆贺,又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又都会从不同方向涌向城市...

宝岛台湾之旅拾碎之一

引言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我们一行18人随机报团大三峡国际旅行社有幸去宝岛台湾进行了一次环岛八日游。早在这趟旅行开始之时,我就有心在这趟旅行结束后写出点文字的东西,以示纪念。但因为一些琐事缠绕,时至今日,在我们顺利结束此次旅游已过去11天后才得以稍时静心坐在电脑前敲打起久违了的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