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路

阅览1737 作者:王念人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93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夜幕降临大地,每当我走在大都市宽敞而笔直的大道上,望着那星罗棋布的路灯时,不禁使我回忆起那故乡的小路。因为,它给我力量,它给我勇气,使我从泥泞的小路中走上漂亮的现代化大道。

七十年代初,高中毕业后回到乡下生活。家有两间瓦房,前面是院子,一条高三米的围墙把房屋紧紧围在中间。家的东门有一条小路,直通后园,那是爸爸开垦的一片竹林。村里上了年龄的人都爱从这条小路往后园乘凉闲聊。有些人,已在这条小路上来回走了几十年了。久了,后园就成了乡村中的世外桃源,这条小路就变成了人们十分熟悉的银带。我回到乡下,也没有地方可去,吃饭—劳动—睡觉,生活犹如一个固定模式。不久,我也开始对这条小路很感兴趣。因为,后园确实是一块独特乘凉闲聊之地。这里没有广播、没有电灯、没有孩子喧闹,除不时隐约听到几声“吱吱”的小鸟叫声外,四周显得十分的宁静。这种环境,当时正好迎合我那种失落的心情。而这条小路是唯一通往后园之路,所以,在人们心目中,这条小路与后园显得同等重要。乡下雨水多,每次雨下过后,通往后园的这条小路就成了一片泥泞。但是,尽管小路泥泞,我仍然踏上它,每天两次来到后园,参与闲聊。他们闲聊的内容,不是谁种的番薯好,就是谁种的品种究竟有何收获?

冬去春归,后园的竹子长出一片绿色的嫩叶,显得十分可爱。几天后,叶子长得又长又绿,像天上闪闪的群星。这个时候,我总觉得大地上有一种朝气勃勃的气息,一种跳跃的生命力,潜入我的心灵深处,唤起我的青春活力。是的,年仅十多岁,难道就甘于天天走这条泥泞的小路,而不想走大道吗?每想起这些,我的心不觉有无限的惆怅。在我的心灵深处,好像有一种声音时时在呐喊。渐渐地,当我走在这条小路上时,每走一次,肩上就像增加一百斤的重担子。从那时起,我对去后园失去了兴趣,悄悄地躲在房间看起书来。有人见我久不去后园闲聊了,便说:“回到乡下就是与牛打交道了,‘吃饭—劳动—睡觉’三部曲。”我不管人家的议论,利用这空闲时间抓紧学习。第二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中文系。

家乡建省办大特区后,台湾商人投资把家乡那片土地开发办工厂了。如今,那条小路已不存在。但是,每次返回故乡,我都要去探望它。因为,它启发了我从乡村小路去寻找一条康庄大道的勇气与信心,使我真正走上了一条撒满鲜花的大道。

➥ 本文由(流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休闲体验——记车佛沟、黑龙庙、西乡坪之旅

一个多月的蛰伏,是因为天气炎热或是工作繁忙,这均不构成充分的理由,那只能是自己惰性的借口了。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快乐的人们在收获,新的学子们把希望刚刚种下,驴友们激情澎湃的日子随之来临。 出行,是周末不二的选择,虽然生活繁杂羁绊,但向往大山之心不改。大山稳稳地矗立在原地...

回忆抒情散文:浓浓蚕豆香

前些日,突然想起小时候的怀旧零食——农家自产干蚕豆,于是忍不住让母亲从老家带了一些解馋。 晚上,我便学着小时候母亲炒蚕豆的样子,在煤气灶上不停地翻腾炒熟。待蚕豆皮焦、拍锅声音清脆时,出锅,凉冷后,享用。一碗干蚕豆,还是熟悉的模样,黑乎乎沉甸甸的,顺手抓上一把,轻轻一嗑,吐出薄薄的外壳,咬上去...

有关尊重的哲理性散文

尊重是一种习惯,你偶尔会忘记,但请你不要永远忘记。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尊重的哲理性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尊重的哲理性散文:喜欢与尊重 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为了让别人喜欢,而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题记 我们很多时候会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去迎合别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

关于对与错的哲理散文

对与错的概念是什么,其实我们谁也无法认定。因为两者都在一瞬之间,只因我们的选择不同。下面阅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对与错的哲理散文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对与错的哲理散文篇一:错也是对 小时侯,父亲常教我写毛笔字,每当我写到一半,对其中一笔不满意而懊恼迟疑,父亲总会安慰我: “上一笔没写好...

描述幸福的哲理散文文章

真正的幸福,其实不是让我们背负着终生之憾的危险,刻意去删除自己身上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瑕疵;而是要我们把握好自己手里一颗颗实实在在的珍珠,学会包容与珍惜,才能从彼此心灵和弦里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幸福的哲理散文文章,供大家欣赏。 描述幸福的哲理散文文章:幸福只要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