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集《窗帘》

阅览3768 作者:杨绛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79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

赤裸裸,可以表示天真朴素。不过,如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富有魅力,认真要赤裸裸不加遮饰,除非有希腊神像那样完美的身体,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倍根(Bacon)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赤露的身体,或赤露的心。”人从乐园里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所以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白昼的阳光,无情地照彻了人间万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如果没有轻云薄雾把日光筛漏出五色霞彩来,天空该多么单调枯燥!

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象。距离增添了神秘。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没际的遥远与辽阔。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仰慕的名人,心许的“相知”,——隔着窗帘,惝恍迷离,可以产生无限美妙的想象。如果你嫌恶窗帘的间隔,冒冒失失闯进门、闯到窗帘后面去看个究竟,赤裸裸的真实只怕并不经看。

像丁尼生(Tennyson)诗里的“夏洛特女郎”(TheLadyofShalott),看厌了镜中反映的世界,三步跑到窗前,望一望真实世界。她的镜子立即破裂成两半,她毁灭了以前快乐而无知的自己。

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

四十年代

➥ 本文由(梦溪)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曾经与现在,一场时光的葬礼

时间就像是一把横扫的镰刀,收割着我们曾经的美好,岁月的天真。而我们是最好的我们,有你在我就不怕大雨倾盆。每当夜深,总有记忆敲打小小的心门,我们变成了年少时的我们。 ——郭敬明 有风吹过的街道,嬉笑打闹的小小少年定格在岁月的一角。昔年的旧物早已换了模样,学校的两旁的梧桐树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一段对曾经的悼文

<亲爱我已经长大而你还太小> ——我们曾经约定过走到地老天荒,为此我努力成长你却固执的不肯离开原地。 ——我们渐行渐远,亲爱我已经长大而你还太小。 是不是我把你宠坏,为什么你不肯考虑,我是否在前路等你,为什么你不肯,为我移动半分? 头顶那个大大的太阳走了又来,我看着我的心日复一日变得枯萎开始凋零。...

月光下的故乡

久居城里的我,为了感受郊外极富乡土气息的别样生机,吃过晚饭,就一头扎进月光里,独自缓慢前行。 此时,云早已幽灵般地落到了银河的彼岸,一轮圆月金黄,城市、村庄、田野、河流,包括我的故乡,都披上了皎洁的银装。 我不知道到底要走多远,好在被月光精心打造的细长细长的身影为我领路...

只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突然间自己好像无助的感觉,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着,而自己的脚步迈的那么的沉重但是自己要有信心的往前走着。人一旦变了心就在也没有回头的路了,我想感情这东西没有商量的余地,说离开就离开,爱情是永远读不懂的白字书。每一天都有新的生活在等待着你,等待着你去生活,生活每天都是必须的...

八月十五守月花

中秋节,老沔阳把赏月也称之为“守月花”。 中秋夜,一家人围坐在门前的明月下吃月饼,喝热茶。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那个象征中秋节团圆的月饼制作得较大,吃时要用刀去切开。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块数不能多切,也不能少切,大小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