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章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作者谨以此文敬献给天下的母亲! 妈,五月的北京是鲜花盛开的季节;更是您和天下母亲的节日。您本应该在我们温馨的小院落里,享受着儿孙绕膝、衣食无忧的天伦之乐。可您却在十年前,尽完您在这世界的责任后,悄悄地走了。走得那么匆忙,以至于都没来得及跟您的儿女打个招呼,却给儿女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妈,苦难伴随着您的一生,但在您的脸上却写满快乐和祥和。您出生在一个曾经的大世家...
分类
五月初的一天晚上,儿子出去玩,从书亭买回了一本《米老鼠》书。回家以后,儿子把随书赠送的一张折叠着的图片送给我,说:妈妈,快到母亲节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上面写的字,就是我要对你说的话。展开一看,是一张小米老鼠和大米老鼠在一起亲切依偎的图片,右角上面写着五个大字:妈妈我爱你! 妈妈--多么亲切的称谓。看着儿子送我的这张图,听着儿子的表达,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妈妈...
分类
晚上,妈妈给我电话了,一直没有接到,后来才看到,打过去的时候,电话占线,打了几次,还是占线,我知道,爸爸又不在家了,妈妈肯定在给弟弟电话了. 到下半年,爸爸经常在外面做事情,因为农村下半年,农活都忙完了,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情,很多人家就会在这个时候办喜酒,结婚啊大寿啊什么的,一是办喜筵有时间,二是亲戚们也都有时间来参加,若放在农忙时候,没有亲戚会有空去参加的.这些个时候,爸爸他们那个乐队就会被请了去...
分类
作为六零后这一代人,童年时过端午节显得相当寒酸。那时物资贫乏,除有客人来外,一般一年只能吃两次鸡蛋:一次是端午节,一次是过生日。现在的粽子满大街叫卖,大枣五仁蛋黄肉粽花色层出不穷,小孩子们还都不爱吃。而那时只有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能包起粽子,还不一定是粘米的,一般的家庭只能是一早熬点黏米粥了。 小时候,农村家庭虽然养鸡,但鸡蛋都是用来卖钱补贴家用的,谁家也不舍得吃。端午节的头天晚上...
分类
(一) 坐在玻璃橱窗里,看外面的风景,清清淡淡,但也热热闹闹,也许因为今天是圣诞节吧,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还是很多很多的。 今天是圣诞节,静静的回忆过去的很多事,静静的想着将要永远结束的故事,我的心里感到了一种轻松的愉快。 这是最后一篇写给自己的文字,因为我将重新开始,因为我将回到我温暖的家,因为我将忘记所有的往事,包括你。 明知道是慌言,却要相信;明知道是欺骗,却要坚持。因为爱吗?因为痛吗...
分类
快乐的万圣节 万圣节的傍晚,街道上的人比往常多,到处是孩子,他们穿着道具衣服:白雪公主,大肚子黄黑相间的蜜蜂,年轻妈妈手里抱着巨大的一朵花儿,那花儿自己扭来扭去,原来是个Baby,她坚持下来要自己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挨家挨户去按门铃,等门打开时,孩子们齐声,唱歌似地欢呼:Trickortrade? 第一个万圣节 记得我刚到美国第一年过万圣节,像傻瓜一样不知道,到菜店买菜,发现平日文静,端庄...
分类
以前总是期盼着能陪在妈妈身边过母亲节,这次真的在她身边了,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更有意义的了。于是只能撒娇的赖在妈妈身边,问她想吃啥,问她想去哪,问她想怎么过~哈,我真白痴,关键时候就这么干的,哎 她和学生 其实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感觉,妈妈,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妈妈。她所有曾经教过的学生,都是她的孩子。她生性就是一个喜欢孩子的人,也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所以对她的学生,无论怎样的出身,都很好...
分类
春雨如期的赴约来了,轻轻的,悄悄的,在大自然中妙曼着自己等候一年的风情。 元宵节是本周上班的第一天,政府在会展中心召开新年里的第一次全体干部动员大会,临时才知会期的我,踩着春雨留下的痕迹,急急的往会议的地点赶。 到达会议地点,裤脚上已经斑驳着点点,发丝湿湿的,衣服上粘着小雨珠,不好意思的我,从接待会议的工作人员手里领过会议的座次表,稍微整理了一下衣饰,粗略的找看了座次表,就把脚步往会议室里迈。...
分类
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元夕。有关元宵节的来历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据说最早始于秦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有关于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涵盖了上至皇帝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元宵节走过了形形色色的人,穿越历史,从遥远的过往走到了现在。 每当元宵节的花灯燃起,总是会想起那么几句诗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一曲笙歌春如海...
分类
中国农历三月三那些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为什么要吃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