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些专家的矫情和不着调说起

阅览1111 作者:王得秭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296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前段时间看了一段视频,是讲留守儿童犯罪的,有一个女专家唾沫星子乱飞,声嘶力竭地向现场的观众反复阐述一个观点:如果她家在边远山区的话,她绝对不会抛下孩子出去打工!导致孩子没有幸福,甚至犯罪……在她看来,她待在孩子身边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孩子因为她在身边就不会犯罪……这番话竟然引起一片掌声。我听完禁不住想说一句:“你这样的矫情和不着调你家里人造吗?!你去贫困山区待半年试试,饿你个半死,你就不胡说八道了!”

这位所谓的专家肯定不知道,在某些边远贫困的地区,一家人年收入也就几千元钱甚至更少,除去吃饭,连孩子上学的基本费用都拿不出来,作为当父母的,在当地无法创收的情况下,不出门打工怎么解决家庭危机?母子连心,这是常识,若有一线希望,谁愿背井离乡,远离自己的儿女?!

但尴尬的现实是,有很多农民工因为无技能,只能干粗活,越是干粗活的,越容易被拖欠工资,所以有些打工者除了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开支外,余不下多少钱,但说句最底线的话,最起码为家里减少了一个人的消耗——如果按专家推崇的方式都“幸福”地呆在家,有限的口粮可能填不饱全家人的肚子。出外打工哪怕没挣太多钱,但对温饱都有困难的家庭来说,减少一份消耗,也是一种明智的节约。而运气好,能到正规单位打工的,还能缴社保,毕竟晚景不堪忧啊!

有些人到年底不敢回家,因为来回车票和回家开销太大,这是无奈之举。可这种朴素的形为到了所谓的专家嘴里,就成了抛家弃子、缺乏人性,极尽上纲上线之能事。其实我想说,对贫困地区的儿童来说,能吃饱、穿暖,有钱上学才是最大的幸福,如果孩子连饭都吃不饱,那专家宣称的“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理论根本不成立,肠胃都是空的,幸福在哪里?这不是“啪啪”打脸吗!

专家基本上都住在城里,有稳定的收入,有宽敞的房子,他们大多不屑于到偏僻的农村去调研,甚至连韭菜、小麦都分不清,更不用说跟农民聊家常了,因为没有实地生活的体验,所以喝着茶凭感觉想当然地下结论,简直是误国误民!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不知道专家们是如果臆想出来的,按照他们的观点,父母如果都在家里,那么留守儿童就不会或者大大减少犯罪。那么我想问一句,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是不是人?他们当年带大了自己的儿女,现在就带不了自己的孙子孙女?爷爷奶奶那代正统的做人方式如果带不好孙辈,还指望本不靠谱的被惯大的第二代能带好第三代?这是什么逻辑?!留守儿童犯罪毕竟是极小数,在网络时代,只是有些犯罪被媒体放大了。以前父母出门打工的少,孩子犯罪的还少吗?还有留守女童遭性侵的案件,这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吗?有的所谓专家即使天天在家,自己的女娃也有被老师或者邻居性侵的……专家,你怎么看?

专家们,留点口德吧,让贫困农村的年轻夫妇为了自己的孩子有稍稍富足的生活,继续靠自己的力量去挣点小钱,这是无奈的离家,但不丢人。所谓的专家不要为了显摆自己的理论水平,非给人家套上道德的枷锁。如果专家觉得自己真牛,很简单,带头往贫困地区多捐点钱,让孩子们直接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就什么都齐了!那样,他们的父母就不用再出门打工了,也就没有留守儿童了。

但关键是,到捐款的关键时候,专家们去哪了?

➥ 本文由(笔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元宵节的闲言碎语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叫上元节、灯节。古时又作元夕、元夜。由于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晚就叫做“元宵”。 据史学家考证,元宵节大约始于西汉初年,兴于隋、唐。据《周礼》等书记载,在古代,国家有大事,就在门内的点起蜡烛,为众照明。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正式有了张灯的情形...

单身,只为遇见你

2014年,我们25岁,却依然单身。看着周围的同龄人陆续订婚,结婚,我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般淡定从容了,无奈地放弃了自恃的清高,听从家人朋友的安排,走出自己那个狭小的交际圈,奔赴于各种相亲宴会,路过不同异性的人生。当然,我们条件也不错,有追求暗恋的人,只是不想随便恋爱了,于是便高不成低不就了...

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文/刘同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答案,所以在3+5的等式后,将8改成了∞。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看待,所以会去喜欢的女生那儿惹事。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评价,所以喜欢上课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虽然有些问题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问。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活着...

扶贫日记(二)

我的扶贫对象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乌江镇周圩行政村胡小郢自然村,人口800多。 为什么叫胡小郢村呢?因为一河之隔,河西就有一个胡大郢村。一听说这个情况,我就猜想,胡小郢村应该是从胡大郢村分出来的一个村庄,一问我的扶贫对象,果然如此。他还告诉我,不仅分出了胡小郢村,还分出了北胡郢村、南胡郢村...

[母亲节文章]妈妈,我心中的日月

一直觉得应该为妈妈写些什么,但大家都知道恋爱中的死丫头都是没心没肺的孩子,心里只容下只装下一个很坏很坏却无可替代的他。 对妈妈,真的有好多好多话却从未对她说过,对于象我一样含蓄和低调的孩子,一定和我一样有相同的感受吧。 母亲对孩子的好,从来都是全力以赴,而这种无私无悔除了让我们心怀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