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应该鼓励民办

阅览1598 作者:南山翁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302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3月22日,北京住建、发改、工商、地税及房管部门,对部分名校学区内的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联合检查。10家中介门店,因违规代理、哄抬房价,被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这条消息让刚刚沉寂下去的“学区房”话题又惹热议。

一个月前,有媒体报道:北京丰汇园小区,一套39平米的房子。被某家长以1200万的天价买走,每平米的价格高达30万。而这套房子,5小时前的报价只有1000万。5个小时涨了200万!令人瞠目结舌。这套房子缘如此抢手,因为这里是宏庙小学的学区。而宏庙小学的学生是可以直升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择校热’、‘学区房’,老百姓不满意,原因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治本的办法还是要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建国初期,国家在经济困难时期,采取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优先发展城市教育的权宜之计。目的是以点带面,以城市带动农村的教育发展理念。然而,这个权宜之计在国家经济好转后,没有改变。一些学校在政策扶持下,逐渐做大,成了雄冠一方的名校。名校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彰显了领导的政绩;名校成了校长、教师升迁的通道;名校的教师就是“名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保障上都优于普通学校。这些人结成了利益同盟,垄断了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在他们手里被刻意地向名校倾斜。产生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名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一股争上名校的择校之风,由此而起。中央为了让“择校热”降温,颁发了“就近入学”的政令。然而“就近入学”非但没有遏制住“择校热”,反而促使“学区房”房房价飙升。

显然,能买得起“学区房”的都是富人。这就意味着,只要有钱,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我们的孩子,在没有踏上社会前,就被剥夺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无疑,“择校热”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后遗症。择校,择的是名校骄人的升学率。试想,政策若不向名校倾斜,大家都以同一分数标准录取新生,名校的升学率还会有那么高吗?没有了优厚的待遇,名校拿什么吸引优质教师。名校垄断了教育资源,也滋生了利益集团。这些人当然不希望被他们垄断的资源,让别人分享。想“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就意味着要动到利益集团的奶酪。虽然不能说与虎谋皮,但必然是阻力重重。

名校之所以受到青睐,说到底,是他们骄人的升学率。但人们对升学的要求,却在“与时俱进”。从最初的能上大学,到后来的必须上本科,而且要一本。再到现在的能上“985”、“211”工程学校。而如今,清华、北大在许多家长眼里,已不是第一选择了。人们把目光盯上了海外,每年四、五十万学生走出国门的浪潮,淹没了名校昔日的风光。迫使他们把“战略眼光”转移到办国际学校上。现在恐怕没有哪一所名校不在千方百计地办国际学校,再不济也要弄个国际班。显然,国际学校并不是平民大众的急需。名校如果把办“国际学校”的人力、物力,用去支援相对贫困的乡村学校,对“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贡献一定会更大。国际学校毕竟不是大众教育,国际学校可以办,但应该鼓励民办。名校办国际学校,只能让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更趋严重。2017.3.27.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关于十九大,这些知识必须了解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关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党的十九大,这些知识你需要知道。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感谢有您

在这10天的三下乡之旅中,真心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们的人。因为你们,让我们在绝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因为你们,我们有了更多的勇气走下去;因为你们,我们不再感到无助与无奈。是你们,给我们的三下乡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整个三下乡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人有很多很多。有司机大哥帮我们搬着重重的行李...

女儿情

唐僧说:来世若有缘分。女帝说:我只想今生,不想来世。离别的世俗拱手礼,临走的策马狂奔心。四大皆空却也情藏心中流,美酒佳肴不过穿肠过肚走。不负如来不负卿,为什么不能换作一世如来一世卿。修得了大乘,修不了真情,修得了今生,换不了来世。一声保重,一世牵挂。声声佛念语,凄凄身泪珠。离别不相望,一世心难愁...

上了大学,还是最想念家里的米饭香

情绪千变万化,思念最为惆怅,唯恐游子盼归家。味道千差万别,饭香最为独特,唯有炊烟似想念。 离家前,母亲为我办了一个温馨的家宴,桌上堆满了我喜爱的菜。那顿饭大概是我离家前吃过最丰盛的一顿,所以吃得特别舒心。然而,在那晚仅是一碗米饭使我感动得一塌糊涂,还连吃了好几碗。 那时妈妈还以为是我饿得太慌...

清明节前的哀思

打开日历,我又一次喉头抽动,泪如雨下。 三月末,清明节祭奠先人的香火渐起,我明白我该回去跪拜一番了,那个让我心底溢满温暖而又痛彻心扉的地方。此时,我似乎已隐约看到了蒿草正孤独地摇曳。 兄弟姐妹们都奔波劳碌在各自的生命轨道上,亦如自己,没有多少闲暇与他们共续手足情深。 回首,我已成孤儿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