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的哀思

阅览39 作者:漠上花开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130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打开日历,我又一次喉头抽动,泪如雨下。

三月末,清明节祭奠先人的香火渐起,我明白我该回去跪拜一番了,那个让我心底溢满温暖而又痛彻心扉的地方。此时,我似乎已隐约看到了蒿草正孤独地摇曳。

兄弟姐妹们都奔波劳碌在各自的生命轨道上,亦如自己,没有多少闲暇与他们共续手足情深。

回首,我已成孤儿许多年。从我即将踏入社会的时候,父母相继弃我而去,每每念起,老父憨厚的笑容和母亲温和的脾性都深深地驻扎在我心里。母亲匆匆离去后,老父与我们相守了十年,期间老人多次因慢性病入院,虽说我们竭尽全力救治,但终是没能多挽留些时日让老人在我们身边。老父走在母亲之后,且本身比母亲年长许多,耄耋之年也的确难与病魔抗争,老人家的离去虽说也让我痛断肝肠,但相比母亲那年的不辞而别更加令我悲伤彻骨。

那年春种之后,母亲可能因脑干出血突然不辞而别,即便连只言片语也未留下。而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老人家的一颦一笑却永久地潜伏在我的心底。那年于暑热中翻锄母亲播下的禾田,思念也深种于我那颗年轻的心里;秋凉里甩开镰刀收割着母亲最后的那季辛劳,莜麦粒似乎也流失了浆面,去探寻比遥远更远的母亲。

人生有几多二十七载,在这逝去的韶光中,思念似乎站立成倔强的白发,越长越长也越长越粗壮。

没有人能想象出许久之前的那个深夜,一个柔弱的女孩是怎样跌跌绊绊走过担忧与恐惧,来到学院话务室去接听来自家乡亲人传来的讯息。夜已很深,头顶上的星星似乎闭上了诡谲的眼睛,我在心底默念着母亲定会平安度过这场灾病,等着我归来。

可世事终归是无常的,有时连亲人也会欺骗你,当真相呈现在眼前时,母亲身染重病原来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母亲走了,永远地淡出了我的生活,走得无声无息;而我的思念和歉疚却深深地镌刻在日后的每一个晨昏。

回想为母亲送行的那些日子,我日日异常地口渴异常地饥饿,那种感觉在多年后再次品尝,可谓重温了一次思绪的炼狱。

前年小城举办一个旅游节开幕式,广场上人山人海;儿子挣脱我的手追向几个同学,说要去滑梯处玩耍。及待我匆匆在后面赶去,那里却无一个孩童的影子。我脚步凌乱地在广场上奔走,寻遍了每一个儿子有可能去玩的角落,可我没想到,儿子瞬间在我眼皮底下走失。焦急和恐惧充斥着我的大脑,儿子被人拐跑了?还是离开广场去了别的什么地方?我边四处乱蹿着找寻边胡思乱想,极度的紧张下口渴和饥饿感向我劈头盖脸地袭来。瞬间,我想起那年母亲丧期的感觉,一样的味道,一样的至亲骨肉,悲泣再一次蜂涌而来,我终于明白那是急剧惊吓或大悲后的生理反应。

令我欣慰的是儿子在到处寻我不见后独自跑回小区院中,一场有惊无险的走失以我们母子相拥而泣结束。

我相信那种刻骨的体会并非谁都会遇到,但亲情之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是一种想紧紧握在手心里的温暖。两次相同的铭心经历,所不同的是我最终找回了儿子,但永久地丢失了自己的母亲。这是两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个人给了我生命,而另一个是我无意间赋予了他生命。

今天,再忆遥远的那年,所有有关母亲的慈祥和与世无争犹在眼前。母亲安详的、似熟睡的画面无论如何都难以让我相信母亲就那样不辞而别地远走,而且是去到一个我无法想象的地方。

在母亲入殓前,我几次用额头轻触着母亲的脸颊,好让母亲冰冷的身体能感到些许温暖,在远行的路上少一分薄凉。几次过后父亲表情凝重地告诉我说,这个时候母亲更喜欢清凉。

不管怎么不舍,母亲在辞世三日后被移去了那个狭小的木棺里,老人正以决绝的方式与我渐行渐远,即便连一个安详的睡姿也不愿再在我眼前多停留片刻。

在陪伴母亲度过最后的日子里,另一样令我撕心裂肺的事便是唢呐声哀痛地响彻房前院后时,那种源自心底的疼痛不停地削切着我的全身,直至我的每一个毛孔都浸满了悲哀。以至于许多年来,无论路上偶遇,还是乡邻们祭送亡人的声声唢呐都会让我瞬间泪如泉涌,思绪直接飞回到二十七年前为母亲送行的那些日日夜夜。

那杆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乐器似有了灵性,声声倾注了我们作为儿女对母亲的无尽哀思和眷恋。那些日子里,我像身缠重病,通体遍布哀伤。我口腔里干涩至无一星半点唾液,感觉胃里永远是空的。每到饭点时,我不停地喝水不停地往嘴里填塞食物,像是几天都没吃饭的样子。尽管那样大吃大喝,我依然觉得口渴,依然觉得饥肠辘辘。

母亲在辞世后与我们共度了一周,一周后母亲的棺椁在亲戚和乡亲们的悲泣声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去到那块蒿草摇曳的墓地。那日我被禁止送坟,只因乡俗要双送,两个姐姐和两位嫂嫂已足够。我被陋习生生挡住了脚步,没有送母亲最后一程。次日,我随家人们去坟地为母亲安上了家,那是母亲在另一个世界的家。

家乡老话儿常说:人活着没有日子可数,一旦无常便标记下了日子。这话真的很对,母亲头七安葬后,以后每到七上,我们兄弟姐妹们都会去坟上祭奠母亲,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后来便在周年祭日上去祭拜,三周年以后又改在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十五前去探望一番九泉之下的母亲。

母亲走了,不仅带走了我们母女之间的血脉亲情,同时也带走了我头顶上的那方晴空。我似乎一下子长大,长大成一个足够承受世间的一切挫折与坎坷的大人。

今天,冥冥之中意识到清明节即将来临,思念母亲的心绪在心里的角角落落里弥漫开来,犹如二十多年前一样痛着且真切着。于是,我禁不住将哀思拌以点滴墨迹,来怀念我的母亲,我的亲娘……

➥ 本文由(飞絮)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为了金秋那沉甸甸的麦穗,我决不辜负春天

为了金秋那沉甸甸的麦穗,我决不辜负春天 文/李娟 春寒料峭的午后,翻开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册,静谧和悲悯的气息一瞬间将我的灵魂覆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意境,流淌着诗一样的哀愁。 那幅画就是《晚钟》。一对贫穷的夫妻,在田间劳作。黄昏时,晚霞映照着他们的身影,落日的余晖下,大地苍茫...

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村上春树说: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看到这句话,我一个人偷偷地动情了。并不是因为这句话本身有多煽情,也不是因为在这句话里找到了什么慰藉的东西,只是因为一时突然的情不自禁。 很多话总会让我们无缘无故的动情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多话总会让我们莫名的忧伤却不理解话里真正包含的意思...

朋友的蕴涵

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活动于大千世界,总是需要朋友的。 朋友可多可少,可疏可近,只是不能没有。 无法想象一个从未有过朋友之谊的人,会如何处理好与己、与人、与社会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朋友是什么?有人这样给它下定义:朋友──是在你身边时你觉得充实,他走后你仍感到他存在的人...

愿铭记,再相见

时光飞逝,一眨眼,十天就这样过去了,终于到了分离的时刻。这一天,各位满天星队员心里都是挺压抑的,因为即将和这群可爱的心爱的学生们分离了。 在学生们早读结束后,一些学生出现在了通往教学楼的路上以及我们满天星队员住宿的宿舍门前。她们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签字笔,每当我们满天星的队员出现...

朋友,感恩无助的日子里幸好有你

朋友,虽然我们现在天各一方,但甲午年二月的相识对我来说就是笔财富。还好那时候有你在,不然如今的我很难想象,你是我无助时心灵的港湾,真的很谢谢你。 很多事情不像表面那么光鲜亮丽,有时天真和无邪就是傻。曾经我们一起傻,有你在,我觉得温暖、安全,你不知道我有多离不开你,不想一个人,我那时真的没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