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太想念的人

阅览2172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03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他有几年在她的记忆里都基本空缺,那是一段从婴儿到梳着羊角辫的无忧时光。 后来,她开始回到他和母亲身边生活、学习。许多的陌生,她开始疯狂的思念那个让她撒开脚丫子跑的古朴地方。每当他严厉的训斥她,勾画着她习题本上的错误,她就非常想念慈爱和无限宠爱她的祖父母。于是,某天,他取来好洗好的两张三人合照装入信封,准备寄回老家。 她瞧了机会,就悄悄取来一张照片,在背后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外婆,外公,我想你们,我想回去。她以为,写下这些,祖父母就会看到,她就可以离开。只是,不久,母亲拿着那张照片,笑哈哈的说: 傻姑娘,寄另外一张不就成了。 然后,写了字的照片依旧静静躺在信封,另一张却去了彼岸,载着她淡淡的忧伤。 他和母亲的感情并不平静,年轻气盛的他们常常吵架,不时动手。那时的她,除了哭,就是傻傻的跟在母亲身后。她不会理他,不论他和母亲到底谁对谁错。她总觉得女性是柔弱的,只看到母亲的眼泪,却忽略他在身后黯淡的目光。 渐渐长大,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已经不那么疯狂的想要回去。他和母亲依旧会吵闹,只是磨合了许多,她也不会只站在母亲的那边。她开始尝试一个中立者的角色,当他们就要动手的时候,她就横在中间,大力的阻拦,把母亲护在身后。 母亲说: 小时候,每次要惩罚你的时候,你就立马认错。 她想,是吗?那个哭着求饶的丫头已经那么远了。是从初中开始吧,她开始他和母亲说的不一定都对,他斥责她,她会顶撞,严重的时候,她和他吵着说着无情的话。偶尔有巴掌落下,她还会疼,却咬着唇,倔强的不肯让泪水落下。 那是青春期的叛逆吧。 他们说,她曾以为,她不会有。 后来,她去了别的城市念大学,他会常常给她打电话,絮絮叨叨。还会抱怨说,每次都是我主动打给你,你都不会主动打给我。她就嘻嘻哈哈,没有,我们,何分彼此。 然而,某日,她拨给他,他却试探着,你真的只是打电话来问候?她瘪嘴,不然嘞。 她踢着脚下的树叶,听他讲他的生活,工作。时针滴答,何时起,他不再只把她当小孩子。而她也发现,他不再那么一板一眼,她说: 老林,呀,思想有进步啊,我可以考虑和你做朋友看看。 他就笑骂: 没大没小。 他曾经吃着她做的没有菜色的晚餐,说: 嗯,不错,和你妈做的有一拼了。 他还会在她向他大吼、翻白眼的时候问: 你怎么了,心情不好? 她也渐渐不允许外人对他的恶意,也想要守他安康。就在这幸福又苦涩流淌着的时光河流里,他们都不完美,相互伤害,彼此取暖。 或许,就是有这样一个人,分开时不会太想念,却怎么也不愿,失去

➥ 本文由(星辰)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冬至饺子热腾腾

那一年冬至,我带着剁好的肉馅,北瓜丝剁好的馅料,还有醒好的面团。一个人骑自行车,走进冰霜暮霭里。想象着,白发娘亲见到我时,定是把满脸的皱褶笑成一朵秋菊花。 家与家之间十三里,不顺公路,只好骑自行车代步。朝北逆风而行,把腰弓起老高,拼尽全力,终于,来到家门口。 小花狗耳尖,摇头摆尾跑出门来迎接。见到我...

我没有想过爱你

记得,那年,悲伤多于欢乐,眼泪多于笑颜!她总是在悲喜中徘徊,徘徊 桌上,一杯花茶,透明的玻璃杯。她的故事,如这茶水,总是浓了,淡了。日子,更是如此循环。 她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她终于从阴霾中走了出来,迎来了夏日里最明媚的阳光,欢乐从此染了身。 她喜欢音乐,更喜欢那种与心情有关的词曲。唱的是歌吗...

如何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如何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你和父母,本来就是偶然相遇的独立个体...... 破除对血亲的迷信,看似大逆不道,却具有人本主义的意义,也能让我们以更平和健康的心态来看待父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血亲的权威性是地基,子女必须无条件地属于与服从父母,父母也必须以繁衍为重任:两者都必须对彼此的终生负责...

支教之即将到来的告别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就剩下两天了。对这里的感情很复杂,想离开又不舍得离开。感觉自己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却又不舍得之前过着的生活。后坡小学,我该怎么办呢? 今天是我最后一天的语文早读课,我的本意也不在于读书,而是为了和小朋友们说说话。站上讲台,看着他们的眼睛,我昨晚酝酿了一晚上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回忆儿时的清明节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此时故乡已是万物复苏,麦子吐穗,柳树吐芽,草长莺飞,到处鸟语花香景色宜人。面对此情此景,我总会想起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也时常回忆起儿时的清明节…… 儿时的清明节习俗丰富多彩。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