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阅读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

阅览6930 作者:刘教练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487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我本人就是阅读的极大受益者。几年来我坚持读书,读各个领域的经典好书,虽然短时间内改变并不明显,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阅读确实让我的人生焕然一新。

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将知识比喻为一个圆,圆周内是你所知道的,圆周外是你所不知道的。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圆越大,他所接触到的未知越多,困惑也越多,所以学得的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反过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少,他反而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曾经的我,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是一个胸无点墨的人。但也正因如此,那时候我虽然很无知,却经常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有时候甚至目中无人。

直到大学的时候的某一天,我去参加一个小型沙龙,现场来了一位大牛。那天沙龙讨论的主题是灵修,期间谈到了弗洛伊德,马斯洛、张德芬,还有培训、洗脑等话题。

大牛的话并不多,但给我的感觉是,在场所有人的知识储备加起来,都不如他一个人。其他人不懂的东西,他懂;其他人懂得的东西,他研究得更深、更系统。后来大牛私下里跟我说,他从中学开始,基本每年都会看100本左右各领域经典书籍。那是我第一次强烈意识到读书对人的提升是如此巨大,也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无知,简直令人羞愧得无地自容。

在那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旅,也从此开启了一片新天地。我很感谢自己当初能够做出这个决定,虽然是抱着功利的心态,但确实让我这些年来受益匪浅。

首先,阅读让我更加善于思考,让我发现了喜欢做的事,在无趣的生活中开辟出了一块重要的阵地。

毕业后我经历了裸辞,换了不止一份工作,换了不止一个行业,还换了不止一个城市。那时候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一个人生活在陌生的城市,只有书籍一直陪伴着我。

阅读让我越发觉得我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本身的了解十分有限,为了不再迷茫,我不断反思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身边的人和事。

我在阅读中学习生活的道理,在实践中领悟书中的真谛,渐渐变成了一个喜欢思考的人。然后我开始用写作记录读书之后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自己的心情和经历,这不仅仅是排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好方法,更让我找出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同时,作为爱好,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文笔。

每当我看完一本文学经典,都会模仿作者的风格写一些文字,有时候是故事,有时候甚至只是片段。钱钟书的诙谐幽默,普鲁斯特的意识流,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的日系风,王朔的戏谑,我都模仿过。

随着对于文字的把控能力和领悟能力的提升,我认识了更多作者和编辑,也认识了不少广告界的朋友。那时候我才头一次理解了《挪威的森林》里,永泽说“把《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读过三遍,倒像是可以成为我的朋友的人”的意义。阅读把我带入了一个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圈子,同时也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己。后来经过各种坎坷,我终于进入广告圈,真正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阶段性解决了工作上的困扰。

其次,我不再沉溺于社交网络、碎片化信息、热点事件,我意识到了从何处获取真正的价值。

对于一个空虚、无知的人,再没有什么比碎片化信息和社交网络的互动更吸引人的了。以前我会频繁地刷微博、刷人人网,和一些并不熟悉的人进行互动,追逐着网络上的热点,一是因为时间对我而言并不珍贵,可以浪费;二是因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找到存在感,或者找到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地位。

当一个热点事件爆发出来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在谈论而自己还不知道,会不会显得自己很无知?会不会显得自己无法跟上潮流?会不会让自己缺乏谈资?

社交网络上很多精彩纷呈的文章,是不是能给我带来很多收获?是不是看一两篇文章就能把握住某些事情的精髓?是不是每天看一些方法论类的文章就能真的理解?以前的我确实会有这些想法。

而现在的我意识到,如果真想要学什么知识或技能,那就去看相关的经典书籍,虽然一本书相对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完,但我认为这反而是最快的方式。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知识体系,能够相对全面并且更有深度地介绍某一事物,通过读书我能够更快地理解一些事物的本质。在朋友圈中标题写着“深度好文”的文章满天飞的时候,我更愿意静下心来多看看经典好书。相对于碎片化学习,系统性学习对我的帮助更大。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排斥社交网络、碎片化信息和热点事件,只是我能够更清楚地区分,究竟什么是有帮助的,什么是故弄玄虚,应该花多少时间在这些事情上。阅读让我对获取信息和价值的途径有了更准确的判断。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多维度系统思考问题,逐步在大脑中建立了一个不断反馈和升级的认知系统。

记得当初在咨询公司实习的时候,听一个经济学研究生姐姐讲PPT。她思路十分清晰,不断地向听众抛出问题,又不断给出解答,每一个解答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她没有讲什么专业词汇,语速也不快,我却犹如在听天书。

后来我才明白,我缺少最基本的知识,也就缺乏了理解事物的基础。不懂最基本的标准,也就缺乏了判断依据。缺少最基本的方法论和思考逻辑,也就无法跟上她的演讲思路。

而当我读经典书和专业工具书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终于逐渐能够系统地从多个层面上思考问题了,对许多事物表象下的本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其中的一些心理学和广告学书籍,不仅仅对我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也影响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预见的是,我会不断碰到更多颠覆自己认知的事情,也会遇到更多现有的知识储备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只要我头脑中的系统能够根据新事物不断反馈,总会把未知事物纳入已知的范畴,让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得到提升,理解更多之前无法理解的事物。

就好比拼一块永远无法完成的拼图,你永远无法见到拼图的全部,但你知道拿着手上最新的一块,去找已有的版图中与之契合的部分来拼接,使之成为现有拼图的一部分,那就够了。

更多时候,阅读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再也难以分开。

孤独的时候,阅读让我不再寂寞;

空虚的时候,阅读让我不再烦躁;

难过的时候,阅读消解了我的负面情绪;

悲观的时候,阅读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阅读能够增加知识储备自不必说,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与人交流的方式。我本身就是争强好胜的人,多读了一些书之后,就好像是流氓学会了武术。

最后我想认真、诚恳、简洁地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读书分享会,然后在现场遇见了现在的女朋友。这才是阅读带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 本文由(梦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如果不是你我不会相信,朋友比情人还死心塌地

也喜欢和好朋友到处搜刮。可爱的小东西。 曾经有段阴霾的日子。因为她的刺眼阳光。 所有的伤心。烟消云散。 第一次猫儿失恋。我打去电话。 除了吸鼻子的声音。她已经差不多平静下来了。 而且她说。明天我们去吃哈根达斯吧。 于是我们用老妈给的券。吃了两盘奢侈的冰淇淋。 她说。这样就不伤心了。 她说有我...

恰值少年,拼搏青春——暨岭南师范学院2017年三下乡出征仪式

2017年7月1号,迎着初升的朝阳,在岭南师范学院田径场,学校刘明贵校长,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及实践队员们一同参加了三下乡出征仪式。该仪式包括了体育学院的授旗,舞狮表演,各级领导表达对学子们的厚望的演讲,升旗仪式,歌唱表演以及最后的放飞信鸽宣示出征。...

牵挂的乐章

6月高考临近,高三的女儿一模、二模的演练,紧张地充满着火药味。 女儿投入到高考的冲刺中,人消瘦了,脸庞失去了红晕,心理的压力膨胀。 我无能为力,只有当好后勤,做好可口的饭菜,把家布置得舒适温馨,但我的心啊!随着女儿的一模就开始倍受揪心的煎熬。 今天女儿又进行了常规考试,回家后一言不发,走进她的小屋...

总有悲情放在手

远方的你现在还好吗,几年了我们一路走来是那么的不易。在此我很感谢你的真心,明天是第三个七夕,也许每个都那么平凡,也许这就是它的不平凡。 一起浪漫,一起奔波,潇洒而又不失真切,平凡而又不失伟大。也许我过于自我,也许你过去自卑却不乏自傲。但更多的是坚强。有人说拥有爱情的人都得生活,经历生死的人都得生存...

放飞自我 好好在爱中享受生活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胆子变的越来越小,害怕很多的事情,喜欢在安全区域来活动,即使在行走的日子重复着同样的步调,但是还是享受工作带来的轻松感,学会苦中作乐,学会在不同的时间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在不同的位置自由切换,也许这也是一种乐趣吧。 有人说在这样如此浮躁的社会,如何让自己变的浮躁,想想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