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塑泥显童真

阅览4174 作者:向阳社会实践队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670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向阳”社会实践队的第二课堂的设计侧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7月19日下午,主教邝洁霞老师为学生们上了别开生面的泥塑小课堂。

本节课邝老师先以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吸引学生,在询问捏泥巴爱好的互动交流中进入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泥塑的知识链接过程中,洁霞老师详细给学生普及我国民间的泥塑艺术和发展历史,孩子们在欣赏以多媒体分享泥塑作品图片过程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彩塑,让他们对中国民间传统的泥塑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动手实践中,孩子们动手意愿强烈。老师让孩子们分四人小组合作、自由发挥。由于各种颜色的泥塑数量有限,小组只能享有一部分颜色,但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动脑筋思考,构思自己理想的造型。更难能可贵的是各小组遵守课堂纪律,注重公平原则,主动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有的彩泥。

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与组员之间礼貌地沟通、交流、借鉴,不断地改进自己作品。老师们也走下讲台,耐心地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在给予建议同时,与他们共同动手,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课堂上,处处是孩子们认真创作的专注模样,夹杂着欢声笑语。在规定时间内,以有限的彩泥,小小巧手捏出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种类丰富的彩塑。包含虫鱼鸟兽、鲜花瓜果、海陆空世界等等主题让老师们赞叹不已。

在课程尾声,在老师引导下,他们分享自己在捏彩塑操作过程中由小组合作直到看见成品的心得体会。过程有失败但是孩子们克服了困难,成功“捏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让老师欣慰不已。有趣的动手小课程总是让他们意犹未尽。邝老师最后希望他们把泥塑当作一项兴趣爱好培养,给自己多一项才艺。

➥ 本文由(弦月)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怎么看待《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

今晚刚刚看完,我略看了几篇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和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大家都是各抒己见,我觉得不想再多浏览影评了,因为我怕过多的影响我的想法。 我看完以后内心略有波动,这里只说我个人的观点,因为我也没怎么经历爱情,也不太世俗,也不太伟大,有人说男主很渣,承认,主要是因为他对妻子的样子...

家风家规家训伴成长 且歌且行好风景

中国是礼仪之邦。夏商的“父子兄弟之礼”,周礼的“亲亲、尊尊、长长”,两汉的“尊老怜幼”,魏晋南北朝的“五服制”,隋唐“不孝不敬不睦不义为恶”。五千年的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稳固的家族内部伦理道德关系,继而每个家族、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并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春寒料峭,温馨满怀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 旧历的流韵伴着新岁的脚步,踩着新春欢庆的鼓点,随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激越而来。蛇尾摇曳,那是丰收的摇摆;金蛇狂舞,那是喜庆的欢悦;祥蛇吐信,那是扑面盈门的喜气;山舞银蛇,那是瑞雪临福的欢颜。马蹄声声...

愚人节的一封情书

再过几天又是愚人节了,我又想起了它。说也奇怪,差不多每年的愚人节我都会不觉的想起它。 “它”,是我在十年前的愚人节里收到的一封情书。或许我不能将它冠于情书之名吧,因为,这并不是一封写满着爱慕之词、思念之言的求爱书信;而是一封措词谦和,态度严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真诚实意的告白书。 信中...

成功者最闪亮的素质

成功者最闪亮的素质 文/游宇明 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时代,书店里摆满了“成功学”著作,媒体天天追捧“成功人士”。成功无疑是件爽快事儿,它意味着灯红酒绿、顾盼自雄、前簇后拥,与一个人失败时的灰头土脸、低声下气、人见人厌截然不同。然而,我们很少知道,真正的成功者,其生命往往与失败血肉相连。 电影...